來源:華夏時報

華夏時報記者 傅碧霄 北京報道

針對私募市場知名人物汪潮湧失聯的傳聞,12月16日,信中利(833858)發佈公告表示:“根據媒體報道,公司實際控制人汪超湧失聯,相關情況尚待確認。公司將根據確認信息完成進一步的信息披露工作。”

汪潮湧爲該公司創始人、董事長。此前據《財新》報道,汪潮湧已經失聯兩週,最後一次出現是在北京信中利投資股份有限公司(下稱“信中利”)位於北京亮馬橋的辦公室,時間是11月29日下午。

同時,爲保證公平信息披露,維護投資者利益,避免造成公司股價異常波動,信中利申請自2021年12月16日起停牌,預計將於2021年12月29日前復牌。

曾投資百度、搜狐、華誼兄弟

信中利官網顯示,汪潮湧擁有30年國際國內投融資行業的豐富經歷。

汪潮湧於1980年-1984年就讀於華中理工大學(現華中科技大學)管理學院信息工程專業,1984年-1985年,於清華大學經管學院攻讀研究生。1985年,汪潮湧作爲第一批清華大學公派留學生赴美留學,獲美國羅格斯大學MBA學位。

1987年-1998年,汪潮湧先後任職於美國摩根大通銀行、美國標準普爾、摩根士丹利,並擔任美國摩根士丹利中國區負責人。1998年-1999年,汪潮湧受國家開發銀行邀請,擔任全職高級顧問,參與籌備和組建國家開發銀行的投資銀行業務。1999年,汪潮湧創辦信中利資本集團,擔任董事長至今。

汪潮湧擁有衆多頭銜,包括中國證券投資基金業協會創業投資基金專業委員會聯席主席,以及北京股權投資協會輪值主席、北京創投聯盟理事長、歐美同學會海歸創投聯盟創始理事長、中央統戰部黨外知識分子建言獻策專家組財金專家、全國工商聯國際合作委員會委員等。汪潮湧還擔任全球最大公益基金及智庫卡耐基國際和平基金會400年來首位華人董事、中國企業傢俱樂部理事、亞布力論壇理事、歐美同學會常務理事、中國股權投資協會(CVCA)理事、北京創投聯盟創始理事長等社會職務。

此外,汪潮湧還是中國越野拉力賽聯合創始人、美洲盃帆船賽中國之隊的創始人,中國汽車摩托車運動聯合會副主席、清華大學學生帆船協會終身榮譽理事,國際小母牛公益基金會中國區副主席、清華大學教育基金捐贈人、華中科技大學教育基金的捐贈人、湖北慈善基金會捐贈人。汪潮湧曾獲“中國僑聯:新僑創新創業傑出人才·僑創二十人”、“傑出楚商20人”、“2017第三屆海歸中國夢年度人物”、“清科投資界100傑出投資人”、“投中胡潤人物榜:中國最佳創業投資人TOP 20”等多獎項與榮譽。

據官網介紹,信中利是中國最早從事風險投資和私募股權投資的獨立機構之一。信中利從2000年開始從事外幣創投基金管理業務,2009年增加人民幣基金業務。2015年10月,信中利掛牌新三板,2016年又收購A股上市公司惠程科技(002168.SZ)。

信中利重點關注”三高三大三新“——高科技、高端製造、高品質服務和消費;大健康、大文化、大環保;新能源、新材料、新模式。目前,信中利管理基金規模超過300億元,累計投資近200家企業,包括百度、搜狐、華誼兄弟、阿斯頓馬丁、亞信科技居然之家、1藥網、郎進科技、美年大健康等國內外上市公司。

業績大幅下滑

今年上半年,信中利業績同比大幅下降。營業收入爲2.21億元,同比下降63.56%,歸屬於掛牌公司股東的淨利潤爲-2.12億元,同比下降387.36%。

關於業績下降的原因,信中利在回覆股轉系統問詢函時表示,由於行業政策變化和市場競爭加劇,惠程科技的遊戲收入和電氣收入大幅下滑。惠程科技上半年營業收入爲1.54億元,毛利爲8241.4萬元,營收和毛利大幅下降了7成左右。

另外,由於信中利管理的基金陸續進入清算期,同時未完成新基金的成立,導致信中利其他實體收取的基金管理費和毛利亦同比下降。

信中利還表示,對惠程科技持股比例不斷下降,自今年7月開始,信中利已不再是惠程科技第一大股東,失去了對其控制權。

關於流動性風險,信中利披露,截至今年6月末,該公司有息負債總額7.04億元,其中包括惠程科技的對外負債5.57億元。不過惠程科技未來將不再納入信中利合併範圍,這部分負債也將由惠程科技自行處理。

信中利表示,不考慮惠程科技的貨幣資金和營運資本,信中利的貨幣資金餘額爲2240.89萬元,營運資本餘額爲-7194.82萬元,同時鑑於涉訴案件影響,信中利具有一定的流動性敞口。但由於信中利主營業務爲股權投資,將被管理基金的投資份額計入了其他非流動金融資產,該項資產足以覆蓋營運資本缺口。

另外,信中利在半年報中披露的13個涉訴案件中,有7個案件涉及主體爲惠程科技及其控股子公司,這部分案件也由惠程科技自行處理。

針對目前面臨的流動性風險,信中利於今年11月初,向深證市高新投融資擔保有限公司借款2652萬元,償還到期債務。目前,信中利也正在引入戰略投資者,還與潛在投資人洽談,擬轉讓部分資產。此外,信中利也與不良資產處置機構簽訂合作協議,擬處置呆滯資產,並與投資人協商,力爭豁免部分債務或延期支付。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