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智能養寵”之爭:“黑科技”養寵風潮漸起,47.3%消費者認爲“質量把控不嚴”

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劉美琳 實習生石佳 北京報道

作爲五隻貓咪的主人,婷雯最近感到伺候家裏貓主子有些力不從心。

“我是從一隻開始養起的,後來要同時照顧五隻,餵食、清潔、除毛等等要花很長時間的”。2021年,她接觸到寵物智能產品,前後入手了自動餵食器、智能飲水機和寵物吸塵器。“雖然智能產品的價格偏高,但確實省時省力,解放雙手。只要在篩選的時候注意產品的安全性,使用的過程就很有幸福感。”

實際上,只要一件商品能和家中的萌寵掛鉤,無論它怎樣地平平無奇,如今都能輕而易舉地吸引大批鏟屎官的關注。12月7日,麥當勞推出了“麥樂送漢堡貓窩”活動,三款貓窩引發網友瘋搶,限定發放的10萬個貓窩瞬間售罄。

兩張硬紙板做成的貓窩屢被吐槽“不如快遞盒”,背後卻展露出大有可爲的寵物經濟。隨着人口結構的變化,越來越多的獨居青年和空巢老人會將自己的情感寄託在寵物身上,“孤獨經濟”迎來井噴式擴容。艾媒諮詢數據顯示,2015-2020年中國寵物市場規模呈持續增長態勢,2020年市場規模爲2953億元;預計到2023年,中國寵物行業市場規模將達到5928億元,較2020年實現規模翻倍。

相較於發展成熟的寵物食品領域,年輕的寵物用品市場還在加速擴張,並向智能化、物聯化發展。青銅資本投資總監張卓彧在接受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採訪時表示,根據調研,科學養寵已經成爲top5的養寵理念。隨着需求端的發展,寵物用品也向智能化、物聯化方向發展。寵物智能用品是新興市場,產品改善了用戶的養寵體驗,滲透率正不斷提升。

不過,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調查發現,面對日新月異的寵物用品,也有不少養寵者表示質疑和拒絕。“我買了自動餵食器,目前使用良好。但飲水機和智能貓砂盆短期內不會購入。漏電、卡貓的事故層出不窮,對於這類產品我非常謹慎,等到技術更穩定以後可能會考慮。”一位養寵者告訴記者。

Z世代養寵觀:黑科技+新奇特

進入寵物擬人化的時代,寵物用品不再侷限於食具、水具等日常用具,而是拓展出了寵物玩具、衛生用品、寵物飾品、美容用具、智能硬件等細分門類,產品在功效設計上更爲精細化。

以衛生用品爲例,該領域包含了香波浴液、滴耳液、除菌溼巾等外部清潔用品,和以除臭除菌香水、腳掌護理膏、美毛粉等爲代表的護理保養產品。寵物用品賽道的細分化趨勢昭示着未來將颳起寵物生活“精緻風”。

相較於上一輩人,Z世代年輕人有着更高的養寵需求,也更接納層出不窮的各門類寵物用品。數據顯示,2021年寵物主人口統計分佈中,90後和95後共佔比近五成。

對此,CBNData數據分析師歐文曾表示,Z世代的消費新主張直接影響到寵物消費的新升級。Z世代利用黑科技解放雙手擁抱“懶系生活”,帶動了寵物智能設備的消費;而對“繽紛趣味”的追求,也讓他們成爲小汽車貓抓板、寵物安撫音響等新奇寵物產品的嚐鮮者。

熱潮之下,年輕的寵物用品市場正在加速擴張。數據顯示,2000-2020年寵物用品投資事件達65件,總金額達37.69億元,僅次於寵物醫療的投資總額。據不完全統計,2021年國內寵物用品賽道就發生了16筆融資,其中披露過億級別的融資事件有5起。

近日獲得5000萬元B++輪融資的Pidan彼誕就抓準了Z世代的消費心理。該品牌以原創設計的高端貓砂盆“雪窩”作爲邁入寵物用品市場的第一步,具有簡約美感的高顏值外觀迎合了年輕人追求極致生活品質的需求。

“當人需要靠動物的陪伴來解決交流和孤獨的問題時,這種精神上的陪伴就不能以價格來衡量。” Pidan創始人曾在Z世代消費趨勢論壇上表示。

隨着Pidan逐步打開寵物用品市場,品牌也必須面對消費者的審視。Pidan在“雪窩”之後開始佈局貓砂品類,推出的混合貓砂在吸水性、除臭、價格等方面表現較好,憑藉着高性價比曾一度成爲消費者的心頭好。

然而,社交網絡也頻頻爆出踩雷Pidan貓砂的信息,用戶的吐槽內容集中在雙十一優惠期產品缺斤少兩、粉塵過多、結塊粘底、包裝漏氣這幾大問題。口碑差異大的現象反映出品牌產品質量良莠不齊的問題,引得圍觀網友紛紛拔草。

品質仍是寵物新消費品牌衝破泡沫的根基。艾媒諮詢調查顯示,“使用便捷”“質量好”“性價比高”是2021年中國寵物消費的三大訴求,皆佔據五成以上的投票率。與此同時,47.3%的受訪消費者認爲“質量把控不嚴”是當前國內寵物消費的痛點。

“智能養寵”之爭

“看到有好用的智能貓砂盆,大家可以評論安利給我。”婷雯在自己的社交媒體上發文進行寵物智能好物推薦的同時,還不忘求助網友推薦智能貓砂盆。寵物智能產品已經融入到她和貓主子的日常生活中,“忙不過來的時候,這些產品確實可以讓我解放雙手。”

寵物智能領域是一片可觀的新藍海,包含了自動貓砂盆、智能餵食器、自動飲水機、智能攝像頭、智能牽引繩等硬件設備。《2021年中國寵物消費趨勢白皮書》顯示,接近兩成的寵物主人開始借力新科技“智能養寵”。

資本盯上了寵物智能硬件,國內深耕寵物智能產品的小佩寵物、貓貓狗狗、CATLINK都收穫了多輪數目可觀的融資。此外,小米美的等知名品牌也涉入寵物智能硬件市場,前者投資了“貓貓狗狗”,後者則依靠自身的數字化創新業務團隊,推出了主營寵物用品的“Fluggy&Floppy”。

然而,寵物智能產品進入市場,消費者並不全是支持的態度。一方面,智能產品的缺陷和安全隱患讓鏟屎官們望而卻步。自動飲水機和智能項圈漏電、智能玩具導致貓狗骨折、智能寵物窩悶死貓等事件頻頻爆出。多位受訪者向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表示,即使智能產品能讓釋放雙手,但忌憚於潛在的安全問題,短期內他們並不打算入手此類產品。

雷澤有3年的養貓經歷,目前還沒有選購寵物智能用品的意願。“看過一些智能產品的新聞,貓砂盆夾貓尾巴、飲水機漏電這類。雖然是個例,但證明智能產品現在確實存在缺陷、有風險,我不希望這些發生在我家貓身上。”

另一方面,動輒上千元的產品並沒有想象中那麼“高科技”,不少淪爲網友口中的“智商稅”。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在小紅書上搜索“寵物飲水機”,看到不少網友分享自制低價貓狗飲水機的方法。他們大多購買玻璃魚缸、養魚水泵、魚缸過濾器各一份,將這些物品組裝起來,即可製作出流動水的、濾過雜質和貓毛、低功率且無漏電風險的自動飲水機。總計花費二三十元自制飲水機,就代替了上百元的智能產品。

“因爲這是新的藍海市場,爲了搶佔市場,有的用品在上市前沒有做足安全測試,導致了一些事故和使用體驗不好的反饋發生;並且在價格上,也從一開始的昂貴价格到現在有的品牌爲了搶奪市場以虧錢銷售的策略進行,這種模式難以持續發展;最後,在產品差異化上還不夠明顯,也預示着未來有廣闊的品牌切入機會。”

張卓彧說。

值得一提的是,部分養寵者認爲,養寵觀念也與智能寵物硬件的產品理念存在對沖。雷澤表示,想要和寵物有情感上的連結是自己的養寵初心,每天鏟貓砂、洗水碗、關注貓咪的健康狀況是他和寵物之間重要的日常互動。“機器完全代勞,養寵物的意義也找不到了。”

(作者:劉美琳,石佳 編輯:週上祺)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