證監會副主席方星海10日在參加2022年第十五屆亞洲金融論壇時表示,證監會一直以來支持符合條件的內地企業赴港上市融資,近期證監會就境內企業赴境外上市相關制度規則公開徵求意見,相關規則的推出,將進一步增加內地企業境外上市監管制度的穩定性和可預期性,更好地支持企業依法合規赴境外上市。

方星海指出,資本市場成功應對內外風險挑戰,運行穩健,深化改革開放、服務高質量發展取得新成效。股票市場方面,設立北京證券交易所,科創板、創業板試點註冊制改革順利推進,A股總體穩中有升。滬深兩市共484家企業IPO,融資5351.5億元;546家上市公司完成再融資;日均成交額1.06萬億元,市場活躍度和韌性明顯增強。2021年年末公募基金規模超25萬億,創歷史新高。外資保持穩步流入,2021年全年外資淨流入A股市場3846億元,爲過去5年最高水平。期貨市場方面,平穩推出生豬期貨,一年來運行平穩,成交持倉穩步增加,期貨價格對生豬養殖企業的預期引導作用逐步顯現。廣州期貨交易所設立,中證商品指數公司開業運營,期貨市場組織和機構體系進一步完善。首批商品期權品種作爲特定品種引入境外投資者參與交易,對外開放進一步深化。2021年期貨市場日均成交3092.48萬手,日均持倉2795.96萬手,均創歷史新高。期貨市場服務實體經濟的能力明顯提升。交易所債券市場方面,市場運行總體平穩,2021年全年新發行債券約8.7萬億元。總的看,2021年內地資本市場服務實體經濟力度和效果明顯增強,實現了量質雙升。

方星海指出,近年來,內地和香港兩地資本市場的密切合作沒有受到疫情和國際環境的影響,在市場、產品、機構、監管等領域的務實合作不斷呈現新亮點、取得新突破。市場與產品互聯互通方面,雙方支持不同投票權架構公司、尚未盈利的生物科技公司和科創板股票先後納入滬深港通標的,推動ETF互通產品順利實施。

證監會支持並協助在香港推出A股指數期貨,爲國際投資者提供了更爲便利的投資內地市場的風險管理工具,增強了香港對國際資本的服務能力和吸引力。內地企業赴港上市方面,證監會一直以來支持符合條件的內地企業赴港上市融資,截至2021年底,在港上市的內地企業已達1222家,佔香港上市公司總數的47%。這爲內地企業全球配置資源、實現高質量發展提供了重要助力,也爲全球投資者分享中國經濟長期穩定發展紅利創造了良好的機遇。

方星海表示,近期證監會就境內企業赴境外上市相關制度規則公開徵求意見,相關規則的推出,將進一步增加內地企業境外上市監管制度的穩定性和可預期性,更好地支持企業依法合規赴境外上市,更有效地保護全球投資者合法權益。機構互設方面,已有9家港資合資證券公司、2家港資合資基金管理公司和1家港資全資期貨公司在內地展業,34家內地證券公司、25家內地基金公司和17家內地期貨公司在香港展業。監管合作方面,兩地證監會定期召開高層和工作層面會議,健全完善了跨境風險防範、跨境衍生品監管等合作機制,在日常監管、執法和信息交換、人員交流等方面合作日益密切順暢,爲兩地市場平穩運行提供了有力監管保障。

方星海指出,香港作爲連接中國內地與國際金融市場的紐帶作用進一步加強,證監會將繼續支持香港鞏固和提升國際金融中心地位,進一步推動形成兩地資本市場優勢互補、協同發展的良好局面。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