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如何提升上海中小企業創新能力?民建上海市委提出三點建議

上海中小微企業的生存發展狀況和創新能力如何?

自2013年以來,民建上海市委先後對上海中小微企業生存發展狀況和中小企業創新能力開展問卷調查,並於12月22日發佈了相關指數和調查報告。

當天,由民建上海市委與中共奉賢區委、奉賢區人民政府共同舉辦的“2021上海中小企業發展論壇”在民主黨派大廈舉行,論壇主題爲“數字賦能 專業堅守 創新引領”。論壇上,民建上海市委副主委楊成長髮布了“上海中小微企業生存發展指數”和“中小企業創新能力調查報告”。

“上海中小微企業生存發展指數”顯示,2021年上海中小微企業生存發展指數爲65.45分,處於近五年的中值,比2020年上升了0.95分。這表明,2021年上海中小微企業從疫情中已有明顯的恢復,中小微企業發展環境有了較大改善。

“中小企業創新能力調查報告”顯示,2021年上海中小企業創新能力指數爲37.0分,相比2020年的37.3分和2019年的37.2分有所下降。如何提升上海中小企業的創新能力?民建上海市委建議健全中小企業創新支持體系和扶持政策體系,並着力優化中小企業創新環境。具體包括三個方面的建議:

一是完善機制,促進中小微企業支持政策落地。

比如,依託“一網通辦”設立中小企業專題服務網頁,精準推送各類支持政策;發揮人大和政協作用,人大通過定期執法檢查等形式加大監督力度,市區兩級政協設立年度民主監督機制,推動國家和上海的支持政策落地;建立健全中小微企業政策評估機制,動態調整支持政策,提高政策的有效性和精準性等。

二是加強引導,鼓勵中小微企業創新。

比如,建立中小企業產學研深度融合機制,幫助中小企業引進和培育創新人才;健全科技項目管理制度,大幅提高中小企業承擔研發任務比例;加強專業化市場化創新服務體系,提升中小微企業創業創新示範基地、科技企業孵化器、專業化衆創空間、大學科技園等扶持中小企業創新的能力與水平等。

三是搭建平臺,助推中小微企業開拓市場空間。

民建上海市委認爲,長三角一體化等國家戰略深入實施以及上海推進城市數字化轉型,給中小微企業發展帶來很大機遇。

爲此,民建上海市委建議:搭建中小微企業參與城市數字化轉型場景建設對接平臺,推動中小微企業參與數字化轉型供需對接;搭建中小微企業供應鏈、產業鏈對接平臺,積極發揮中介機構的專業服務功能,聚焦重點產業鏈,鼓勵、支持中小微企業參與對接,形成自身專業特色,培養一批“專精特新”企業。

民建中央副主席、上海市政協副主席、民建上海市委主委周漢民作主旨演講時指出,面對“需求收縮、供給衝擊、預期轉弱”三重壓力,中小企業要在危機中育先機、於變局中開新局,充滿活力向前走,必須牢牢抓住數字化、專業性、創新型三個努力方向。

談到中小微企業發展遇到的困難與壓力,周漢民從企業本身和發展環境出發,建議隨着經濟下行壓力從去年的疫情和外部環境轉向國內供需,應繼續以市場主體爲中心,持續激發中小企業活力,使經濟發展生機盎然。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