財聯社(上海,編輯 牛佔林)訊,隨着北半球冬季的降臨,歐洲能源危機持續發酵,天然氣價格也在不斷刷新歷史新高,週二(12月21日)基準荷蘭天然氣期貨價格一度上漲逾20%,其誇張漲勢令人目瞪口呆。與此同時,美國近期天然氣價格近乎腰斬,兩地間價差也在不斷擴大,這給交易商創造了巨大的套利機會。

週二,基準荷蘭天然氣期貨價格比美國近月合約高出近52.9美元/百萬英熱,如此高的價差甚至讓大宗商品交易商改變航線,把原本預計供應亞洲的液化天然氣(LNG)運往歐洲大陸,這即使在需求高峯期也是極其罕見的。

眼下,歐洲的天然氣儲備處於危險的低水平,由於早冬寒潮促使居民比平常燃燒更多的燃料,可能沒有太多的機會增加儲備。此外,法國的核電供應量下降,德國的風電供應下降以及即將關閉一半核電站,持續的寒冷天氣,均令能源危機不斷加劇。

與此同時,歐洲大國與俄羅斯之間錯綜複雜的地緣政治和監管糾紛,加劇了人們對歐洲最大天然氣供應商能否或將填補這一缺口的擔憂。

此前德國新任外交部長、綠黨聯席主席安娜萊娜·貝爾伯克(Annalena Baerbock)表示,德國新一屆政府同意所有能源項目,包括“北溪二號”天然氣管道等項目在內,都必須符合歐盟能源立法。

“如果俄烏局勢進一步升級,這條天然氣管道可能無法投入使用。”

總之,歐洲的天然氣市場供應緊張,而美國的供應充足,這爲交易商提供了一個完美的套利機會,可以通過在美國採購貨物,並安排前往歐洲的航線。如果有人能找到一艘液化天然氣運輸船,套利交易就會像印鈔一樣賺錢。

不少LNG船轉頭駛向歐洲

研究諮詢公司安迅思(ICIS)分析師亞歷克斯•弗萊(Alex Froley)表示,“歐洲天然氣現貨價格不斷飆升,美歐價差不斷擴大,正促使一些罕見的貨物運輸。”

最近幾周,美國駛往亞洲的LNG船頻頻偏離了原定航線。弗萊表示,12月15日,一艘名爲Minerva Chios的美國LNG船在印度附近掉頭,準備去往歐洲交貨。

另一艘美國LNG船在馬六甲海峽附近掉頭,而一艘澳大利亞LNG船開始了一次罕見的歐洲之旅。弗萊補充說,“這是自2009年以來澳大利亞LNG第一次進入歐洲。”

世界上最大的獨立液化天然氣交易商Gunvor的創始人兼首席執行官Torbjorn Tornqvist表示,除了正常的LNG流向歐洲外,本月和下個月還將有15至20艘船抵達歐洲。“很明顯,歐洲正在高價吸引大量LNG。如果不這樣做,供應緊張情況可能會非常嚴重。”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