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 | 盧奕貝

編輯 | 昝慧昉

111日,中國植物蛋白食品科技企業星期零宣佈完成1億美元(約爲人民幣6.37億元)的B輪融資。本輪融資由春華資本領投,曾鳴教授跟投,老股東愉悅資本、經緯創投、光速中國、雲九資本追加投資。同時,星期零還宣佈,其首家生產基地暨自建工廠落地湖北孝感。

這是星期零自2019年成立以來拿到的第5輪融資。

對比前兩年,人造肉概念已不再大受追捧,人造肉賽道上的從業者表現也不盡相同。

2019年起,人造肉概念在全球走紅。當年5月,美國人造肉公司Beyond Meat在納斯達克掛牌上市,首日股價即暴漲163%,創下金融危機以來最佳IPO首日表現,上市短短兩個月,Beyond Meat股價翻了5倍。隨後,美國另外一家人造肉領軍企業Impossible Foods宣佈公司融資3億美元。

中國市場上,星期零、珍肉、未食達等新銳植物肉品牌也乘着這波熱度獲得了融資,雙塔食品、金字火腿、雙匯發展等老牌肉製品企業接連入局;在市場端,餐飲巨頭如肯德基、星巴克、必勝客等隨後紛紛推出人造肉概念產品。2020年,Beyond Meat還針對中國市場專門推出了植物蛋白豬肉Beyond Pork

但這股人造肉熱潮在進入2021年後開始降溫。

202111月,Beyond Meat因第三季財報不及預期,股價一度閃崩18%,市值蒸發7.94億美元。2021年以來,Beyond Meat的股價累計下跌37%。主要原因在於,Beyond Meat的盈利能力面臨壓力,其第三季度業績毛利率下滑至21.6%,低於分析師預期的29.3%

中國消費者對植物肉產品似乎也不太買賬。據鈦媒體報道,聯合利華旗下的植物肉品牌植卓肉匠曾在2020年年底聯合漢堡王推出真香植物基皇堡,並與零度可樂組成套餐,但上市後銷量遠低於預期,20214月份的AUD(平均每店每天)銷量僅3個,產品面市不到一個季度就被迫下線。

對植物肉產品,中國消費者還需要一個接受的過程,當前的植物肉價格也讓不少消費者望而卻步。但它依舊是一個公司、資本願意持續投入的領域。2021下半年,包括東寶生物、美盈森、雙塔食品等在內的多家公司都對外表示正進行相關產品的研發或銷售。

而星期零之所以能持續獲得資本青睞,跟其已積累的客戶資源和搭建起的供應鏈緊密相關。

根據星期零方面提供的數據,近兩年該公司採取B2B2C的商業模式發展,已與包括德克士、瑞幸、喜茶、全家等全國超100家頭部品牌建立了合作關係,產品進駐14000+門店,覆蓋便利店、新零售、超市等渠道。

產品端,目前星期零已推出包括植物肉糜、植物肉腸、植物肉丸、植物肉餅、植物肉排、植物火腿肉等上百款植物蛋白相關的產品。

自建工廠落地投產後,將有助於其提升產品迭代效率、通過柔性化生產靈活應對市場需求,並降低製造、運營成本。

此外,春華資本的創始合夥人汪洋認爲,星期零的產品符合國家碳中和的發展目標(與動物性產品相比,生產植物性食品對環境的要求更低),並且從消費者層看具備明確的健康優勢,更符合中國人口味且經濟實惠,其本土化、年輕化的團隊具備快速打造品牌知名度的能力。

所有這些,也讓星期零有望在未來人造肉行業的長期發展進程中佔據一定優勢。

川財證券的一份研報指出,中國人造肉市場雖然還處在發展初期,但受益於國內龐大人口基數帶來的人口紅利,市場發展潛力巨大。預計到2023年,中國人造肉市場規模將達到130億美元。未來中國植物肉市場有望佔到全球市場的一半。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