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15日的美聯儲議息會議是2021年最鷹派的一次議息會議。在高通脹和回落的就業數據壓力下,美聯儲宣佈Taper速度加倍,預計將在2022年三月份完成縮減購債。加息預期也由原來的2022年前至少加息一次變爲2022年至少加兩次,所有FOMC委員都贊成2022年加息,Taper與加息會如何影響國內的貨幣政策?又會如何影響全球資本市場?

如是金融研究院院長、華鑫證券首席經濟顧問、中國新供給經濟學50人論壇成員

01

Taper翻倍加息逼近,最鷹點陣圖誕生

在放棄“通脹暫時論”之後,美聯儲迅速從鴿派轉向鷹派。美聯儲12月份議息會議公佈新的Taper決定,從2022年一月份開始Taper的速度將翻倍至每月200億美債和100億抵押支持債券,預計將會在3月份結束Taper。鮑威爾繼任以來一直在建立加速Taper的市場預期,所以這次Taper加速符合市場期待。加息進一步緊逼,9月份點陣圖認爲該2022年加息和2023年加息的委員各佔一半。而在12月份最新的點陣圖中,所有的FOMC委員都傾向在2022年加息,其中有5名委員認爲可以加息兩次,10名委員認爲可以加息三次,2名委員認爲可以加息四次,最鷹派的點陣圖誕生,雖然目前加息路線尚未明確,但2022年預計美聯儲將最少加息兩次。

02

通脹高企就業回落,貨幣緊縮加速進行

美國目前面臨的高通脹和不及預期的就業數據是Taper加速和2022加息決定的主要推動力。美國勞工部12月3日公佈的就業數據遠不及預期,非農部門新增就業人數爲21萬,遠低於市場普遍預期的57.3萬,也不及今年以來的55.5萬的平均水平的一半。從通脹數據來看,美國11月份CPI同比上漲6.8%,已經連續6個月CPI漲幅大於5%,環比上漲0.8%,是自1982年以來近40年的最快增速。美聯儲也上調了對於通脹的預期,2021年PCE通脹預期從9月份的4.0%-4.3%上調到了5.3%-5.4%,2022年的通脹預期從9月份的2.0%-2.5%上調到了2.2%-3.0%,2023年的通脹預測也略微上調,從2.0%-2.3%上調至2.1%-2.5%,通脹暫時論已經成爲歷史,預計通脹將在2022年第二季度才能見頂回落。

03

企業經營脹而不滯,經濟前景相對樂觀

從PMI數據來看,美國經濟恢復動力依然比較充足,美國11月份ISM製造業PMI爲61.1,高於預期的61。美國PMI自3月份創下64.7的40年最高記錄之後,緩步回落到了現在61.1的水平。雖然目前供應鏈問題,上游成本壓力等還在繼續制約着企業復甦,但整體來說還是穩定維持在榮枯線以上。從經濟預測上來說,美聯儲不斷下調2021年的經濟預測,從6月份的6.8%-7.3%到九月份的5.8%至6.0%最後到12月份的5.5%,與之對應的是2022年的經濟預測,從6月份的預測的2.8%-3.5%到9月份的3.4%-4.5%到12月份的3.6%-4.5%,美國經濟復甦動力相對樂觀,看好長期發展。

04

脹起滯衰與滯多脹少,中美貨幣週期錯位

經濟環境的差異使得中美兩國出現了貨幣政策的錯位。當下美國面臨的問題是“脹”起“滯”衰,在相對穩定的經濟復甦下,解決不斷創新高的通脹是美聯儲的首要任務,所以美聯儲加快Taper步伐,同時加大了2022年加息的預期,由原來的2022年加息一次變爲2022年至少加息兩次。中國的情況則恰恰相反,是“滯”多“脹”少,物價數據階段性見頂,金融數據磨底,在面對需求收縮、供給衝擊、預期轉弱的經濟下行壓力下,需要寬鬆政策發力來支持經濟發展。中央經濟工作會議提出在穩字當頭的貨幣政策方向中,加大對實體經濟的融資支持力度,降低實體經濟的融資成本,預計2022年會有更多寬鬆政策出臺。

05

從政策底到市場底,加息不改大趨勢

美聯儲發佈會後,美股三大股指全部上漲,標普500上漲1.63%,道瓊斯上漲1.08%,納斯達克上漲2.15%。在Taper升級和2022加息的預期下,預計美債收益率整體偏強。貨幣收緊一定程度上會導致股市的走低,但按照歷史經驗,加息的政策傳導到股市一般需要9個月到一年的時間。對於國內市場來說,美聯儲加息雖然會造成短期的市場波動,但是並不影響大趨勢。中國央行在二季度的貨幣政策執行報告中就提出防範外部衝擊,以我爲主的貨幣政策方向。中央政治局定調2022經濟工作是“穩字當頭,穩中求進”,穩增長意圖明顯。預計在寬鬆政策下,必選消費、核心資產、專精特新和基建等領域或將迎來行情機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