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囉電動自行車A81體驗:動力足騎行體驗好工藝待提高

作者: 劉曉潔

“共享單車業務在哈囉業務裏最好只佔一成。”這是哈囉CEO楊磊曾立下的目標,目前的哈囉正努力向這個方向靠近,當下大熱的電動車是其發力重點。

12月21日的電動車科技戰略發佈會上,繼上半年發佈的三款電動車產品後,哈囉再次發佈包括旗艦產品ME70在內的四款新車,持續押注智能電動車業務。哈囉執行總裁李開逐在會後表示,明年還會有將近30款的自主新車型,當天發佈的四款只是新車型中的一部分。

哈囉今年在電動車產業上動作不斷。繼年初佈局無錫迅逸工廠後,又在7月宣佈於天津投建兩輪電動車工廠,規劃年產能超過300萬輛。哈囉出行副總裁任凌遠透露,目前也在推動第三個、一個更爲大型的超級工廠的建設落地。

始於2020年的電動車業務表現如何?據哈囉方面的消息,目前哈囉電動車的門店數量逾3000家,2021年銷量預計將達到60萬輛以上。這一數據已大幅接近2014年成立的另一智能電動車品牌小牛電動車,財報顯示,小牛電動2021年三個季度銷量約爲80萬輛,門店數量近2700家。

“電動車還是一個朝陽的產業,希望未來三到五年做得比共享那塊還大。”李開逐對電動車業務寄予厚望,他對記者表示,未來三到五年,哈囉希望至少成爲智能電動車行業裏的第一,甚至在整個兩輪電動車來說,也是排前面、領先的,“三年也許能擠進第一陣營”。

哈囉對電動車業務傾斜了許多資源。在團隊方面,最初電動車業務由哈囉資深產品總監遲星德作爲一號位的負責人,半年前,哈囉希望加大對這塊業務的支持和資源的投入,隨後聯合李開逐兼任電動車部門的負責人,任凌遠此前來自螞蟻金服,目前也兼任電動車部門的經營分析工作。

電動車已不是什麼新事物,但2019年新國標的推行帶來大量消費端的替換需求,這恰恰可能是市場重新分配的機會。新國標即《電動自行車安全技術規範》強制性國家標準(GB 17761-2018),這一標準將電動車分爲機動車和非機動車,分別在整車質量、車速、電動功率、蓄電池電壓、防篡改、防火阻燃性能、充電器保護等方面做出了具體技術要求。其中電動自行車爲非機動車,具備腳踏騎行能力,最高時速不超過25km,最大整車質量不得超過55kg。大於55kg的電動車則視爲機動車,統一按照電動摩托車管理。在新國標輕量化要求下,更爲輕便的鋰電電池成爲行業趨勢。

在推行新國標之前,市場上有40%以上的車輛均爲超標電動自行車,總數量超過1億輛,政府給超標車留出了3年過渡期,2022年4月到期後將強制淘汰。方正證券預測稱,預計在新國標的驅動下5年新增的換車需求合計將達5100萬輛。

不過,兩輪電動車雖是一個千億規模的市場,但頭部品牌份額日趨提升,市場份額CR4達到56%。方正證券研報顯示,2020年雅迪、愛瑪和臺鈴三家合計佔據了一半的市場,其中雅迪以24%的市佔率穩居龍頭,緊隨其後的愛瑪市佔率爲17%,臺鈴爲9%。

除了雅迪、愛瑪這樣的傳統頭部企業外,近幾年靠智能化電動車異軍突起的小牛以及九號同樣不能小覷,其中,2020年小牛憑藉1%的市佔率已擠進行業前五。

在這樣的市場格局下,哈囉如何破局?李開逐對第一財經表示,產品和時代本身的演進和變化帶來了新的開放式的競爭空間,目前的電動車行業處於一個轉折點,企業都站在一個起跑線上。

與新能源汽車作類比,李開逐認爲,電動車行業的新國標也帶來了對電池的要求,重量輕、鋰電化,此外,與四輪車同樣,兩輪電動車也成爲和人交互的智能終端,這都帶來了新的機會。原來企業可能有在製造和供應鏈上的優勢,在新的時代,這些優勢不再有決定性。

“很有可能我們是在一個功能機到智能機的轉折點。”此前的兩輪電動車更像一個交通工具,李開逐表示,未來希望它能成爲用戶生活的一部分,就像三五年前空調、電視等家電的智能化,出行可以變成一個更愉悅的事情,而不再是單單的工具性質的產品。“產品與人的連接,其實非常重要。”

依託此前哈囉對用戶側的理解,以及做共享助力車對智能件的技術沉澱,李開逐認爲,在用車的生活和生態上,哈囉已經站在行業前端。

此外,做電動車業務,哈囉的底氣或許還來自於阿里生態體系的資源以及投資。得益於阿里和螞蟻的注資,哈囉目前有着充沛的現金流支撐。就在11月,哈囉剛剛完成其新一輪2.8億美元融資,投資機構包括螞蟻集團和阿里巴巴,這也是阿里首次入股。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