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距離釣魚島僅170公里,日本露出獠牙……

本月7日美日外長和防長舉行“安全保障磋商委員會”(2+2)會議,簽署新的防務協議,並就“強化西南諸島自衛隊的態勢,增加日美軍事設施共同使用程度”達成一致。

這很容易讓人想到正在沖繩縣所屬石垣島上加緊施工的日本自衛隊導彈基地。按照日本防衛省的計劃,2022年底之前,將完成在石垣島部署陸上自衛隊的導彈部隊,規模約爲500至600人。這意味着,日美之間可以共同使用沖繩縣內的各個軍事基地。

當地《琉球新報》評論認爲,美軍和日本自衛隊預想“臺灣有事”進行聯合行動的策略正變得愈發鮮明。對日本政府試圖借“第一島鏈”遏制中國的小算盤,日本民衆充滿擔心,而在中國學者看來,“島鏈圍堵方式”早已過時,日本的做法也將是自討苦喫。

記者:劉剛 邢曉婧

導彈基地“施工聲音很大”

石垣島東靠太平洋,西面中國東海,面積222.6平方公里,在沖繩縣內僅次於沖繩島和西表島,在日本所有島嶼中處於第21位。

沖繩大學教授劉剛多次去過石垣島,據他介紹,該島較沖繩本島小很多,但景色很好。石垣島周長約90公里,特點是山多,島上有沖繩縣域內最高峯於茂登嶽(海拔526 米)。與夏威夷同屬一個緯度的石垣島,一年四季陽光普照,旅遊資源豐富,是潛水愛好者的樂園。如白保地方一帶,有清澈透明的海底世界,遍佈着絢麗多彩的珊瑚。

除了有美麗的海灘,石垣島還有日本唯一的黑珍珠養殖場……石垣島過去名不見經傳,特別是對來自中國大陸的遊客來說,它長期被遮掩在琉球羣島的大光環下。前幾年隨着日本旅遊觀光產業的發展和中國經濟的高速增長,石垣島逐漸成爲中國遊客的目的地之一。

這樣一個自然風光秀美的島嶼,也擁有着重要的戰略地位。劉剛告訴《環球時報》記者,石垣島在東亞地區的意義如今並不單單是新開發的旅遊觀光地,而且在地緣政治中還具有特殊的意義。

雖然屬沖繩縣管轄,但石垣島在地理位置上距沖繩縣政府駐地那霸市有410公里,離東京約有2000公里,相比之下,這裏離中國的臺灣島只有約300公里,距釣魚島170公里左右。過去從臺灣島的基隆港有客輪定期往返石垣島,2010年起還有過花蓮—石垣間的旅行社包機路線。

作爲八重山羣島的中心島嶼,石垣島人口約有4.9萬。在石垣島,據當地人說能看到來自中國臺灣的電視節目。

如今,打破石垣島平靜的是工地上的噪音。據日媒報道,政府計劃在石垣島部署的導彈基地處於施工期,有日本網民去年10月底發帖子說,用智能手機的測量儀器記錄的噪音爲71.6分貝。基地建設用地涉及民間、市有及國有土地,一塊“似乎過去是一座高爾夫球場爲主”的地塊被收購後用來改建自衛隊基地,具體地點在名爲“平得大俁”的地方。

日本防衛省計劃在2022年底前,在此部署規模爲500到600人的自衛隊導彈部隊。相關分析認爲,日本政府已從過去的專守防衛改爲積極防禦或進取性防衛,只要一有機會,就會附和美軍的軍事行動。

據公開報道,石垣島上有日本海上保安廳“設在日本最南端”的機構,主要負責琉球羣島南部海域的執法任務,被認爲是直接“管理”釣魚島附近海域的日本機構。

日媒曾炒作“石垣島可能成爲中國奪取整個琉球羣島的先頭島嶼”。去年8月,日本《讀賣新聞》等媒體報道了石垣島修建軍營、彈藥庫、訓練場等設施的消息。報道還稱,日本防衛省決定在該島新增一支配備地對艦、地對空導彈的部隊,一支可迅速應對武裝攻擊、大規模自然災害的警備部隊。

值得注意的是,關於石垣島上軍事部署的進展,日本主流媒體的報道十分含糊其詞,無非是“正在推進”,都沒有給出詳細信息。不過持反對意見的當地人會經常去施工現場監督,從他們發佈在網絡上的照片中可以看到,現場頗爲忙碌,基地的大致輪廓基本浮現,且“施工聲音很大”。

“一手伸向釣魚島,一手攪局臺海”

中國軍事專家宋忠平曾在接受《環球時報》記者採訪時表示,日本在石垣島部署導彈部隊本質上還是傳統的島鏈圍堵方式,不會對中國軍隊構成任何威脅,“倘若臺海爆發軍事衝突,石垣島首先會成爲被打擊的目標”,日本的導彈部隊根本不堪一擊。

值得一提的是,石垣島還是很多妄圖登釣魚島的日本右翼團體的大本營。2003年12月14日深夜,7名來自東京的右翼團體成員乘船從石垣島出發,準備登陸釣魚島。由於風浪很大,結果登島未果。日本前首相安倍晉三也曾在石垣島視察“海上警備”情況,並向海上保安官訓話,要求做好保衛日本的準備。因此,有分析認爲,日本在石垣島部署導彈基地意圖明顯是針對中國。

如《紐約時報》近日報道稱,日本各政治派別都擔心中國在全球供應鏈中的主導地位,還預感到“來自一個不斷增長的軍事強國構成的安全挑戰”,這種威脅既針對臺灣,也涉及釣魚島。

針對這些言論,清華大學國際關係學系教授劉江永告訴《環球時報》記者,日本在石垣島部署軍事力量的計劃已持續數年,意圖明顯是“針對中國”,試圖“一手伸向釣魚島,一手攪局臺海”。

據日本共同社報道,美國與中國“對戰”的基本方針是——封鎖從西南諸島到臺灣島再到菲律賓的“第一島鏈”內側,沖繩本島的美軍嘉手納基地、普天間機場、白灘基地將成爲重要出擊據點。與此同時,日本陸上自衛隊也將推進“轉向西南”。自從2016年向與那國島部署情報蒐集部隊後,又於2019年在奄美大島、2020年在宮古島設置了導彈部隊。共同社稱,在新的聯合作戰計劃中,西南諸島一帶可能成爲戰場,日本相關人士也擔心,“日本列島將成爲美中對抗的最前線,捲入圍繞臺灣的突發事態將無可避免”。

劉江永告訴《環球時報》記者,在石垣島部署軍事力量只是日本軍事戰略的一部分,其目的是在整個琉球羣島實現飛機起降,還要“武裝”距離臺灣較近的西南諸島。過去一年,日本頻繁插手臺海事務,安倍晉三等人高調宣稱所謂“‘臺灣有事’等於‘日本有事’”。安倍晉三的胞弟岸信夫,在岸田內閣中出任防衛大臣,是日本增強軍事力量、推進西南諸島武裝化以及操弄臺灣問題的直接指揮者和參與者,今後在相關方面日本可能會“加快步伐”。

有分析稱,日本在給美國加緊在印太推動“遏華戰略”做幫襯,儼然把自己視爲僅次於美國的“印太副警長”。而在劉江永看來,日本在釣魚島、印太戰略以及臺海問題三個方面其實想充當“警長”。他認爲,安倍晉三敢於公然叫囂表態,說明其認爲在這些問題上“應由日本牽頭”,因爲歐美國家屬於域外國家,應讓日本發揮在該地區的主導作用。

日本內閣已於2021年年底批准2022新財政年度的初步預算,總體支出約爲9400億美元,其中國防預算支出約合470億美元。分析認爲,日本政府增加國防預算一方面是爲“應對中國越來越強勢的軍力擴張和臺海緊張情勢”,另一方面也是爲“呼應美國希望日本加強其防衛能力以應對周邊越來越大的安全挑戰”。

島上民衆不願當“棄石”

實際上,石垣島當地民衆反對軍事部署的聲音一直存在。相比日本其他縣市,沖繩地區的反戰意識更強,尤其是抵制琉球羣島再度軍事化的呼聲非常高。在地方報紙《琉球新報》和《沖繩時報》上,反對在石垣島修建自衛隊基地的聲浪此起彼伏,一個名爲“反對石垣島建立軍事基地的市民聯絡委員會”的組織多次舉行遊行及請願簽名運動。

石垣島上的一位年輕人告訴劉剛:“島內居民擔心‘爲釣魚島和臺海局勢與中國交惡是否有必要’。還有的說,石垣島這麼一個小島,一枚導彈就可以摧毀它,難道爲了所謂國家利益,就讓我們做出犧牲嗎?政府在石垣島、宮古島、與那國島等處進行軍事佈局,甚至想捲入臺海危機,到底又是爲了什麼?”

在日本經濟不景氣的大背景下,也有少部分人認爲,隨着自衛隊基地建設,可以刺激當地的經濟,帶動房屋租金上漲。還有當地居民說,日本大地震引發海嘯和福島核電站事故後,一些有錢人這幾年移居石垣島內。但不能否認的是,當地民衆擔心“戰爭引來災禍,石垣島成爲首先被攻擊的目標”。

在 2018年11月的一次衆議院安全委員會會議上,來自沖繩的議員赤嶺政賢出示了防衛省內部一份研討文件。文件描述說:“設想在一個偏遠的島嶼上駐紮2000名自衛隊人員的話,當有4500名敵軍登陸時依舊會處於劣勢……如果再有七成的自衛隊隊員傷亡,那不就等同於再現‘沖繩戰役’嗎?”

日本民衆並非沒有反思。《朝日新聞》退休記者川端俊一去年8月在《沖繩時報》撰文說,圍繞着邊野古美軍基地建設,能找到“國民停止思考”的病根。川端俊一說,“美軍基地問題”是日本整個國家染上的一種“病”,而現在很多人已忘記1995年3名美國士兵在沖繩強姦日本女生的惡性事件。

他寫道:日本國內由美軍管理使用的基地(專用設施)位於13個都道府縣,總面積約爲2.6318萬公頃。其中70%位於在沖繩,佔地約1.8494萬公頃。從沖繩本島看,該島總面積15%處於被美軍佔據狀態,“軍事基地的飛機轟鳴和訓練噪音、墜落物以及美國士兵針對平民的施暴行爲對當地人來說都是災難”。1996年時,民衆抗議曾對日美安保體制造成巨大動搖,但到了現在,一個擁有“和平憲法”的國家民衆,還讓“被美國保護”的固定觀念所支配,“確實病得很嚴重”。

日本前航空自衛隊員、軍事評論家小西誠認爲,如果“第一島鏈”發生中美衝突,那麼部署導彈部隊的日本島嶼也會率先受到打擊,甚至被徹底摧毀,即使自衛隊在島上設立避難所,也無法保護島上所有居民的安全。這意味着,打着日本國家利益和保護島上居民的旗號去修建自衛隊的基地,實際上是把島上民衆當成“可以丟棄的石頭”。川端俊一也撰文表示,日本與中國開戰是不可想象的,也是不應該的,因爲損失太大了。

在這樣的背景下,日本政府卻完全無視民意。劉江永說:“日本是一個尊重民意的國家嗎?軍事部署屬於國家戰略,那麼民意就不重要嗎?”他解釋說,在日本社會對釣魚島問題達成所謂“共識”的大背景下,越是持有強硬立場的人,越是能夠得到支持,繼而當選市長、議員,反對聲音不起作用,也逐漸不被聽見。而且,這些人上臺之後,又會採取對華更加強硬的對抗政策。

劉江永說:“現在不只是在臺灣問題上,日本的整個對華政策已在一定程度上發生質變。”

當然,在日本國內,也有呼聲讓日本要考慮日中關係大局,不能無視日中經濟關係的重要性。

責任編輯:朱學森 SN240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