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險資再“鬆綁”,取消股票投資備案等規定

爲多層次資本市場提供長期資金來源。

銀保監會發布14條新規給險資“鬆綁”。

12月17日,銀保監會發布《關於修改保險資金運用領域部分規範性文件的通知》(下稱《通知》),對現行保險資金運用領域規範性文件進行了清理,對14件規範性文件予以修改。

近年來,保險資金運用監管法規體系不斷完善,相關規章和規範性文件已達90餘項,覆蓋了資產負債管理、大類資產比例、投資管理能力、品種投資規範、保險資產管理公司和保險資管產品監管等,但隨着宏觀經濟形勢的發展和金融市場的變化,特別是保險資金運用市場化改革的深化,個別監管制度條款已經滯後,需要與時俱進予以修訂。

從內容來看,一是取消保險機構參與證券交易的服務券商和託管人數量限制,減少投資管理能力信息披露頻率,進一步鼓勵保險機構自主投資標準化產品。二是允許保險資金投資由非保險類金融機構實際控制的股權投資基金,取消保險資金投資單隻創業投資基金的募集規模限制,支持保險機構加強與專業股權投資機構合作,豐富創業企業長期資金來源。三是允許保險私募基金的發起人及其關聯保險機構根據投資策略自主選擇投資比例,簡化保險公司投資保險私募基金的決策流程,提升產品市場化運作水平。四是取消保險資產管理公司設立和管理債權投資計劃和資產支持計劃的外部信用評級要求,增強市場主體使用外部評級的自主性。五是取消保險資金開展內保外貸業務的事前評估要求,夯實機構主體責任,防範境外融資風險。六是在現行的保險大類資產比例監管政策中,增設投資於非標準化金融產品和不動產資產的比例限制,防範非標準化資產領域投資風險。

具體來看,刪去《中國保險監督管理委員會關於規範保險機構股票投資業務的通知》中關於“根據市場發展需要,我會決定對保險公司股票投資實行備案制。保險公司應當按照《保險公司股票投資能力標準》和市場化原則,選擇股票直接投資或委託投資方式,並向我會備案”的規定及相關附件。

同時,在《中國保監會關於加強和改進保險資金運用比例監管的通知》中“設立大類資產監管比例”的內容修改爲“投資不動產類資產的賬面餘額,合計不高於本公司上季末總資產的30%。其中,未在銀行間市場、證券交易所市場等國務院同意設立的交易市場交易的資產,合計不高於本公司上季末總資產的25%。賬面餘額不包括保險公司購置的自用性不動產。”

銀保監會指出,《通知》的發佈,是監管規則順應市場發展變化的務實舉措,有利於增強市場主體的投資自主權,爲多層次資本市場提供長期資金來源,同時引導保險資金加大標準化產品投資,防範投資風險。下一步,將堅持穩中求進工作總基調,持續深化保險資金運用市場化改革,引導保險資金加大對重點領域的支持,提升服務實體經濟質效。對於投資非標準化資產超監管比例的少數保險公司,銀保監會將加強窗口指導,有序壓降存量業務,推動平穩整改到位。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