財聯社(深圳,記者 吳昊)訊,12月24日,東興證券一組簿記發行宣傳照走紅網絡。照片中5位青春靚麗、顏值爆表的女生並非“女團”成員,她們均來自東興證券債券承銷團隊。

這組照片共有兩套主題造型,除職業裝外,還有一套則頗具節日氣氛。而後者也成爲了爭議的焦點所在。

在社交媒體上,對這組照片的討論十分熱烈。有部分觀點認爲,照片養眼,且初衷在於節日祝福,順便打廣告,無可厚非。但也有更多觀點表示,“很難看出是嚴肅的投行人。”還有網友感嘆,“做個業務真卷啊!”

“顏值當道、流量爲王”的時代,即使在“以才華取勝”的證券行業,在宣傳推廣中頻打“顏值牌”也已不鮮見。但這也不禁讓人擔心,如果過分強調“吸睛”而導致行業過度娛樂化,是否得當?有券商合規人士認爲,金融展業是否適合這種形式,確實值得思考。

目前,監管層面已率先在直播領域劃定明確紅線,在證監會日前下發的《機構監管通報》中,重點提及“不得低俗、誇大、奇裝異服、博人眼球。”。

一組照片引發的爭議

“我真不是幫他們做宣傳,但真的顏值很高,財富管理,才貌雙全啊。”一位財經大V轉發了東興證券的這組照片並評論道。也有網友評論說,“祝福節日快樂,順便打個廣告,挺好的。”

不過更多的聲音卻飽含質疑。“做證券都靠這博眼球了”“很難看出這幾個是做嚴肅投行業務的人。”還有網友頗爲無奈地表示,“做個業務真卷啊!”

對此,也有行業人士向記者評價稱,宣傳照的走紅在“吸流量”上贏了,但所帶來的影響可能是譭譽參半的。

養眼與專業度如何平衡?

“美女銷售”“美女投顧”“美女分析師”……標籤化的背後,有流量,也有爭議。

一位券商合規人士認爲,如果放在別的行業,這或許是很正常的,但證券行業有其特殊的專業屬性,“此類吸睛宣傳是否會有過度的娛樂化傾向,金融展業又是否適合以這種形式開展?這都是值得被探討的話題。”

有業內人士表示,券商越來越重視銷售團隊的顏值是不爭的事實,在券商內部,債融、固收等部門採用“美女戰術”也並不鮮見。

此外,近年賣方研究所、投顧團隊也有不少在對外宣傳中,着重刻畫團隊的“高顏值”。不過,這些宣傳照中的多數造型以職業裝爲多,在“養眼”之餘,也平衡了專業度。

比如海通研究所債券分析師姜珮珊就曾帶領她的團隊亮顏值,她在2021年2月10日的《三十而已,感恩,再出發》的公號文章中提到,“與別的固收團隊不同的是,我們團隊目前成員全部是女性(當然後續我們團隊將繼續發展壯大也將有男生加入),其中有80後也有90後、甚至是95後。女性佔比高也得益於公司不以性別論英雄的文化:海通女分析師佔比高於平均水平,2019年報名參評新財富的分析師男女比例爲7:3,而海通男女比例爲6:4。”

姜珮珊談道,女性更看重長期的力量,女性從事賣方研究工作的優勢在於擅長傾聽表達,細緻而有韌性。

監管明確券商直播不得奇裝異服、博眼球

儘管目前,監管層面對於券商銷售團隊在宣傳的視覺呈現方面,尚未出臺明確規定。但在直播領域,則於日前出臺相關禁令,重點提及不得低俗、誇大、奇裝異服、博人眼球。

11月,在證監會下發《機構監管通報》中,證監會對證券公司組織工作人員公開發表言論方面作出明確規範。

一方面,禁止以直播的方式開展投資品種選擇、投資組合推介等薦股行爲;另一方面,證券公司工作人員通過網絡直播等形式發表評論,應當保持客觀、專業態度,主要聚焦經濟形勢分析、市場變動情況點評、經濟數據解讀等宏觀層面。

據證監會要求,證券公司在開展相關直播活動時,應嚴格遵循以下要求:

一是確保信息來源合法合規、研究方法專業審慎;

二是堅守專業形象,不得使用低俗、誇大、誘導性、煽動性標題或者用語,不得通過着奇裝異服、在特殊地點直播等方式博人眼球,不得盲目跟風炒作、人云亦云,一味追逐市場熱點、吸引眼球;

三是對有關公開言論可能對市場產生的影響進行審慎評估,自覺維護市場正常秩序,防止誘導、渲染極端情緒;四是充分發揮專業優勢,引導市場樹立長期投資、價值投資和理性投資的理念,促進市場穩定健康發展。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