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着豐富森林碳匯資源優勢的浙江省麗水市,12月22日宣佈成立森林碳匯管理局,以探索一條成功的森林生態產品價值實現路徑。這是目前國內首個負責森林碳匯管理的市級行政機構。

第一財經記者從麗水市林業局瞭解到,今年8月,浙江省編委發文批覆,同意麗水單獨設置市林業局,並增掛麗水市森林碳匯管理局牌子,實行合署辦公。

“我們建立這個機構,很大程度是推進森林碳匯覈算、森林碳匯交易等工作,來推動森林生態產品價值轉化,促進農民增收。”麗水市林業局局長廖永平表示,成立森林碳匯管理局也是推動麗水市高質量綠色發展的一個重大舉措。

“九山半水半分田”的麗水市擁有林地面積2076.3萬畝,森林覆蓋率81.7%,森林蓄積量近1億立方米,佔浙江省森林蓄積總量的四分之一。麗水在生態產品價值轉化、林權制度改革等方面一直走在全國前列,曾作爲全國集體林改先行地區率先探索創新了林權抵押貸款、林權“IC”卡、林地經營權流轉證、林業信息化“一張圖”等典型經驗。

“麗水最大的優勢在生態,生態最大的支撐在森林。森林不僅是水庫、錢庫、農產品庫,還是最大碳匯儲備庫。”廖永平說。

九三學社中央經濟專委會委員、麗水學院教授崔淑芬表示,藉助森林碳匯管理局成立的契機,麗水可在碳匯交易的標準和市場建設等方面進行大膽探索,提供一些可複製的麗水經驗和有意義的示範,在全國碳匯能力提升、生態產品價值實現等方面貢獻力量。

2020年,麗水市生態環境局組織編制完成了《浙江省麗水市森林經營碳匯普惠方法學》。根據這一方法學,賢良鎮森林經營碳匯普惠項目總面積爲1121.13公頃,10年共產生碳匯量51666.81噸CD2當量,年均可減排CO2當量5166.68噸,每年可給賢良鎮帶來上百萬元的碳匯潛在收益。

今年11月,賢良鎮也的確從碳匯交易中嚐到了甜頭。當月,浙江省“無廢城市”建設工作現場推進會在麗水召開。會議主辦方以每噸100元的價格向賢良鎮購買了22.72噸核證碳匯減排量,從而實現了“零碳”會議、綠色會議。麗水市生態環境局爲本次交易出具了碳中和證書。

說起碳減排,多年來,人們將主要精力放在高碳行業的壓減、改造和提升上,比如壓減煤炭消費總量,淘汰鋼鐵、水泥、建材等產能,能源轉型和打造低碳產業上,而對於碳匯的關注度很少。

森林碳匯具有多重收益。以“青海省湟水規模化林場碳匯造林項目”爲例,青海省林業碳匯服務中心副主任、高級工程師儀律北對第一財經記者說,該項目總面積58.4萬畝,預計整個項目計入期內(100年)碳彙總收益約10.8億元,投入產出比達到120%。

據測算,青海省湟水規模化林場碳匯造林項目實施後,當地森林覆蓋率由2015年的30%提升至2020年的36%。項目還提供了3.5萬個工作機會,參與整地、栽種、澆水等造林工程的農民人均增收超過1.2萬元。

不過,第一財經記者近期在青海、江西、福建等多地採訪時也瞭解到,森林碳匯項目在推進過程中,仍面臨着不少困難。

儀律北反映,由於沒有碳匯造林樹種幼齡林生物量估算方法,“青海省湟水規模化林場碳匯造林項目”在開始階段的碳匯量計算時採用了全收穫法,但準確性就得打折扣,目前正在進行項目造林樹種幼齡林生物量估算方法的構建。

中央財經大學綠色金融國際研究院李夢晨、李洋兩位專家22日也表示,當前市場碳匯價格的低迷無法滿足林地長期運營的人力成本;對於期望開展大範圍代運營林地的公司來說,過度分散的地塊提高了運營人員的專業性門檻,爲未來長期碳匯供給穩定性埋下隱患。

此外,碳匯項目也普遍存在產權與激勵未明、法律建設不足,以及覈算制度與林木生長錯配、交易制度亟待完善等問題。從買方角度看,目前全國碳交易市場主要面向電力等高碳排行業開放,交易市場中合格的買方數量受到嚴格限制與管控,買賣雙方體量無法匹配。

今年11月25日,國家林業和草原局在“關於探索完善林業碳匯交易助推生態林產業發展路徑的建議”覆文中表示,《碳排放權交易管理辦法(試行)》已明確將林業碳匯納入國家碳排放權交易機制,加上國家林草局編制的《碳匯造林項目方法學》等文件,爲全國開展溫室氣體自願減排(CCER)林業碳匯項目開發奠定了重要基礎。

國家林草局介紹,將完善財稅激勵、市場交易規則及政策,結合全面建立林長制責任體系和國家森林城市建設工作,在制定完善林長制考覈制度和《國家森林城市評價指標》國家標準時,考慮將林業碳匯納入評價指標。同時探索生態產品資產證券化路徑和模式。

第一財經記者從麗水市林業局瞭解到,該市已計劃創建中國“碳中和示範區”,並將在龍泉、慶元、景寧三縣啓動零碳示範縣創建。未來,麗水市森林碳匯管理局將通過森林資源保護、國土綠化造林等方式,提高森林質量、森林蓄積量,增加森林碳匯儲量,探索碳覈算、碳交易機制。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