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李娜  

  近年來在供應鏈的選擇上,蘋果有意培養更多的合作伙伴,而立訊精密是其中的一家。

12月22日,據日經新聞報道,立訊精密正在崑山市建設一座面積達28. 5萬平方公尺的製造園區,以打破中國臺灣地區競爭對手富士康與和碩十年來對iPhone組裝的壟斷。該製造園區佔地相當於40 座足球場,總投資額達人民幣 110 億元,最快明年開始啓動,屆時可完成數百萬臺iPhone的組裝任務。

受消息面影響,立訊精密股價當天漲幅達到5.03%,截至收盤報47.80元每股,市值回升至3370億元。相比於今年9月份的低位,股價漲幅接近50%。

蘋果“扶持”下立訊組裝業務激增

近年來,在供應鏈的選擇上,蘋果有意培養更多的合作伙伴,而立訊精密是其中的一家。

2017年,在相繼獲得了蘋果iPad內部線、MacBook電源線、AppleWacth無線充電/錶帶、MacBookType-C以及iPhone轉接頭等一系列訂單,立訊精密最終正式成爲AirPods的整機制造商。隨着蘋果2019年推出新款降噪藍牙耳機AirPods Pro,立訊業績進入井噴期。

根據中研產業研究院數據顯示,AppleAirPods的銷售數量佔據了無線耳機市場71%的營收,立訊拿下了蘋果70%的AirPods Pro訂單,這成爲了立訊精密的主要營收來源。

蘋果CEO蒂姆·庫克曾在此前“中國行”中走訪供應鏈,立訊精密成爲其參觀的供應商之一。他在微博上發文稱,“立訊超一流的工廠將了不起的精良工藝和細思融入AirPods的製造。”在業內看來,這番言論也讓立訊精密確定了從零部件到整機代工的方向的決心。

去年7下旬,立訊精密發佈公告稱,該公司與其控股股東立訊有限公司將出資33億元,全資收購緯創、資通兩家全資子公司100%的股權。兩家目標公司資產初步確定交易價格約爲人民幣33億元,其中,立訊在此次收購中出資6億元。

而在同年11月12日,立訊精密、立訊實業(立訊精密全資子公司)、立訊企業服務(關聯法人)共同簽署《合夥協議》,分別出資5.7億元、0.3億元、54億元設立常熟立臻。常熟立臻再與立訊有限分別出資60億元、0.01億元設立江蘇立臻。最後,江蘇立臻出資33億元收購江蘇緯創(標的公司)和崑山緯新(標的公司)的全部股權。

這也意味着,立訊精密在蘋果的組裝業務上正式與富士康開始了競爭。

不過,立訊精密也遇到了和富士康同樣的問題。在其業務結構中,可以看出對立訊精密對蘋果的依賴程度極高。數據顯示,在2020年全年,該公司對第一大客戶的銷售額爲648.43億元,佔年度銷售總額的69.02%。

立訊精密曾在2021半年報中表示:“目前,公司客戶集中度相對較高,並且短期主要集中在消費電子領域。儘管相關客戶在業內均屬於頂尖客戶,具有強大、領先的市場競爭力,且與公司保持了多年的穩定合作關係,但如果重要客戶發生嚴重的經營問題,公司也將面臨一定的經營風險。”

而在10月27日晚間發佈的三季度財報中,立訊精密前三季度淨利潤爲46.9億元,同比增長0.21%,但是第三季度淨利潤同比下降25.28%。太平洋證券認爲,蘋果產業鏈今年前三季度前期受到供應鏈物料的缺貨影響,出貨量也受到短期影響。換言之,蘋果的波動也在隨時影響着供應鏈的業績,甚至被放大。

與富士康“終有一戰”

雖然需要承擔着客戶單一的風險,但蘋果的“誘惑”也在倒逼立訊加快相關產業鏈上的佈局。

根據上述報道,立訊的目標是靠新工廠大幅提高iPhone的組裝佔比,希望從今年的 650 萬支iPhone組裝量最快明年提高至 1200 萬-1500 萬支,最終將設有 39 條生產線。除了新園區外,立訊精密還租下並改建一座先前由iPad組裝業者仁寶擁有的鄰近工廠。

浦銀國際在最新發布的研報中表示,預計2022年蘋果耳機出貨量將恢復成長,疊加手錶份額提升,都將成爲立訊在零部件外的助力。而日鎧平臺爲立訊帶來的結構件和顯示模組的能力,將會爲立訊的手機組裝業務提供盈利基礎。該機構測算iPhone組裝的二供合理利潤大約在29億人民幣,這也將是立訊未來3-5年潛在的利潤增量空間。

作爲蘋果在全球組裝業務的“龍頭”,儘管富士康否認了“成立工作組抵禦立訊精密”的消息,但在過去一年,圍繞在兩家公司身上的對比從未中斷。

從背景看,兩家公司創始人之間頗有淵源。

1988年,富士康從廣東澄海、潮州、豐順等地招來首批150名員工,其中,來自澄海的21歲農家姑娘王來春便成爲富士康旗下“海洋電子接插件廠”的一員,從最底層的流水線開始,一步一步走上了 “課長”崗位。

1999年,32歲的王來春從富士康離職,和哥哥王來勝搭檔開始了自己的創業之路,但做得還是最熟悉的代工業務。而在公司崛起的路上,富士康的業務成爲了立訊收入的主要來源。根據立訊上市前披露的招股說明書,該公司向富士康銷售產品的收入佔當期營業收入比例分別爲47.73%、56.46%、45.38%,爲第一大客戶。

但隨着立訊精密的業務範圍的擴大,兩家公司在業務上的碰撞不可避免。

對於立訊在代工領域的動作,富士康母公司鴻海精密董事長劉揚偉曾在此前的一場財報說明會上表示,鴻海和客戶的關係不是一兩天形成的,公司也不斷努力在新的技術方面保持持續領先。

“如果這個產業炒得沸沸揚揚,那就說明這個行業還有搞頭。如果沒有的話,那就說明這行業搞不下去了。”劉揚偉表示,行業增加競爭對手是非常自然的事情,只要是良性的競爭,相信會對產業有幫助,能成爲產業進步的動力。他認爲,其他廠商的結盟對富士康影響有限。

12月16日,鴻海精密公佈了今年11月份的業績。11月份,該公司的營收爲6217.13億新臺幣,環比增加12.86%,但同比減少8.76%。不過得益於iPhone 13系列手機的強勁需求,在第三季度,鴻海精密淨利潤爲370億元新臺幣(約合13億美元),高於分析師平均預期的324億元新臺幣,銷售額爲1.4萬億元新臺幣,創歷史新高。

從體量上看,按照立訊精密2020年營業總收入925億元計算,目前仍不足富士康一個月的營收,從市場規模來看,前者的追趕還有很長的路要走,不過隨着工廠佈局的完善,業內認爲,兩家公司在未來蘋果的組裝業務上勢必迎來激烈競爭。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