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習筆記”按】

《中共中央關於黨的百年奮鬥重大成就和歷史經驗的決議》(以下簡稱《決議》)指出,黨的十八大以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進入新時代,以習近平同志爲核心的黨中央“推動黨和國家事業取得歷史性成就、發生歷史性變革”,並從13個方面對此進行了全面深刻闡釋。

新時代的這些歷史性成就和歷史性變革,爲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提供了更爲完善的制度保證、更爲堅實的物質基礎、更爲主動的精神力量。

今天,筆記君和您一起學習領會第五個方面:政治建設。

“人民民主是社會主義的生命,沒有民主就沒有社會主義,就沒有社會主義的現代化,就沒有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

《決議》對新時代我們黨推進社會主義民主政治建設採取的重大舉措,形成的理論成果、制度成果、實踐成果進行了梳理和總結。

(一)堅定製度自信

“制度穩則國家穩。”

“制度優勢是一個國家的最大優勢,制度競爭是國家間最根本的競爭。”

改革開放以後,黨領導人民堅持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政治發展道路,發展社會主義民主,取得重大進展。我們黨從國內外政治發展成敗得失中深刻認識到,堅定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自信首先要堅定對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政治制度的自信。

建設社會主義民主政治,發展社會主義政治文明,制度建設是根本保證。

《決議》以“三個必須”深刻闡明完善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政治制度要把握的根本原則:

必須使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政治制度深深紮根於中國社會土壤,照抄照搬他國政治制度行不通,甚至會把國家前途命運葬送掉。

必須堅持黨的領導、人民當家作主、依法治國有機統一,積極發展全過程人民民主,健全全面、廣泛、有機銜接的人民當家作主制度體系,構建多樣、暢通、有序的民主渠道,豐富民主形式,從各層次各領域擴大人民有序政治參與,使各方面制度和國家治理更好體現人民意志、保障人民權益、激發人民創造。

必須警惕和防範西方所謂“憲政”、多黨輪流執政、“三權鼎立”等政治思潮的侵蝕影響。

2018年3月20日,第十三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第一次會議在北京人民大會堂閉幕。當日下午,習近平等黨和國家領導人同出席十三屆全國人大一次會議的全體代表合影留念。這是習近平向代表揮手致意。新華社記者 蘭紅光/攝

(二)堅持和完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政治制度

黨的十九屆四中全會着眼於黨長期執政和國家長治久安,對堅持和完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推進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作出總體擘畫,重點部署堅持和完善支撐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的根本制度、基本制度、重要制度。

黨中央強調,必須堅持人民主體地位,保證人民依法實行民主選舉、民主協商、民主決策、民主管理、民主監督。

《決議》從九個方面對新時代健全人民當家作主制度體系、發展社會主義民主政治進行總結:

黨堅持和完善人民代表大會制度,支持和保證人民通過人民代表大會行使國家權力,支持和保證人大依法行使立法權、監督權、決定權、任免權,果斷查處拉票賄選案,維護人民代表大會制度權威和尊嚴,發揮人民代表大會制度的根本政治制度作用。

黨堅持和完善中國共產黨領導的多黨合作和政治協商制度,完善民主黨派中央對重大決策部署貫徹落實情況實施專項監督、直接向中共中央提出建議等制度,加強人民政協專門協商機構制度建設,推進社會主義協商民主廣泛多層制度化發展,形成中國特色協商民主體系。

黨堅持鞏固基層政權,完善基層民主制度,完善辦事公開制度,保障人民知情權、參與權、表達權、監督權。

按照堅持黨的全面領導、堅持以人民爲中心、堅持優化協同高效、堅持全面依法治國的原則,全面深化黨和國家機構改革,黨和國家機構職能實現系統性、整體性重構。

黨堅持和完善民族區域自治制度,堅定不移走中國特色解決民族問題的正確道路,堅持把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作爲黨的民族工作主線,確立新時代黨的治藏方略、治疆方略,鞏固和發展平等團結互助和諧的社會主義民族關係,促進各民族共同團結奮鬥、共同繁榮發展。

黨堅持黨的宗教工作基本方針,堅持我國宗教的中國化方向,積極引導宗教與社會主義社會相適應。

黨完善大統戰工作格局,努力尋求最大公約數、畫出最大同心圓,匯聚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磅礴力量。

黨圍繞增強政治性、先進性、羣衆性,推動羣團工作改革創新,更好發揮工會、共青團、婦聯等人民團體和羣衆組織作用。

我們以保障人民生存權、發展權爲首要推進人權事業全面發展。

對黨的十八大以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民主政治建設取得的歷史性成就,《決議》作出這樣的概括:

“黨的十八大以來,我國社會主義民主政治制度化、規範化、程序化全面推進,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政治制度優越性得到更好發揮,生動活潑、安定團結的政治局面得到鞏固和發展。”

(三)積極發展全過程人民民主

“明確新時代我國社會主要矛盾是人民日益增長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發展之間的矛盾,必須堅持以人民爲中心的發展思想,發展全過程人民民主,推動人的全面發展、全體人民共同富裕取得更爲明顯的實質性進展。”

黨的十八大以來,我們黨不斷深化對民主政治發展規律的認識,提出全過程人民民主的重大理念。

這是12月4日在發佈會現場拍攝的《中國的民主》白皮書中、英文版。 新華社記者 李賀 攝

《決議》把“發展全過程人民民主”列爲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的重要內容。

2019年11月,習近平總書記在上海考察時首次深刻指出,我們走的是一條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政治發展道路,人民民主是一種全過程的民主;

2021年7月,習近平總書記在慶祝中國共產黨成立100週年大會上強調,踐行以人民爲中心的發展思想,發展全過程人民民主;

2021年10月,習近平總書記在中央人大工作會議上再次深入闡述了全過程人民民主的重大理念,強調不斷發展全過程人民民主,並對繼續推進全過程人民民主建設作出重大部署、提出明確要求。

習近平總書記強調指出,我國全過程人民民主不僅有完整的制度程序,而且有完整的參與實踐。我國全過程人民民主實現了過程民主和成果民主、程序民主和實質民主、直接民主和間接民主、人民民主和國家意志相統一,是全鏈條、全方位、全覆蓋的民主,是最廣泛、最真實、最管用的社會主義民主。

全過程人民民主重大理念的提出,豐富和發展了社會主義民主政治理論,集中概括了黨領導人民發展社會主義民主的理論和實踐成果,深刻闡明瞭我國人民民主的鮮明特色和顯著優勢。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