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經編輯 彭水萍

對中國的科幻迷而言,12月18日的夜晚,註定是一個不眠之夜。

剛剛,在華盛頓舉辦的第79屆世界科幻大會上,2023年第81屆世界科幻大會舉辦地正式揭曉。答案,是成都。

這意味着,成都成爲亞洲第二座申辦世界科幻大會成功的城市。

世界科幻大會是世界上規模和影響力最大的科幻文化活動,大會頒發的“雨果獎”被譽爲“科幻界的諾貝爾獎”。

成都代表團在2018年美國聖何塞舉行的第76屆世界科幻大會現場就首次提出,成都將申辦2023年世界科幻大會,並於翌年在都柏林世界科幻大會現場正式“官宣”。歷時兩年,成都這個魅力城市的科幻夢想,照進了現實。

什麼是世界科幻大會?

世界科幻大會(The World Science Fiction Convention,簡稱WSFC)始於1939年,由世界科幻協會主辦,是全球規模和影響力最大的科幻盛會,迄今已有82年曆史。

早在2015年8月,在美國華盛頓州斯波坎舉辦的第73屆世界科幻大會上,宇航員凱爾·林格倫從飄浮在地球之外350萬公里的國際空間站,通過視頻連線向全球宣佈:中國作家劉慈欣憑藉科幻小說《三體》第一部獲最佳長篇小說獎。這讓劉慈欣成爲雨果獎創立半個多世紀以來首位獲此殊榮的亞洲科幻作家,也是中國科幻走出國門走向世界的重要一步。

世界科幻大會此前主要是在北美舉辦,後來逐漸在英、德、澳等國家舉辦過多次。在許多科幻迷心中,2007年在成都舉辦的那場“中國(成都)國際科幻·奇幻大會”,無疑也是一場世界級的科幻盛會——羅伯特·索耶、尼爾·蓋曼、南希·克雷斯等多位著名作家親臨現場,舉辦精彩演講,與從全國各地奔赴成都的中國科幻迷們熱情互動。

事實上,2007年也是世界科幻大會第一次來到亞洲,主會場是日本橫濱,在成都舉辦的這場盛會,則被很多科幻迷視爲精彩的序幕,並稱之爲“pre-Worldcon”。

每年,世界科幻大會的舉辦地將提前兩年由世界各國參會代表投票決出。在2019年都柏林世界科幻大會上,成都市正式宣佈將角逐2023年世界科幻大會舉辦權,兩年期間,與成都競標的城市,先後有法國尼斯、美國孟菲斯、加拿大溫尼伯。

30餘年,成都的科幻追夢路

自2019年正式“官宣”以來,成都商報營銷策劃有限公司在成都市科學技術協會的指導下牽頭成立了全國首家市級科幻協會——成都市科幻協會,全面展開“2023年世界科幻大會”申辦工作。

2020年,成都市科幻協會舉辦申幻動員大會。會上,由成都市科協副主席羅蓉,成都市科幻協會會長、《科幻世界》雜誌社副總編姚海軍,成都市科幻協會副會長、成都商報營銷策劃有限公司副總經理梁效蘭,著名科幻作家王晉康、何夕,中國首位科幻博士後——四川大學文學與新聞學院專職博士後姜振宇,八光分文化創始人楊楓共同成立成都申辦世界科幻大會委員會,向2023年的舉辦權發起衝刺。

“我們自2019第77屆都柏林世界科幻大會正式‘官宣’後,便開始了緊鑼密鼓申幻籌備工作。今年9月,組委會開啓投票通道後,成千上萬的成員加入到申幻委員會後援團。”成都市科幻協會副祕書長王雅婷提到,去年以來,成都市科幻協會核心團隊在進行申幻工作的同時,還不遺餘力地通過巴爾的摩科幻大會、北美科幻大會等一系列活動,對成都在全球範圍進行推介,旨在讓五湖四海的朋友走進“科幻成都”的同時,也結識到“文化成都”“歷史成都”“美食成都”“悠閒成都”等不同的城市面向。

12月15日開始,在決戰前的重要時刻,成都市科幻協會派出申幻委員會成員代表出征華盛頓世界科幻大會現場,組織開展成都申幻圓桌會議,開設成都申幻主題展示,助力成都申幻,進行成都城市形象宣傳,並通過線上直播的方式,將現場盛況展現給全球觀衆。

從提出申辦到答案揭曉,中間隔了兩年。事實上,早在30多年前,成都的科幻夢想,就照進了現實。

1989年,《科幻世界》雜誌社首任社長楊瀟受世界科幻協會之邀,赴聖馬力諾參加世界科幻小說年會。當時《科幻世界》這個名字尚未誕生,其前身是《科學文藝》雜誌社。那一屆的年會將決定1991年的舉辦國。

彼時,楊瀟肩負了一個目標,一個大膽的夢想:讓世界瞭解成都,甚至爭取到兩年後的年會主辦權。

她的努力和熱情感動了所有與會者,當時原本是波蘭和南斯拉夫競爭1991年年會舉辦國,最後大家卻一致同意把這個機會交給中國,交給成都。

1990年,爲了表達誠意和確認相關事宜,時任四川省外辦新聞文化處處長申再望,與主編楊瀟和美編向際純一起,從北京乘坐火車,歷經八天八夜的顛簸,橫穿歐亞大陸到達荷蘭海牙,參加1990年的年會。

他們走進會場,給與會者播放《四川歡迎你》的宣傳片,發佈詳盡的會議議程,展示大熊貓的可愛圖片與中國科幻迷的無比熱情。

1991年,世界科幻小說年會在成都如期舉行,並取得圓滿成功。而成都這個名字,則由此在越來越多的海外科幻作家和科幻出版從業者的心中留下了難以磨滅的深刻印象,《科學文藝》也在那一年正式改爲《科幻世界》。

爲什麼是成都?除了文化“軟實力”,還有“硬條件”

爲什麼是成都?

在2022年芝加哥世界科幻大會申辦主席戴夫·麥卡蒂看來,一座具備“申幻”潛力的城市,要有粉絲基礎。而且,這座城市最好能有一種氛圍,讓世界各地的科幻迷能感覺到大家有相同的期待。

在這方面,成都有着當仁不讓的優勢。

一部根據劉慈欣科幻小說改編的電影《流浪地球》,造就了中國“科幻電影元年”。電影上映後,科幻迷紛紛在網上曬出自己珍藏的“文物”——《科幻世界》2000年第7期。

這本被譽爲“中國科幻小說大本營”的雜誌,在成都已深耕40餘年,是世界發行量最大的科幻雜誌,不僅培養了中國幾乎所有活躍在一線的老中青幾代科幻作家,還把科幻的種子根植在每個成都人的心中。

成都還孕育了中國科幻界的最高獎項銀河獎,迄今已有30餘年歷史。從2017年開始,成都國際科幻大會每兩年一屆,現代科幻在成都生根發芽,並將成長爲參天大樹。

除了文化“軟實力”,成都還有“硬條件”。

成都正在由科幻創作高地,變成科幻產業高地。除了科幻創作,在科幻文創、科幻電影、科幻遊戲、科幻動漫等“科幻外圍”,也在成都得到足夠的重視。

比如,根據劉慈欣科幻小說改編的電影《流浪地球》累計票房達47億元,其中在成都高新區成立分公司的MORE VFX,便承接了《流浪地球》800多個特效鏡頭。而拿下49.72億元票房的《哪吒之童魔降世》,該影片主創團隊全部成長於成都科幻土壤,亦是科幻全產業鏈的立體呈現。

從籌備到衝刺,衆多科幻界大咖也在爲成都打call。

劉慈欣曾在多個公開場合表達對成都的熱愛。一個廣爲人知的故事是,早在21年前,劉慈欣的《流浪地球》就首次刊登在成都出版的《科幻世界》月刊上。他說:“成都是一座科幻之城,中國科幻曾在這裏發展並走向世界。在成都,傳統的氛圍與現代化的活力相融合,使這座城市的現在和未來都充滿了魅力。成都是一座名副其實的科幻之都。”

“成都非常符合科幻的這種氣質。”在‌‌著名科幻作家何夕看來,儘管國內部分城市也將科幻作爲一張城市名片進行打造,但成都自身有着幾千年的歷史文化底蘊,具有獨特的城市魅力。“城市的底蘊對科幻文學的發展起着至關重要的作用,此次成都申幻成功,‘科幻之都’的名片也有了最終歸屬。”

投票結果揭曉前幾天,著名科幻作家韓松還專門撰文,稱其爲“中國響噹噹的科幻之都”。“成都近乎完美地把中國歷史、文明、風光和未來融合了起來。三星堆、秦朝水利工程、三國武士謀士、唐朝詩人、青城道士、大熊貓的故事在這裏流傳。”

2021年華盛頓世界科幻大會主席威廉·羅霍(WilliamLawhorn)也給成都給予很大鼓勵,稱世界科幻大會花落成都,將拓展大會的影響範圍和地理空間。“畢竟,作爲一個世界性的聚會,每次去往不同的地方,纔會讓這個聚會更多樣,讓科幻大家庭更龐大。”羅霍說:“我們需要中國成都成爲世界科幻大家庭中的一員。”

從科幻文學到科幻產業,成都正成爲真正的“中國科幻之都”

科幻事業不僅改變和豐富了人類對客觀世界和主觀世界的認知,還爲創新創業提供了無窮無盡的可能性。科幻是先導性產業,在某種程度上引領未來發展,已經在成都形成共識。

一個數據,也可以側面展示成都的科幻實力:

2019年11月22日,在第五屆成都國際科幻大會上,根據深圳科學與幻想成長基金髮布的《2019中國城市科幻指數報告》,成都總分超過北京、深圳,位列第一,成爲2019“中國最科幻城市”。

在這之後的一個月,2019年12月20日11時22分,全球首顆以科幻機構命名的衛星——“科幻世界號”AI衛星(星時代-8)在太原衛星發射中心搭載長征四號乙運載火箭成功發射。該衛星由成都國星宇航科技有限公司與北京微納星空科技有限公司等聯合研製,標誌着全體中國科幻人和幻迷們從此有了一顆屬於自己的衛星。

“科技產業與科幻產業相輔相成,科幻作品激勵我們去探索人類科技發展更多的可能。”成都國星宇航科技有限公司COO王瓏說,像他自己一樣,很多年輕人因爲科幻而愛上科技,投身科技產業。

王瓏所說的年輕人,在成都並不鮮見。去年,位於成都太古裏商圈的巨大裸眼3D電子屏火爆全網。其背後公司的核心成員,正是一羣科幻愛好“95後”。

“年輕化”也是姚海軍提到的關鍵詞。一個直觀的感受是:近年來,不止是創作者,出現在科幻活動現場的面孔,也越來越年輕。將於明年舉行的第31屆世界大學生運動會,又將給這座城市注入更新鮮的“年輕血液”。

從一本雜誌到一顆衛星,從第一場大會到第N場盛會,從最初看似遙遠的夢想,到如今塵埃落定,成都全方位多角度的科幻產業助力功不可沒。

反過來,“科幻+”也成爲成都產業多樣化業態發展的全新助力。

姜振宇期待地說:“2023年世界科幻大會落地成都,將爲全國科幻作家、科幻產業從業者搭建一個舞臺,也將成爲成都乃至中國科幻產業多樣化業態發展的全新破局點。”比如,“科幻+會展”“科幻+傳播”將形成新型文化產品,從而在大衆範圍內提升影響力。

將時間回撥,投票結果公佈前兩天,B站直播間裏,在對成都舉辦世界科幻大會進行展望時,一頭花白頭髮的《科幻世界》前總編譚楷期待又詼諧地笑說:“如若此次申報成功,不知道兩年後,成都還會使出哪些‘新招’呢。”

這場第一次由中國城市舉辦的世界級大會如何精彩雖不可預知,但可以看見的是,隨着大會的成功落地,“三城三都”之外,“中國科幻之都”,也將成爲成都的新名片。

來源:每日經濟新聞綜合成都商報、蓉城政事

責任編輯:劉萬里 SF014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