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等下找委员加个微信……”省政协副主席为啥还牵起了“线”?

“目前,村级组织虚化、弱化、边缘化问题仍然存在;村级组织战斗力不强,引领集体经济发展的动力、能力不足;村干部在村民中的存在感、话语权不强……”近日,来自江西省政协办公厅党建联系点的黎川县洵口镇党委书记付璐在省政协“发展壮大新型农村集体经济”专题协商会上,道出了自己的困惑。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壮大农村集体经济,是引领农民实现共同富裕的重要途径。对江西而言,发展壮大新型农村集体经济,是实现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的重要举措,更是贯彻总书记对江西“作示范、勇争先”重要要求的着力点。

深入调研摸清底数 讨论协商更科学

为助力推进江西省发展壮大新型农村集体经济,经中共江西省委常委会研究同意,省政协将“发展壮大新型农村集体经济”列为年度专题协商课题。

“我们组建了‘政协+部门+高校+智库’课题组,先后赴抚州、上饶、赣州等地实地察看39个村、48个项目,访谈63名经营主体、132名村‘两委’带头人及群众,召开13次座谈会,并赴陕西、甘肃、山东等地学鉴先进经验,历时7个月,最终形成《打造乡村振兴“新引擎”发展壮大新型农村集体经济的对策建议》。”省政协农业和农村委员会主任谢茂林开门见山介绍了情况。

聚焦全省发展大事、改革要事、民生实事开展调研协商,是近年来江西省政协发挥专门协商机构作用的务实体现。委员们与党政部门相关负责人、业界专家、基层代表在交流互动中深化研讨,在共话协商中凝聚共识。

“集体经济越强大,村干部说话越管用。”宜春市奉新县澡溪乡杨坪村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钟元文的发言,引起共鸣。

新型农村集体经济,“新”在哪?省农业农村产业发展服务中心党委书记刘长城认为,与劳动合作为基础的传统经济相比,新型农村集体经济显著特征是资金、人才、技术等多要素相融合,是带有非公有制性质的集体经济。

对困难症结把脉会诊 问题研讨更深入

“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离不开资产、资源和资金。”吴至海委员提出,当前村集体拥有的资产、资源非常有限,靠山吃山、靠水吃水现象较普遍。村级资金有的是“零积累”,有的是“负资产”。

“没有技术,再好的项目也可能流产。”钟元文举例为证,2016年杨坪村曾尝试发展黄桃产业,试种了10亩,果树前期长势良好,但由于缺乏相关技术,果树在长到1.5米高时大面积坏死,只剩下50多棵,前期投入打了水漂。

广袤田野与技术专家之间,到底哪个对接环节出现了“卡壳”?

“事业单位改革后,对基层农技推广体系及其工作的稳定性形成巨大挑战。”江西农业大学经管学院院长翁贞林建议,要构建完善“一主多元”(即县级农技推广机构为主体,乡镇农技推广人员、乡土人才和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等社会力量广泛参与,省级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专家稳定支持)、“一性三化”(农技推广工作的公益性和专业化、社会化、市场化)的基层农技推广体系。

“按照区域产业发展现状,构建1个县农业技术推广中心+N个区域综合(产业)站的方式可取。”吉安市政协副主席彭仁才建议。

随着协商的深入,一些深层次问题被抛了出来。有人提出,现在农村也缺地,导致产业无法落地。

“农村也缺地?”不少委员露出不可思议的表情。

“农村地区大部分是基本农田,加之山林土地性质权属或纠纷问题,能开发利用的建设用地很少,确实存在因缺地导致项目引进难的困境。”省自然资源厅副厅长郑斌勇回应说,下一步江西将在市县国土空间总体规划中,预留不少于10%的用地规模满足乡村振兴必须的新增建设用地;同时,将“增减挂钩”政策所得土地增值收益多向乡村产业振兴方面倾斜。

“赣事好商量”成共识共为 品牌效应更凸显

集体富不富,就看党支部;支部强不强,要看“领头羊”。

“如何提高村集体经济带头人的能力和水平?”潘华委员提出疑问。

“配齐配强+培训考核。”省委组织部部务委员饶荣诚回应,江西结合村“两委”换届,将配齐配强村级党组织作为抓“三化”建设的重中之重,每3年完成一次全省村支部书记培训全覆盖,组织现场会观摩;抓年度考核,倒逼其能力提升;抓正向激励,力度最大的横峰县,按集体经济增量的10%-20%计算,年最高奖励达20万元。

“要壮大集体经济,必须摆脱过度依赖资源外包、政策性收入的局面,形成产业型、服务型、物业型等多元化的村集体经济发展模式,关键是要有一支数量稳定、类型多样的乡村人才队伍。”翁贞林说。

“政策建议非常好。马上到外省跟进了解。”

“会议内容丰富,尤其基层代表的发言,听到了很多平常听不到、大家不敢讲的话。”

协商会上,省政府副省长胡强不时插话,并点赞政协“敢讲话、讲真话”的协商氛围。他对报告中的问题建议当场表示,有关部门要认真研究,吸收好省级试点的好经验,学鉴兄弟省份的好做法,结合江西实际,吸纳到政策中。

“成效显而易见,且不断增强,赢得广泛好口碑。”江西省政协主席、党组书记姚增科点赞“赣事好商量”品牌,要求全省各级政协一年接着一年干,务实求实,不断走深走实。

“褚委员,留个联系方式。”一散会,钟元文就跑过来与省政协委员、煌上煌集团董事长褚浚联系对接。

“我们出技术,在你们村里建一个肉鸭养殖基地,统购包销。”褚浚握着钟元文的手说。

“付璐书记,等下找戴星照委员加个微信。”主持会议的省政协副主席刘卫平也在现场牵起了“线”,希望借助省农科院的科研技术优势,建立专家联系点,将黎川县洵口镇的稻草菇产业做大做强。

来源:《人民政协报》(2021年12月17日 第01版)

 

责任编辑:梁斌 SF055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