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童話大王》下月停刊,鄭淵潔:672個侵權商標只維權成功16個

歡迎關注“新浪科技”的微信訂閱號:techsina 

文/陳妍

來源/鋅財經(ID:xincaijing)

大地驚雷!已經問世36年,影響千百萬讀者的《童話大王》月刊宣佈將於2022年1月停刊,今年的12月刊成爲它的絕唱。

不久前,創刊人鄭淵潔揮淚寫下一封信,向千百萬的讀者表示抱歉。他表示,已經66歲的他精力有限,只能通過停止寫作《童話大王》月刊來拿出全部精力去和“第7197328號皮皮魯商標”、“第8229932號童話大王商標”和“第5423972號舒克商標”去鬥爭維權。

而這,也將知識產權侵權問題再次拉回公衆視野。

無獨有偶,這個月早些天,89歲趙德馨教授狀告知網侵權,成功獲賠70萬元的事件登上微博熱搜。於是,知網長年來“擅自收錄他人文章”、“低價買、高價賣”的侵權行爲浮出水面。

趙教授是勝訴知網的第一位學者,然而在他身後,卻是千千萬萬尚未解決的侵權糾紛。天眼查顯示,知網所屬公司共涉及1500多條訴訟,其中因著作權權屬、侵害作品信息網絡傳播權的侵權糾紛超過1100條。

不管是鄭淵潔、趙德馨,還是無數其他的原創者,他們維權之路總是崎嶇坎坷、步履艱難。而那些侵權者卻憑藉鑽各種漏洞,正大光明地佔用別人的“知識財富”,像強盜一樣賺得盆滿鉢滿,令人唏噓不已。

中國的知識產權保護意識,仍有待覺醒。

鄭淵潔不是唯一

上個世紀70年代末以來,鄭淵潔陸續創作了皮皮魯、魯西西、舒克貝塔等一系列耳熟能詳的童話形象。

1985年,30歲的鄭淵潔創辦了童話月刊《童話大王》,上面每一個故事都由他獨立撰寫。這本雜誌影響力非凡,從創刊起到停刊,出刊495期,共印行2億冊以上,創下了世界紀錄。雜誌的創刊號還曾在拍賣會上拍出10萬元的價格。

作爲70後、80後、90後、00後、10後五代讀者的童年回憶,《童話大王》本就是難以再現的“童話”。

然而在創作上取得巨大成功後,鄭淵潔陷入了長達三十餘年的維權糾紛中。

多年來,鄭淵潔一直飽受商標、商號被惡意搶注之苦。由於鄭淵潔創作了不計其數的經典人物,其被惡意搶注的商標竟高達1000多個。這上千個侵權,平均下來,一場官司要打3年。而有些已經打了14年之久。

2004年,鄭州一家名爲皮皮魯的西餐廳開業了。開業很久後,鄭淵潔接到讀者反映,稱“在那家餐廳喫飯不愉快”。他這才意識到有家餐廳在“偷他孩子”。

此後,鄭淵潔多次與餐廳老闆聯繫,希望他能歸還“皮皮魯”的商標,但該老闆卻辯解道,該商標已經註冊使用13年了,因此並不構成商標侵權。

鄭淵潔想了不少辦法,委託多家商標代理公司去處理,多次上訴商標局和法院,但都沒能帶回“皮皮魯”。

事情還能更糟。2012年,北京某公司利用“魯西西”的諧音註冊商標“滷西西”。2015年,廣州某公司私自以“舒克”申請註冊牙膏商標。同一年,南京舒克貝塔寵物用品有限公司又以“舒克貝塔”等字樣申請註冊商標。

直到2017年,最高法院出臺有關商標確認全新的司法解釋,鄭淵潔才得以勝訴,讓幾個“孩子”回家。然而,依然有上百個“孩子”流亡在外,被居心叵測的商人惡意佔用。

在近期發表的《鄭淵潔寫給三個商標的一封信》裏,鄭淵潔說道:“你們三個商標加起來我已經用了32年維權還沒成功。在你們身後,還有672個侵權商標等待我維權。”

太多的侵權事件,把鄭淵潔活生生從一個兒童故事大王變成了知識產權保護鬥士。

當然,鄭淵潔不是唯一一個被知識產權侵權問題糾纏的原創者。

2004年,作家莊羽提起訴訟,稱郭敬明的新書《夢裏花落知多少》剽竊她此前完成的小說《圈裏圈外》。

經過兩年的反覆糾纏,2006年,北京高級人民法院作出終審判決,確認郭敬明抄襲屬實,並要求其在15日內在報紙上公開道歉或刊登判決書。

然而,郭敬明卻拒絕公開道歉,否認自己的錯誤。此後,郭敬明並未受到抄襲事件的影響,反而越來越紅,成爲頗具商業價值的“明星作家”。

事情在2020年發生轉機。12月21日晚,文化圈和影視圈111名影視編導、導演、製片人、作家聯合發聲,以《剽竊者不應成爲榜樣》的聯名信,劍指抄襲劣跡作者,其中就包括了郭敬明。而後,輿論逐漸發酵,連央視也下場發言。

2021年前夕,郭敬明在微博正式向莊羽道歉,表示後悔在法院判決後不肯承認錯誤。

從紙媒時代橫跨到互聯網時代,這句道歉,莊羽等了整整14年。在這期間,侵權之風生生不息,知識產權的矛盾糾紛,在各個時代蔓延。

信息“亂”爆炸

隨着中國互聯網技術的高速發展,人們迎來“信息大爆炸”的時代。

所謂信息爆炸,很大程度上是指內容傳播的空前繁盛。在互聯網創業初期,很多企業憑藉內容的廉價複製,賺得第一桶金。

進入21世紀,人們聽歌的習慣變了,從之前的排隊買CD、磁帶,變成了插上耳機,網絡上一鍵下載。互聯網音樂平臺的大風颳起,在這期間,誕生了如百度MP3、千千靜聽、QQ音樂、酷我音樂和酷狗音樂等一系列聽歌軟件、音樂平臺。

當時,人們還不知道音樂版權爲何物,各大音樂平臺爲搶奪流量長期混戰,盜版音樂發展猖獗,傳統唱片行業受到很大沖擊。

2015年,國家版權局發佈了“最嚴版權令”,要求將未經授權傳播的音樂作品全部下線,各家平臺都要規範版權,一同推動正版化。隨後,220萬首在線音樂作品被下線,音樂平臺也從400家銳減到寥寥幾家,盜版亂象得到制止。

但此後,事情卻往奇怪的方向發展。

音樂正版化原本是爲了推動行業健康發展,然而各大音樂平臺爲了爭奪獨家版權,導致版權費水漲船高。數字音樂版權的數量,成了各大公司“鈔”能力的體現。

2016年,騰訊收購了版權豐富的海洋音樂,成立騰訊音樂娛樂集團(TME),開始奠定音樂平臺霸主的地位。

2017年,騰訊與環球音樂達成戰略協議,成爲其在大陸的獨家版權合作伙伴。至此,騰訊已經拿下環球、索尼和華納三家全球唱片公司在大陸的音樂獨家版權,其他公司想要購買相關音樂版權,只能通過騰訊來轉授。

在此期間,還發生了著名的周杰倫歌曲下架”事件。

2017年,騰訊曾向網易雲轉授周杰倫歌曲版權。2018年3月31日,授權期滿,騰訊拒絕續簽,並以電子郵件形式要求網易雲立即下架相關歌曲。但是,網易雲卻製作了一張包含200首歌曲的《周杰倫熱門歌曲合輯》,以400元一張的價格出售,並表示,購買後用戶可實現終身免費收聽。此舉一出,再次引發了公衆對版權問題的關注。

隨後,騰訊將網易雲告上法庭。2019年,網易雲被判處賠償騰訊經濟損失及制止侵權的合理開支共計85萬元,另外,案件受理費46720元也由被告承擔。

值得注意的是,判決書中詳細披露了騰訊向網易雲授權周杰倫相關歌曲的情況。據悉,整個曲庫約有808首歌曲,雙方三次授權在2015年,2016年和2017年,授權費用分別是870萬元,864萬元,以及1818萬元。三年的時間,周杰倫歌曲的授權費上漲超過一倍。

事情還沒結束。今年7月,國家市場監管總局對騰訊作出處罰,責令其解除網絡音樂獨家版權。8月,騰訊發佈關於放棄音樂版權獨家授權權利的聲明。

獨家版權成爲歷史,音樂行業站在了新的起點上,而此前種種紛爭,也成爲互聯網時代濃墨重彩的一筆。

短視頻成侵權重災區

來到4G、5G的時代後,稱霸互聯網的就再不是文字、音樂,而是能引起病毒式傳播的短視頻。

2014年,中國正式進入4G時代,短視頻也開始迅速崛起。快手、小影、小咖秀等短視頻應用,以草根文化爲招牌,成功俘獲衆多粉絲。2015年初,短視頻市場火爆,各類短視頻應用“諸侯割據”,分別佔領市場。

2016年,抖音上線,再次攪動短視頻市場格局。經過激烈的競爭,大部分應用退出短視頻賽道。目前,抖音、快手穩居第一梯隊,百度、騰訊旗下的短視頻則處於第二梯隊。

作爲“新人”,短視頻經歷了野蠻生長的時代,而知識產權侵權,也成爲它不可避免的問題。

2014年左右,視頻博主谷阿莫走紅。

“大家好,我是谷阿莫,今天要說一個……”

谷阿莫操着一口帶閩南口音的普通話,憑藉經典的開場白、快節奏的剪輯和魔性的配樂,重構了一個又一個影視故事,也讓“X分鐘帶你看完電影”形式的短視頻成爲互聯網焦點。

然而,不經授權,肆意使用影視劇畫面的行爲,讓谷阿莫頻繁陷入侵權危機。

版權方們終於怒了!

2017年,迪士尼、又水整合等五家公司的聯合上訴谷阿莫,稱他未經授權使用盜版影片改編重製,違反了“著作權法”。此外,一些電影被講得一無是處,損害了版權方的利益。

又水整合的公關公開表示:“有4部以上的電影都因爲谷阿莫做完了,就真的無法在影院上映。”

這兩天,中國網絡視聽節目服務協會發布有關短視頻不得未經授權自行剪切、改編影視作品的條款,類似於谷阿莫這樣的“二創”博主,可能真的要涼了。

除了影視侵權,視頻博主的原創權益也時常遭到侵犯,而且常常舉報無門、維權困難。

去年8月,在B站擁有百萬粉絲的up主“是你們的康康”發現自己被抄襲了。有個名叫“學霸攻略”的抖音博主,不僅偷偷複製了他的視頻,還厚顏無恥地自稱原創。

當up主把兩個人的視頻放在一起對比時發現……不能說像,只能說一模一樣。

然而,抄襲抄得明明白白,維權過程卻分外辛酸。

up主不只一次私信侵權博主,希望他能刪除,但該博主置之不理。後來,他又向平臺投訴,卻又以失敗告終。

最後,“是你們的康康”只能無奈道,像他這樣的百萬級博主尚且無法維權成功,那些小博主、剛開始做視頻的人又該怎麼辦呢?

如果在B站輸入關鍵詞“我被抄襲”,就會發現相關視頻多達上千個。而那些原創博主往往因爲維權失敗,才發佈視頻,尋求粉絲幫助。

事實上,即便舉報成功了,侵權賬號也不過刪視頻了事,原創視頻博主難以得到應有的道歉和賠償。

不難發現,中國的知識產權保護還有很大提升空間。僅靠鄭淵潔三十多年疲於奔命,或是老教授的一紙訴狀,還遠遠不夠。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