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家電業頻現專利糾紛 構建全球化知產體系迫在眉睫

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葉碧華 實習生梁饒川 順德報道

“大型企業現在對於創新,對於知識產權保護都非常重視,但中小企業抄襲的情況還是比較嚴重的,近幾年美的發起的維權,包括訴訟、警告函、行政投訴、線上平臺投訴等,每年都會主動發起幾十起,這個數量還是不少的。”美的集團首席知識產權顧問郭振鵬接受21世紀經濟報道採訪時表示,近十年家電行業在中國發生的專利訴訟超過300起

近日,美的機電事業羣與某國外世界500強巨頭的專利維權案件取得圓滿結果,成爲美的首例主動對海外跨國500強巨頭開展的專利維權成功案例。

隨着大家對知識產權保護意識的提高,以及企業的專利牆建設日益完善,近年來家電行業的專利糾紛也變得更加頻繁,知識產權超高金額賠償亦已出現。此前,寧波中院就對奧克斯與格力的空調專利案作出一審1.6億元的大額判決。

鉅額賠款的背後,可以看到國家不斷加強知識產權保護力度、嚴厲打擊知識產權侵權行爲、推動建立知識產權強國的決心。與此同時,出現在家電行業的頻繁專利糾紛也呈現出一系列新的趨勢與變化。

維權向上遊核心部件延伸

作爲此次維權專利的主要發明人,毛臨書和他所在的電機團隊一直專注於家電和機電核心零部件技術領域,尤其是對該領域中稀土永磁電機的技術發展趨勢有着深入的研究和理解。

他回憶道,隨着空調節能要求的不斷提升,對壓縮機的能效比要求也越來越高,而壓縮機能效與電機效率密切正相關,尋求稀土永磁電機效率的進一步突破成爲了毛臨書團隊當時的一大挑戰。

通過對國外技術的調研發現,日本有企業在研究“晶界擴散工藝”磁鐵技術,該技術可較大幅度提升永磁體剩餘磁通密度,但該核心技術對國內家電廠商是封鎖的,不可能引用,只能靠自己的技術力量去攻克。

經機理研究和分析,基於新型稀土材料的磁鐵拓撲結構方案最終於被研發出來,不僅可以解決能效和耐退磁性能的問題,還能夠減少貴重稀土材料的用量。經過內外部調研,毛臨書及其團隊發現,國內外均未研究過此新型永磁磁體拓撲結構,“我們是首家提出該新型結構技術的公司。”

緊接着,專利團隊與研發團隊一起對關鍵技術做了全方面的專利佈局,構建專利壁壘。“國內外多個企業企圖突破我們已建立的專利護城河,但都無功而返。”毛臨書無不自豪地說到。

但不久之後,有客戶反映市面上某款外資品牌空調各方面的性能都不錯,而且價格還低出一大截,這引起了美的的注意。拆機後發現,某國外世界500強巨頭在無法技術規避的情況下,爲提升產品競爭力,將毛臨書團隊開發的技術直接應用於產品並公開在市場上進行銷售。

美的法務團隊馬上採取維權行動,雙方進行多輪正面交鋒,前後歷時兩年半,最終迫使該巨頭屈服,主動下架侵權產品,並進行賠償。該專利維權案也成爲了美的首例主動向海外跨國巨頭開展的成功維權案例。

據郭振鵬觀察,近年家電行業的專利糾紛正從過去的產品外觀設計技術侵權向上遊核心部件的技術侵權轉移,“這跟中國產業的變化相關,以前中國在家電領域偏製造多一點,但現在已經延伸至上游關鍵核心零部件。”郭振鵬認爲,產業的變化必然帶來創新的變化,最終導致知識產權保護的變化。

以空調壓縮機爲例,中國在該領域可以說是佔據絕對主導地位。數據顯示,截至2020年,中國採用標準規範的空調壓縮機累計產銷量接近23億臺,預計2021年達到25億臺,全球市場佔有率達到88%。

記者注意到,此前奧克斯與格力的鉅額索賠案中,其中有一項就是壓縮機的發明專利糾紛。放眼全行業,不管是美芝、海立、凌達等國內品牌,還是LG、松下、三菱等國外品牌,無一不是千億級別的集團,對於知識產權的保護重視程度可想而知。

“這幾年家電領域的專利訴訟反而是比較頻繁的,而且大家這個意識都非常強,因爲在這個領域確實中國掌握話語權之後,我們有特別多的創新技術,然後這個行業又是一個充分競爭的行業,所以專利的衝突就會非常大。”美的廚熱事業部研究院知識產權負責人付饒如是告訴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

構建全球化知產體系

事實上,隨着中國成爲全球最大的家電製造國,中國企業在國際上的話語權日益增加,海外專利建設正成爲大型家電廠商當下的重要課題。

郭振鵬認爲,中國家電廠商還要繼續提高知識產權保護意識,要把自己的創新在全球進行保護,打造全球化的知識產權體系和團隊能力,而且不能簡單地以訴訟標的額去衡量專利案件的重要程度。在這次與某國外世界500強巨頭的專利對決中,美的集團機電研究院專利管理負責人鍾亮就深有體會。

“案件的標的其實不算大,我們最開始其實也主張和解,對方只要下架賠償就行,但外資可能出於對品牌聲譽的重視,投入了很多資源,雙方劇烈對抗,前後開庭了7次,最終等我們的司法鑑定報告出來後才罷休。”鍾亮回憶道。

有業內人士告訴記者,一般來說,跨國公司對知識產權是獨立預算,會有很大一筆類似於品牌維護的費用,所以當國內企業與其出現專利糾紛的時候,往往因考慮維權成本而選擇和解或其他方式解決。

隨着中國家電企業逐步走向世界並開始扮演越來越重要的角色,如美的、海爾、格力等大型集團也着手發展海外的專利體系。以美的爲例,據郭振鵬介紹,目前該集團就有100多人的知識產權隊伍分佈在全球各大洲。“這幾年美的在全球平均一年有2000多件海外專利申請,今年我們在海外授權的發明將近1000件。”

而海爾最新數據則顯示,截至今年4月,海爾已經申請了6萬+全球專利,其中發明專利超過3.8萬項,佔比超過63%,海外發明也有1.2萬餘項專利

據美的集團廚熱事業部洗碗機產品總監仇燦華回憶,從2015年之後,該事業部開始系統性地去進行專利佈局,“我記得在2015年之前,我們洗碗機大概有1700多個專利,最近這六年就增加了2500項,而且從專利的專業性來看,可以說是上了一個臺階。”仇燦華表示,近年國內洗碗機市場的疾速擴容,也發生了不少侵權的情況,據其透露,單就洗碗機的專利維權,目前總共到賬的賠償金額就達1200萬元以上。

付饒認爲,家電行業內已經有一定共識,“就是大家都覺得利用專利來保護創新是一個非常好的手段,加上國家又一直加強知識產權保護的力度,這最終將爲創新營造出更好的環境。”

但郭振鵬同時指出,在專利維權的過程中,還存在着取證難、週期長等問題有待解決,“有些產品的生命週期非常短,可能就半年時間,在這種情況下能不能快速去維權對業務就很重要。”此外,對於屢次侵權的公司,郭振鵬也希望能有更多的處罰措施,進一步震懾侵權者,保護創新。

(作者:葉碧華,梁饒川 )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