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聚焦中央環保督察丨寧夏賀蘭山生態延伸區:多座礦山越界開採,山體“傷痕累累”

新華社銀川12月23日電

新華社“新華視點”記者周聞韜

在賀蘭山重要生態延伸區內,多座礦山越界開採,有的實際開採面積超礦業權面積20餘倍,給山體留下一道道“傷疤”;一些礦山“攤大餅”式違規佔用土地堆放石料和裝備,數百畝天然牧草地不見蹤跡——這是“新華視點”記者近日隨中央第四生態環境保護督察組在寧夏中衛市中寧縣走訪期間看到的情景。

督察組認爲,當地礦山非法開採破壞生態問題比較普遍,礦山執法監管不力,生態環境治理恢復需付出巨大成本。

多處礦山越界開採,山體千瘡百孔

中寧縣地處內蒙古高原和黃土高原過渡帶,其北部山區爲賀蘭山餘脈,屬於賀蘭山重要生態延伸區,南部山區爲羅山餘脈,境內石膏、石灰石等礦產資源豐富。當地共有礦山企業83家,主要爲露天採場。近日,記者隨督察組多次驅車前往礦區實地摸排。

在中寧縣平塘湖溝白土崗子石料廠,一處礦權範圍外的山體被大規模開挖,千瘡百孔。記者看到,開挖後的礦山西北兩側形成高陡邊坡,留下大面積裸露岩石。

據石料廠負責人介紹,該廠建於2006年,他2018年從前任礦主手中買過礦權後繼續開採,設計年產建築用砂石料5萬噸,礦業權面積爲16.65畝。經過現場踏勘及調閱衛星遙感歷史影像比對,督察組認定越界開採207畝,超礦業權面積12.4倍。

在礦區南部,散佈着一座座堆放成品料及廢渣的“小山”,部分覆蓋着篷布,風吹過後塵土飛揚。這些“小山”所在位置原本是天然牧草地,如今已看不出有植被生長的痕跡。該處堆場面積達570餘畝,至今未辦理臨時用地手續。

經進一步調查發現,中寧縣境內14座持證在產礦山中有6座存在越界開採行爲,堆場違規佔地現象普遍。該縣鐵溝陶瓷黏土礦礦業權面積僅6.9畝,越界開採達182畝,超礦業權面積26.4倍。野蠻開採形成一處深約35米、寬約170米的巨大陡坡,且非法佔地約249畝,還將30餘畝山體推平後用於非法採礦區域回填覆坑。

還有部分礦山以臨時佔地名義進行非法開採。位於中寧縣南部山區白馬鄉的大石子溝北砂礦,採礦權人爲中寧縣一家國資企業;今年7月,該礦以臨時用地名義,將開採礦權範圍外西側山體60餘畝“合法化”。2020年4月以來,白馬鄉小石子溝砂礦共申請獲得93.69畝臨時用地權,但目前實際佔地達140畝,存在“批小用大”問題。

據專家介紹,中寧縣年平均降雨量僅200毫米左右,現有礦山多位於典型的乾旱剝蝕、風蝕地貌區,山體土質疏鬆,存在滑坡、崩塌風險;原生植被承擔着防風固沙等重要作用,地表裸露會導致風蝕加劇,地形地貌破碎,恢復難度大。越界開採和違規佔地行爲疊加,使原本脆弱的生態不堪重負。

礦山執法監管不力,生態修復治理滯後

記者注意到,中寧縣礦山違法行爲頻發,既與礦企主體責任落實不到位有關,也暴露出當地礦山執法監管不力的問題。部分礦企雖多次違法但採礦期限仍被不斷延長。

《寧夏回族自治區礦產資源管理條例》規定,個體採礦許可證有效期限爲1至3年。梳理各礦企提供的採礦權期限證書可以發現,部分礦企在嚴重違法行爲尚未整改期間,其採礦權仍被續期。

平塘湖溝白土崗子石料廠2020年7月曾被行政處罰,但去年其採礦權期限還被再度延長至2022年。

對此,中寧縣自然資源部門一名工作人員承認,“受基層技術、人員保障短板等制約,違法違規行爲查處力度較弱,巡查不到位問題長期存在。”

督察組還發現,中寧縣歷史遺留礦山地質環境問題較爲嚴重,部分採空區遺留有高陡邊坡及危巖體等地質災害隱患,推進歷史遺留礦山生態修復治理工作明顯滯後。

中寧縣餘丁鄉馬道梁一處石料礦非法開採破壞山體約160畝,該礦雖已經停產,但部分生產設施和建(構)築物未按要求拆除,大量廢渣尚未清運。

嚴防違法“破窗效應”,加大懲治力度

督察組認爲,中寧縣對礦山開採嚴重破壞生態環境問題重視不夠,對非法採礦行爲長期監管不力,在礦業權延續審批工作中審覈把關不嚴,礦山山體生態環境破壞問題突出,生態修復治理工作推進遲緩。

記者採訪瞭解到,中寧縣開採礦山已有60多年曆史,一些礦山經過多次轉手,礦主間對違法開採行爲互相效仿,導致相關問題長期累積,形成惡性循環。一名督察組成員表示,生態脆弱地區礦山監管部門如果不能嚴格執法,問題將不斷普遍化、惡化,應警惕因不良現象被放任而誘發仿效甚至變本加厲的違法“破窗效應”。

專家指出,中寧縣礦山多爲建築石料,礦山數量多、規模小,以出售原礦和初級礦產品爲主,礦產開發利用方式粗放,資源利用率低,經濟效益和安全生產條件差,需要進一步加大礦業結構調整力度。

《中寧縣礦產資源總體規劃(2016-2020年)》提出,2020年底全縣歷史遺留礦山地質環境治理恢復率達到60%,但目前僅完成40%左右。中寧縣有關方面介紹,該縣現有歷史遺留廢棄礦山138座,2020年底地質環境需恢復治理面積約2981.33公頃,目前的調查程度和資金投入遠不能滿足全面治理需要。

截至目前,當地多家存在問題的礦山已被關停。中寧縣政府有關負責人表示,將加強源頭治理,根據經濟社會發展需求科學規劃佈局礦山開發,嚴控新增礦山,提升開採集約化程度,加快歷史遺留礦山治理進度。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