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歲那年,我媽帶我去捉姦”

48年前,英格瑪·伯格曼就在《婚姻生活》中提出了一個經典問題:

一起生活的兩個人,有可能完全忠於彼此嗎?

“8歲那年,我媽帶我去捉姦”
“8歲那年,我媽帶我去捉姦”

時至今日,即便這個星球上已經出現過千萬種婚姻形態,但關於“忠貞”的答案,依然撲朔迷離。

也許昨天我們還在爲某某的神仙愛情落淚,今天就能在互聯網聲勢浩大地撕渣男、抓小三。

忠貞和出軌,各有其常見的劇本和情緒。

但一個事實是,出軌導致的婚姻劇變,波及的從來不止夫妻二人。

就像上次她姐喫王嶽倫出軌的瓜,有人說:

12歲的王詩齡,一上網看到爸爸的出軌醜聞,該作何感想?

“8歲那年,我媽帶我去捉姦”

是的,以往我們無數次探討出軌,爭論成年人的是非曲直。

卻很少想到,那些知道父母道德污點的孩子,該如何自處?

在出軌後紛亂的家庭裏,他們如何面對父母不堪的一面?

又將確立怎樣的愛情觀、婚姻觀?

最近,她姐採訪了兩個親歷父母出軌的人。

一個叫咚咚。

她8歲知道父親出軌,但這20多年裏,父母沒有離婚,父親一直在換女友,母親還生了二胎。

另一個叫小溪。

她很小的時候,父母先後出軌,糾纏十多年後離婚,現在他們不再聯繫,視對方爲水火不容的仇人。

“8歲那年,我媽帶我去捉姦”

圖源:《婚姻故事》

“8歲那年,我媽帶我去捉姦”

她們的想法和見解,跟她們的成長背景、生活狀態與人生軌跡有關。不代表所有人,或許也和很多人認爲的“政治正確”天差地別,僅代表她們個人觀點。

她姐採訪記錄下這兩個故事,只是希望能提供一個新的觀察視角。

看完後,關於婚姻裏的自我、忠誠、責任,或許你會有新的理解。

以下是她們的自述。

“8歲那年,我媽帶我去捉姦”

@咚咚:錢纔是永恆的安全感

小學三年級的一個晚上,我媽帶我跟蹤我爸,一路跟到那個“阿姨”家外。

在馬路邊,我第一次從我媽口中得知,我爸出軌的事。

她說:“你爸真不是個人。”

“8歲那年,我媽帶我去捉姦”
“8歲那年,我媽帶我去捉姦”

那時我年紀太小,根本不知道什麼是出軌,有什麼後果。

直到他們不停地吵架、打架,我才漸漸明白,我爸在外面有了別的女人,他傷害了我媽。

因爲出軌這件事,我家的氛圍變得很糟,我夾在中間,說實話,又煩又無力。

我爸在家,他們說不了幾句話就要吵,他要是不在家,我媽就要讓我打電話催他回來。

親戚們也都讓我在中間說和,那時候流行說“孩子是父母情感的消防兵”,我最討厭這句話。

而且事實上,我的存在並不能約束我爸的行爲。

我長大後跟他談過這件事,他的回答是:“這跟你沒有關係,我沒有對不起你的地方,大人的事你別管。”

畢竟這個家裏,只有他一個人在賺錢。

我上學、我媽的生活都要靠他,所以他有絕對的發言權,想如何就如何。

我老家那邊的風氣很差,大家對出軌習以爲常,所以他在道德上也沒什麼壓力。

至於我媽的想法,他不是很在意。

這麼多年,他沒打算和外面的女人結婚,也沒想過要斷掉。

這樣,他既有一個完整的家庭,又不耽誤在外面玩樂。

“8歲那年,我媽帶我去捉姦”

圖源:《婚姻生活》

“8歲那年,我媽帶我去捉姦”

我媽其實無數次想離婚。

但,一是爲了我和妹妹,二是她提出來的條件,我爸沒答應。

離婚協議都擬好了,還是沒離成。

這些年,她一直沒工作,走一步看一步,不會留一手,也沒攢下什麼錢,約等於人財兩空。

我有時候也恨鐵不成鋼,她怎麼能這麼不爭氣。

她無數次和我爸大打出手,恨他的時候,覺得他就是一坨狗屎,但幾天後就好了,從來不長記性,我爸一回家,她又會做一桌子好菜。

我拿她沒辦法,只能儘量跟她講清楚底線:

“你既然沒辦法離婚,他也不會改,那你就不要在意他在外面的事,只要他定期給生活費就行了。”

她又做不到,看我爸不着家就火大。

我上大學的時候,曾經勸她果斷一點,去打官司,她說:“哎呀縣城這麼小,鬧大了要怎麼做人?”

所以這20多年,我爸換的對象,我知道的就有三四個,他和我媽就一直陷在“出軌—吵架—鬧離婚—出軌”的死循環裏。

我覺得他們不會離婚了,但又覺得這種岌岌可危的平衡,一直處在破滅邊緣。

“8歲那年,我媽帶我去捉姦”
“8歲那年,我媽帶我去捉姦”

所以,就算現在我結了婚,有了自己的家庭,還是覺得不穩定,總覺得所有人都可能出軌。

那種家庭隨時會崩散的焦慮和不安全感,一直沒有消失。

感情未必可靠,現在說愛我的老公,會愛我多久?

我也沒信心保證能給未來的孩子一個永遠穩定的家庭。

唯一讓我覺得穩定的,只有拿在手裏的錢。

我也一直勸我媽,多多少少要存一點錢,萬一哪天真的和我爸散了,至少還有一條退路。

畢竟感情、婚姻的保質期,沒人能保證。

只有銀行卡里的餘額,纔是永恆的。

“8歲那年,我媽帶我去捉姦”

@小溪:一起失控的父母

我媽出軌,我似乎是撞到了現場。

那時我七八歲吧,我媽在河邊洗衣服,旁邊有一個陌生男人,看到那個場景,我不知道爲什麼一瞬間就明白了,那不單純。

至於我爸出軌,是聽我媽碎碎唸的時候知道的。

“8歲那年,我媽帶我去捉姦”
“8歲那年,我媽帶我去捉姦”

我姐說過這樣一件事。

她很小的時候,會經常深夜被媽媽牽着,去附近鄰居家挨家挨戶敲門找我爸,抓出軌現場。

每推開一扇門,裏面都有很溫暖的燈光,其樂融融,只有她們倆“顯得有點神經質”。

據我媽說,我爸在她懷我姐的時候,孕期出軌。但不知道怎麼拖着拖着,我出生了。

他們那個年代都這樣,出軌的其實不少,但離婚的特別少。

只是我爸媽更極品一點。

他們既不能約束對方,也管不住自己,兩個失控的大人,先顧着自己爽了再說,一起破罐子破摔。

遭殃的,只有我和我姐。

我爸媽在外面穿得光鮮亮麗,各自朋友一堆,但我和我姐放學回家,經常是黑燈瞎火,要自己做飯填飽肚子。

所以我從小就跟我姐相依爲命,沒有體驗過情感上的安全感,更沒有見過我父母的責任心。

“8歲那年,我媽帶我去捉姦”
“8歲那年,我媽帶我去捉姦”

他們吵過打過,互相出軌了不知道多少次,糾纏了十幾年。

我初一那年,他們終於離婚了。

離婚後這20多年,我爸媽幾乎沒有聯繫。

他們把彼此當成人生的污點,眼不見爲淨,談到對方都忍不住破口大罵。

但對我來說,他們離婚之後,世界終於清靜了。

我住到外婆家,至少能按時喫到三餐,再也不用生活在長期吵架的環境裏。

感情上我也明白,我的父母分開了,家不存在了,他們都變成了跟我沒有關係的人。

這些年,我從青春期到結婚,重要的人生節點,他們幾乎都沒有參與過。

這種空缺帶來的不安全感,是真實的。

“8歲那年,我媽帶我去捉姦”
“8歲那年,我媽帶我去捉姦”

上大學時,我談了一個外人看來,各方面都不如我的男朋友,但我還是會擔心他出軌。

結婚之後我也是各種折騰,一點小事就要作。

如果我想吵架,一定要把我老公吵到一整晚不能睡,直到我覺得吵舒服了,才能放過他。

後來一回想,可能是因爲小時候,我從來不敢跟父母大聲說話,不敢發脾氣,在那種不穩定的家庭裏,我憋着所有的情緒。

所以結婚後,我纔敢大聲說話,暴露所有真實的脾氣。

也多虧了老公、公婆的包容,我才度過那段折騰的日子,父母出軌、離婚的陰影,才漸漸消散。

現在,我爸媽各自終於找到了能約束自己的人,有了穩定的家庭,結束了失控的大半生。

看到他們從前互相傷害,現在如同仇敵,我想,就算有一天我真的被出軌了,也絕對不要變成他們這樣。

既然已經走到這一步,不如想開點,接受它,再想想如何才能讓自己生活得更好,纔是正經事。

破罐子破摔,一條路走到黑,拖上十幾年,爲難自己,傷害孩子,又有什麼意義呢?

“8歲那年,我媽帶我去捉姦”
“8歲那年,我媽帶我去捉姦”
“8歲那年,我媽帶我去捉姦”

故事講到這裏,她姐長嘆一口氣。

父母的婚姻,是我們愛情這門功課的第一個參照。

咚咚在父親出軌後的二十多年裏,失去了對婚姻的信心,把安全感託付給了更可靠的金錢。

小溪的父母先後出軌,她童年時累積的不安全感,在婚後漸漸被包容的家庭療愈。

婚姻就是這樣。

它攜帶浪漫、溫暖、安心,卻也包含了很多人性低處的軟弱、自私、貪婪。

夫妻因一時頭腦發熱走進婚姻,就要遵守諾言,耗盡餘生和自己的“低處”對抗。

只是,當下越來越多的人放棄對抗,選擇順從慾望,出軌已經變得稀鬆平常。

從事性社會學研究的潘綏銘教授說過:

“中國大約每3個丈夫和每7.5個妻子中,就有一個曾經出軌。”

無論男女,出軌率都在連年上升。

“8歲那年,我媽帶我去捉姦”

圖源:網易數讀

只是現實是,出軌不一定導致離婚,它可以和婚姻共存。

就像咚咚的父母至今未離,小溪的父母明知對方出軌,還共處了十幾年。

成人看來出軌如此尋常,但對身處家庭之中的孩子來說,父母出軌無異於三觀崩塌。

身爲孩子,看到從小仰望的父母,違背道德,做了“醜事”,成了“壞人”。

高大的家長形象,急劇碎裂。

以爲能永遠在一起的父母,情感破裂,互相怨恨。孩子也許會疑惑:

“如果出軌是一個選項,那婚姻存在的意義到底是什麼?”

“如果最後要背叛,那爲什麼還要結婚,甚至給我造成一生的陰影?”

他們不敢相信愛情的長久,因爲父母的經驗說明:

人無限膨脹的自我,最終會打敗了忠誠、責任的約束,把婚約變成一紙空文。

“8歲那年,我媽帶我去捉姦”
“8歲那年,我媽帶我去捉姦”

這種底層安全感和信念感的幻滅,只能在成長中一點點重建。

靠悟性,也靠運氣。

慾望和道德的對抗,將遍佈每一段婚姻,拷問每一個身處其中的人。

所以,在註定荊棘密佈的路上,我們就不再期待婚姻了嗎?

不。

現實,確實存在一個低級的缺陷——出軌,來自人天性裏的自私。

但人類也有一個更高級的選擇——忠誠,是理性衡量後的剋制。

而成熟的婚姻——

是我願意爲了愛情,自我約束,抵禦低級,走向高級。

是我願意爲了愛人,克服人性的自私,違背本能的幽暗。

在婚姻這趟列車裏,每個人都有隨時下車的權利。

但她姐相信,總有人在看了一路風景之後,會選擇在當初約定好的線路里,攜手前行。她刊

“8歲那年,我媽帶我去捉姦”
“8歲那年,我媽帶我去捉姦”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