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戶人家的公子小姐都有奶媽,賈府裏的兄弟姐妹們自然也是個個都有。

這個角色是有其特殊性的。從身份上講,她們都是奴才,但她們又是用自己的乳汁餵養過這些公子小姐,就又跟一般的奴才不一樣了。包括人在內的高級動物被稱爲“哺乳類動物”,正說明了哺乳的重要性。

現代醫學也表明,母乳除了各種營養價值外,還能夠促進母子感情,有利於嬰兒健康;如果說營養尚可人工合成,感情卻是無可替代的。

我們常看到一些動物新聞,說動物園裏老虎與狗奶媽的關係非常和諧;我們也曾在金庸武俠小說《神鵰俠侶》裏讀到,郭襄因爲小時候喫過母豹的奶而免受豹子們的攻擊。我個人相信這種特殊的情感關係。

動物如此,更不用說人了吧;只不過,人類社會的相處模式比較複雜,並不是憑感情就能解釋和解決。所以賈母在一次爲幾個奶媽聚衆賭博之事而生氣的時候,說了這麼一番話:

“你們不知。大約這些奶媽子們,一個個仗着奶過哥兒姐兒,原比別人有些體面,他們就生事,比別人更可惡,專管調唆主子護短偏向。”

那麼這裏,我們就來說說“奶媽”,看看老太太有沒有冤枉了她們吧。因爲奶媽衆多,此處僅擇取以“奶媽”身份出場的三位奶媽爲例,分別考察一下。

 01寶玉的奶媽李嬤嬤

我想,這個老婆子有點讓人煩。

她已經離開了寶玉的屋子,不過還是時常來寶玉這邊。這當然主要還是一種親情關心,不過有些做法就有點讓人看不過:

她喫了寶玉留給晴雯喫的豆腐皮包子,又喝了寶玉的“楓露茶”,後來又喫了寶玉專爲襲人留着的元妃賞賜的酥酪。喫了也就喫了,偏偏是在明知這酥酪是留給襲人喫的情況下,“明知不可爲而爲之”,還唸叨出這一番話:

“我不信他這樣壞了。別說我喫了一碗牛奶,就是再比這個值錢的,也是應該的。難道待襲人比我還重?難道他不想想怎麼長大了?我的血變的奶,喫得長這麼大,如今我喫他一碗牛奶,他就生氣了?我偏喫了,看怎麼樣!你們看襲人不知怎樣,那是我手裏調理出來的毛丫頭,什麼阿物兒!”

大概這次對襲人有了意見,後來有一回她去怡紅院,襲人身體不適沒有及時起來問候,李嬤嬤罵得襲人簡直頭都抬不起來。

應該說,有好喫的東西孝敬長輩原也不錯,儘管奶媽的身份還是下人,但賈府從來都是善待下人的,對奶媽自然更高看一眼,何況襲人、晴雯等人本也只是丫鬟,高不過她去;但是,作爲長輩而倚老賣老,卻又叫人尊重不起來了,在我們大家的童年印象裏,恐怕基本上是長輩省下好東西來給我們喫,沒有反過來從我們這裏拿東西去喫吧!

況且,因爲寶玉喫過自己的奶,養育過他,就唸叨個沒完,這固然是事實,卻未免叫人有“道德綁架”之嫌啊!就像《喬家的兒女們》裏面王一丁的母親似的,既然你是我養大的,那麼你“用所有報答愛”就是理所當然的。

然而這當然是不對的,是必須有限度的。

事實上,李嬤嬤並非沒有得到報答,她們一家與賈府的關係還是密切的。

比如她的兒子李貴一直在寶玉身邊,大致是負責在寶玉公開的對外活動中進行照看,比如護送去上學(說“呦呦鹿鳴,荷葉浮萍”的就是他)。從不多的出場描寫中,也可見李貴對寶玉還是愛護的,寶玉對這位奶哥哥還是尊重的。大鬧學堂那一回,他維持局面,息事寧人,勸寶玉不要找座師賈代儒,又教訓寶玉書童茗煙不要無事生非,還是挺能幹的。

最後也還得說,李嬤嬤除倚老賣老、貪小便宜之類毛病讓人煩外,對寶玉卻是真心關愛的。比如關心他一頓喫多少飯、什麼時辰睡覺等事宜,確實就是母親關愛兒子的表現 。可惜她也與王夫人一樣,總覺得圍在寶玉身邊的都是些狐媚子,會害他,所以態度不好,那些丫頭們自然也不會對她有好臉色啦。

有一次寶玉和黛玉去寶釵那裏喫飯,李嬤嬤就在旁邊盯着不讓寶玉喝酒,還搬老爺出來警告他,經薛姨媽的笑罵、擔保,加上林黛玉的搶白,李嬤嬤纔沒轍,只好走開,由着寶玉去喝了。

李嬤嬤不讓寶玉喝酒,據她自己對薛姨媽所說,有怕受到老太太和王夫人罵的因素(說有一天她沒看牢,有人給寶玉喝了一口酒,害她捱了兩天罵,涉嫌誇張),但最主要的還是她不想要寶玉多喝酒,因爲他還是個十來歲的孩子,她關心的是他的身體。

再看第五十七回寫到寶玉因爲以爲林黛玉要回蘇州去而精神失常,李嬤嬤的反應:

一時李嬤嬤來了……只說了一聲“可了不得了”,“呀”的一聲便摟着放聲大哭起來。李嬤嬤捶牀倒枕說:“這可不中用了!我白操了一世心了!”

這是真情流露,造不了假的。比那貪圖趙姨娘銀錢而設計害寶玉的寄名乾孃馬道婆,可是講人倫感情多了。

當然,可能會有人說,這李嬤嬤本身就是在寶玉身上有指望的,所以這感情不純。

我覺得這就有點失之吹毛求疵了。如果這也算不純,那麼,普天下的父母,有哪個對自己的孩子沒有指望呢?不指望物質回報,也指望精神回報啊。

至少我在讀到這一片段的時候,是覺得對李嬤嬤頓感親近很多;正如她所說,寶玉是喝過她“血變的奶”的,血肉親情是舍不掉的。

所以說,李嬤嬤這個奶媽,毛病不少,對寶玉還是好的。

問題出在自恃養育寶玉功勞有點過度

02賈璉的奶媽趙嬤嬤

估計大家對這位趙嬤嬤的印象不錯。

她第一次出場,是在元春即將省親,賈府要修建省親別墅時,來找賈璉夫婦爲她的兩個兒子謀個差事。

這個時候,賈璉和王熙鳳早已是榮國府裏手裏最有實權(這裏指“實惠的權力”)的一對夫妻了,找他倆謀差事的人多得很,就這元妃省親一事,賈薔、賈芹、賈芸等人都從中謀了事。趙嬤嬤當然也不會錯過。

不過,同樣是來要好處,趙嬤嬤卻並不像李嬤嬤那樣叫人討厭。爲什麼?

首先是不倚老賣老。

趙嬤嬤嬤來時,賈璉和鳳姐正在喫飯,小夫妻倆連忙讓趙嬤嬤上炕一起喫酒,趙嬤嬤卻“執意不肯”,坐在炕沿下的小腳踏上,面前放一杌,然後由“賈璉向桌上揀兩盤餚饌與她放在杌上自喫”。她不僅不搶主子的東西喫,還謝絕坐在一起喫。

與李嬤嬤一比較,雖然兩位奶媽都有“虧我從小兒奶了你這麼大”之類表明特殊身份的口頭禪,但行動上李嬤嬤自抬身份的現象更明顯,也就更讓人不舒服了。

其次是找準關鍵。

趙嬤嬤知道這個家裏,雖說賈璉是主,但王熙鳳的態度最關鍵。所以你看她一直向鳳姐示好(當然鳳姐也表現得很尊重她):

她讓鳳姐也喝點酒,“怕什麼?只不要過多了就是了”,男女有別,鳳姐那麼強勢,在家裏還得守女子規矩,要服侍賈璉喫酒,趙嬤嬤就爲她撐腰,讓她也喝;

又說求賈璉辦事是隻會口惠而實不至,“倒是來和奶奶來說是正經,靠着我們爺,只怕我還餓死了呢”;

鳳姐滿口答應給兩個奶哥哥安排工作後,她又說“從此我們奶奶作了主,我就沒的愁了”;

後來聊到省親之事,趙嬤嬤說到賈府接過一次駕,王熙鳳說她孃家王府也預備過一次,“那時我爺爺單管各國進貢朝賀的事,凡有的外國人來,都是我們家養活。粵、閩、滇、浙所有的洋船貨物都是我們家的”,趙嬤嬤馬上說:“那是誰不知道的?如今還有個口號兒呢,說'東海少了白玉牀,龍王來請江南王’,這說的就是奶奶府上了”。

如果之前王熙鳳還是出於臉面而答應幫趙嬤嬤的兩個兒子安排工作,這一路聽她對自己的表揚,特別聽到最後抬舉王府的風光,估計她是真心誠意要幫趙嬤嬤的忙了。

如果拿李嬤嬤來作個比較,那境界可差遠了。

寶玉沒結婚,但他身邊襲人、晴雯都是姨娘候選,又是最得寶玉信任的,要讓寶玉也親近她,不搞定這兩個丫頭怎麼行?但是你看,她倒似婆婆跟兒媳婦爭風喫醋似的,不僅搶寶玉留給她們的東西喫,還稍不如意就一頓亂罵,要知道,日夜陪着寶玉的可是她們!所以,寶玉對她怎麼敬愛得起來?

第三是愛護主子。

我們知道,對自己人,往往是我可以說不好,但不許別人說不好。趙嬤嬤也是,對賈璉這個奶兒子,她是疼愛的。

你看,她批評賈璉:

“我們這爺,只是嘴裏說的好,到了跟前就忘了我們。幸虧我從小兒奶了你這麼大。我也老了,有的是那兩個兒子,你就另眼照看他們些,別人也不敢呲牙兒的。我還再四地求了你幾遍,你答應得倒好,到如今還是燥屎。”

就是說你這個奶兒子對奶媽我不上心,說話不算數,一點感情也不講!

但是,當王熙鳳順着她的話,也批評賈璉“拿着皮肉倒往那不相干的外人身上貼”,又說“我這話也說錯了,我們看着是'外人’,你卻看着'內人’一樣呢”,趙嬤嬤又趕緊維護賈璉:

“可是屋子裏跑出青天來了。若說'內人’'外人’這些混帳原故,我們爺是沒有,不過是臉軟心慈,擱不住人求兩句罷了。”

自家的娃自己心疼,儘管說他的是他媳婦,做奶媽的卻也忍不住護護短。

當然,這也是示好鳳姐。趙嬤嬤知道,她可不會真的貶損自己丈夫的。

這樣來看趙嬤嬤,就是一個頗懂得把握人際關係的老人家了。

關鍵在於她把握與既是奶兒子又是主子交往的分寸適度


03迎春的奶媽王嬤嬤

如果李嬤嬤有點叫人嫌煩,趙嬤嬤有點叫人喜歡,那麼王嬤嬤大概就是叫人厭惡了。

書中並沒有給迎春的奶媽直接配上稱呼,不過因爲她是出鏡的王住兒媳婦的婆婆,那就稱她爲王嬤嬤吧。

這個王嬤嬤正面描寫不太有,我們對她的基本認識是貪於賭博,常有偷拿迎春東西之事,有一次居然把迎春的累絲金鳳給拿去當了又賭輸了。

奶媽們聚衆賭博事發之後,不僅不知悔改,眼看賈母要嚴肅處理,還通過其兒媳婦巴望迎春去老太太那裏說說情,迎春本是個“二木頭”,管不了奶媽偷拿首飾的事,也做不到爲她去說情,於是王嬤嬤的兒媳婦反倒象迎春欠了她們一家似的大吵大鬧,直到探春和平兒及時趕來教訓一頓纔算收場。

這樣的奶媽能不叫人厭惡嗎?

也許她心裏對迎春還是有慈愛之心的,比如迎春出嫁後,她也是跟去的;但是當她把損人利己也看成理所當然,那麼,這種慈愛就已經被衝到幾近於無了。

與上面兩位奶媽相比,差距真是有點大。因爲差距實在有點大,我們在討論她的時候,篇幅也只能少很多了。

一句話,這位奶媽做人做事有點無度

以上就是我對賈府裏三位奶媽代表的看法,她們身上多多少少都有賈母所評價的樣子,有的貪於小惠,有的頗懂圓轉,有的損人利己,各有不同,而根本上則在於對自己特殊身份的認識度和“可利用價值”的把握度不同,一個是過度,一個是適度,而第三個是無度。

從以上三位奶媽來看,我覺得是趙嬤嬤的認識和把握最好,王嬤嬤最差。朋友你認爲呢?歡迎討論!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