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夏時報(www.chinatimes.net.cn)記者 黃興利 北京報道

60歲的李秋喜正式卸任其在山西汾酒的所有職務。12月19日下午,山西汾酒發佈公告稱,因到齡退休,李秋喜申請辭去公司董事長、董事等職務,將不再擔任公司任何職務。與此同時,山西汾酒發佈的另一份公告顯示,推薦袁清茂爲第八屆董事會董事、董事長人選。

此前在12月17日晚間,《華夏時報》記者獲悉,汾酒集團已召開會議宣佈,李秋喜卸任山西汾酒集團黨委書記、董事長職務,該職務由原山西交通控股集團有限公司黨委書記、董事長袁清茂接任。事實上,李秋喜卸任的消息已風傳幾天,此前受傳聞影響山西汾酒股價在12月16日大幅走跌,隨後在12月17日繼續微跌2.78%,收於304.3元,總市值3712.81億元。

從2017年2月正式擔任汾酒集團董事長至今,李秋喜帶領這個老牌白酒巨頭創造了行業公認的“汾酒速度”。在今年三季度,山西汾酒在省外市場完成銷售102.71億元,首次突破百億大關,佔總銷售的60%;山西省內市場的銷售68.56億元,佔總銷售的40%——隨着汾酒全國化進入新的階段,汾酒實現“三分天下有其一”的目標已開始移交給他的下一任來完成。

掌舵期間業績猛增

1961年9月出生的李秋喜,已經滿60週歲,屬於到齡退休。此前在2005年,李秋喜進入汾酒集團,任汾酒集團副董事長、黨委委員、總經理。2017年2月,正式擔任汾酒集團黨委書記、董事長。除了集團職務外,在上市公司層面,李秋喜於2009年首次當選山西汾酒董事長,2019年再度擔任山西汾酒董事長。

對於李秋喜任職期間的表現,山西汾酒方面稱:“李秋喜先生在任職期間恪盡職守、勤勉盡責,爲公司規範運作和健康發展發揮了積極作用,在公司治理、戰略規劃、市場建設、品牌塑造等方面作出了重要貢獻。”

“經過李秋喜團隊多年的經營與創新,汾酒取得了有目共睹的成績,此次換帥應該屬於企業的正常人事交替,新的接任者擁有更多的政府資源,應該說對於汾酒未來的管理、企業戰略發展方向,國有資產整合等方面都有着重要的影響力。”對於汾酒集團高層更迭,白酒營銷專家蔡學飛在12月17日晚間對本報記者分析指出。

接替李秋喜擔任集團及上市公司董事長職位的袁清茂來自交通系統。山西汾酒在12月19日公告中披露的履歷顯示,1969年出生的袁清茂,歷任太原高新技術產業開發總公司總經理,山西省供銷社財務處處長,山西興合資產經營管理有限公司總經理,山西省供銷合作社聯合社黨組成員、副主任,山西省交通廳黨組成員、副廳長兼總會計師,山西交通控股集團有限公司黨委書記、董事長;現任山西杏花村汾酒集團有限責任公司黨委書記、董事長,山西杏花村汾酒廠股份有限公司黨委書記。

李秋喜掌舵汾酒期間,汾酒業績亮眼。2017年2月,汾酒集團與山西省國資委簽訂三年經營目標責任書,成爲山西省屬國企中首家改革試點。隨後在2018年,華潤旗下的華創鑫睿成爲汾酒第二大股東,開創了地方國企與央企戰略合作的新模式。2019年12月,汾酒實現整體上市,成爲了山西第一家,也是白酒產業第一家整體上市的國有企業。

在順利完成2017年設定的三年業績目標後,汾酒奔跑勢頭依舊迅猛。官方數據顯示,2017-2020年,山西汾酒分別實現營收63.61億元、94.44億元、118.80億元、139.90億元,同比增長分別爲44.42%、48.46%、25.79%、17.63%;淨利潤分別達到9.52億元、15.07億元、19.39億元、30.75億元,同比增長分別爲57.39%、58.24%、28.63%、56.39%。山西汾酒在將近5年時間裏的高速增長,在白酒行業中創造了“汾酒速度”經典個案。

上市公司多次人事調整

在資本市場層面,在李秋喜簽下三年“軍令狀”的2017年初,山西汾酒股價還不到20塊錢,但到了2021年12月17日,股價收盤於304.3元,年中一度觸及380.77元/股高點,如果以2017年2月初做起點至今,山西汾酒的股價漲幅已超1700%。

在李秋喜卸任後,汾酒復興擔子正式移交,高層變動是否會對企業改革步伐帶來影響也成爲投資者關注的焦點話題。這也就不難理解,在他辭職消息傳出的12月16日,山西汾酒股價一度觸及跌停。

“中國酒企的發展離不開政府的支持與企業的創新實踐,過去的汾酒,無論是從企業體量、品牌影響力還是資本表現都取得了非常優秀的成績,但是也要理性的看到,每一任領導的管理風格深刻影響企業的戰略決策,因此領導層更替往往意味着企業內外部人員與關係的調整,應該說汾酒還需要經過一定的過渡期,但是整體來看,目前汾酒發展態勢良好,改革進程不會受到太大影響。”蔡學飛對本報記者分析指出。

值得關注的是,除了董事長更迭外,山西汾酒董事會近期也已發生多次人事變動。最近的是在12月10日,山西汾酒公告稱,因上級工作安排調整,李明強申請辭去董事及董事會審計委員會委員職務,不再擔任公司任何職務。

此外,在近幾個月,山西汾酒還發生了另外兩次與華潤相關的董事調整。10月20日,由汾酒第二大股東華創鑫睿(香港)有限公司提名的董事侯孝海辭去董事及董事會戰略委員會委員職務,不再擔任山西汾酒任何職務。辭任理由是“華潤集團內部工作安排調整的原因”。除此之外,今年5月27日,山西汾酒副董事長簡易因內部調任至華潤集團,辭去副董事長、董事及董事會戰略委員會委員等職務,隨後華創鑫睿(香港)有限公司提名陳鷹接替簡易擔任董事等相關任職。

除了上述幾位董事調整外,在今年5月底,獨立董事杜文廣因連續擔任獨立董事期限已滿六年辭去職務。

改革“下半場”正處關鍵時期

在高層更迭的同時,曾經的“汾老大”如今正處於品牌復興的關鍵節點上。

李秋喜曾將汾酒復興比作拼圖的過程。在去年12月底的經銷商大會上,李秋喜曾公開表示,“2016年是汾酒改革的蓄勢期,也是收集拼圖塊的過程;2017年至2019年,是汾酒改革的發力期,是大刀闊斧梳理、重樹拼圖的過程;2020年是汾酒改革的鞏固期,拼接出了復興的雛形。”

在今年兩會期間,李秋喜曾公開表示,山西國資國企改革的總體目標要求是“根上改、制上破、治上立”,而汾酒正是這一目標要求的堅定實踐者和直接受益者。對於汾酒下一步的工作,李秋喜當時曾表示,下一步,汾酒將按照國企改革三年行動方案和“目標茅臺、雙輪驅動、十年趕超”的要求,加大江南市場開發力度,加快竹葉青大健康產業發展步伐,不斷優化產品結構,更好地把改革紅利釋放出來。

“汾酒目前正在實施以南下爲主要目標的全國化市場佈局,以及以青花汾系列爲主導的產品結構升級,客觀地說汾酒獲得了一定的成功,但是依然面臨着清香型白酒的品質教育與品類價值提升,新市場的持續性動銷、渠道建設等現實問題,同時面臨着一線名酒與區域強勢名酒的擠壓競爭,這可能是汾酒未來發展面臨的主要困難。”蔡學飛分析指出。

在12月13日,李秋喜主持召開的汾酒董事會上,提出汾酒已經進入改革“下半場”的關鍵時期,而在當天,山西汾酒官方公衆號發佈以《汾酒集團:汾酒改革再啓新徵程》爲標題的文章,文章提出,改革是企業發展的不竭動力,並稱2020年漂亮成績的取得,得益於企業以深化改革爲驅動,以文化汾酒爲引領,緊緊抓住價值消費、清香復興的有利契機,牢固樹立發展信心,鞏固改革成果,全力打贏了業績攻堅戰、行業進位戰和能力提升戰。

汾酒的改革仍將繼續,也會逐步進入此前未觸達的領域,對於新任董事長來說,任重道遠。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