爲弘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深入發掘雲居寺的歷史價值和文化內涵,傳承房山石經精神,持續打造雲居金名片,2021年12月22日,“墨彩凌雲”雲居寺石刻藝術拓片展正式拉開序幕。

房山區政協原主席唐淑榮、國家民委辦公廳原副主任李建輝,北京史研究會理事、著名文化學者楊亦武,北京房山雲居寺文物管理處黨支部書記、主任王得軍等領導嘉賓出席開幕式。

“墨彩凌雲”雲居寺石刻藝術拓片展

本次展覽以傳統文化爲軸,歷史時代爲序,通過“拓古傳今”、“金石芳菲”兩個單元,精選了自東漢至明末的50餘件(套)珍貴石刻拓片作品作爲展覽內容,其中尤以雲居寺珍藏的房山石經及唐遼古塔上精美的石刻最負盛名,展覽還展出了將版畫技藝和拓片技藝相結合,由傳統拓印技藝衍生而出的彩拓作品。展品珍貴獨特,爲展覽增色不少。展期將會延續到2022年3月22日結束。

展覽力圖通過歷代精美石刻所承載的堅貞不朽的文化張力,爲觀衆展示了傳統拓印技藝、古老碑刻文化以及精彩絕倫的書法和雕刻藝術,運用石刻拓片、圖文展示、實物展品等形式,真實呈現出石刻藝術在中華歷史長河中的燦爛文明與輝煌歷程。

在重現古老文明風貌,守護古人心血結晶的同時,爲了增添知識性和參與性,展覽特別邀請了非遺傳統彩拓傳承人王鳳蘭老師現場演示傳拓技藝。以水墨浸潤古今,用豐富的色彩勾描歷史的畫像,讓現場觀衆可以沉浸式的體驗到我國曆史悠久的傳統拓印技術。

現場還爲觀衆帶來了舞蹈《相和歌》、原創歌曲《千年風雲》、原創舞臺劇《石經初心》等精彩節目,讓觀衆在欣賞中國傳統文化展示的同時,感受雲居寺綿延千載的房山石經文化和深厚的歷史文化底蘊。

“勝蹟傳來古,碑藏冀北天”。雲居寺自古有碑海塔林之稱,珍藏石刻佛教大藏經14278石,保存唐、遼不同時期的古塔15座,保存刻經、建寺等不同類別的貞石百餘通。1961年,房山雲居寺塔及石經被國務院公佈爲第一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這些雲居寶藏不僅具有極高的文物、文化、史料、版本、藝術、教育等多重價值,還是一部包羅萬象的百科全書。通過傳拓技藝,使這些具有豐富的文物價值、歷史價值和藝術價值的石刻文物風采,得以闡發、弘揚和傳承。

2021年,是奮進“十四五”、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的開局之年,也是全面推進“一區一城”新房山高質量發展,加快實現厚積薄發的重要時期。“墨彩凌雲”雲居寺石刻藝術拓片展的成功舉辦,不僅是維護文物資源的歷史真實性和文化延續性的具體體現,也是努力實現優秀傳統文化的創造性轉化、創新性發展的生動實踐。

雲居寺將以此爲契機,繼續爲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展示交流搭建平臺,加強對房山石經文化的保護與挖掘、弘揚與展示,積極發揮雲居寺在全區功能定位中獨特的作用,加快促進文旅融合,爲打造西山永定河文化帶的標誌性雲居文化品牌貢獻力量。

——END——

遊客須知

01

遊客須提前通過公衆號在線商城、網絡平臺、所屬年卡公衆號進行實名制預約訂票,憑驗證碼至景區售票室兌換門票。每日15:30停止驗票。

02

遊客進入景區前請準備好身份證,並出示“健康寶”、“京心相助”或疫情防控行程卡。

03

遊客須主動接受體溫檢測,如果發現體溫≥37.3℃或咳嗽等症狀,必須在臨時隔離點配合接受檢查。

04

遊客在景區參觀遊覽時,必須全程佩戴口罩,嚴禁聚集、扎堆,並保持1米以上安全距離。配合工作人員的引導,按照規定線路遊覽。

05

未佩戴口罩、未出示本人“健康碼”等原因無法入園的遊客,請服從工作人員管理,主動自行離開景區。購票費用可從原購票渠道協商退回。

06

回京車輛和人員根據北京市進京要求,出示身份證及相關證件即可。

諮詢、救援電話:61389612

投訴電話:61389604

公交車乘車路線:

六里橋東乘坐917區間至石窩站,換乘F31路至雲居寺站到達。

自駕車路線:

路線一:沿G4京港澳高速行駛至琉璃河出口下,經韓村河、長溝即到雲居寺。

路線二:沿G5京昆高速行駛至雲居寺路出口下,向西行4公里即到雲居寺。

地址:北京市房山區大石窩鎮水頭村南雲居寺文物管理處

郵編:102407

網址:www.yunjusi.com

長按二維碼關注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