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破解數據中心能耗越來越高,全產業鏈實現碳中和目標

近日,在CDCC第九屆數據中心標準峯會上,京東雲聯合華爲數字能源共同推出聯合創新解決方案,包括新一代間接蒸發冷卻解決方案、一體化供電方案SST,是京東雲數據中心在技術創新、建設與運營等方面又一大突破。

國家發展改革委等部門此前發佈的《關於嚴格能效約束推動重點領域節能降碳的若干意見》,首次在國家層面將數據中心列爲與傳統八大“兩高”行業並列的第九類行業,提出嚴控其能效,要求新建大型、超大型數據中心電能利用效率(PUE)不超過1.3,到2025年,數據中心電能利用效率普遍不超過1.5。

隨着互聯網經濟的不斷發展,數據中心等大型互聯網基礎設施的能耗不斷升高。有統計數據顯示,2020年我國數據中心的用電總量已經達到870億千瓦時,超過中國全社會用電量的1.2%。可見雲計算數據中心雖然幫助了綠色低碳產業的發展,但其本身仍存在耗能大的問題。數據中心節能降碳,對我國“雙碳”目標的實現有較大影響。

未來,數據中心行業如何在推動碳達峯、碳中和的工作中有效實現綠色創新,推動整體行業的低碳可持續發展,成爲備受關注的議題。

負責京東數據中心規劃、設計、建設、運維以及服務器運營管理的京東科技基礎設施總經理周曉斌在接受21經濟報道記者採訪時表示,數據中心碳中和應該全產業鏈去做。對於數據中心的整體業務,京東雲已經有了長期的碳中和目標。

“從京東來講,在具備相應優勢的同時,會從數據中心碳排放、用電、上下游低碳供應鏈等幾個方面綜合考慮實現碳中和目標這件事,其中有部分規劃已大規模進行投入。”周曉斌說。

合理規劃控碳不控電

京東雲是從京東自身的發展需求中“生長”出來的,用以支持自身電商、物流、雲計算等核心業務。因此,在籌劃數據中心建設的前期,京東就會根據自身需求對數據中心形成較爲合理的整體規劃。這與數據中心PUE降低關係密切,PUE數值越小,相應數據中心的能效水平就越好。

在周曉斌看來,PUE降低取決於規劃的合理性。採用合適的技術,並從合理化、效率、精細化的角度運營數據中心,降低PUE並不難。“關鍵在於數據中心的整體規劃與降碳目標是否一致。”

2021年7月印發的《新型數據中心發展三年行動計劃(2021-2023年)》提出,到2021年底,全國數據中心平均利用率力爭提升到55%以上,新建大型及以上數據中心PUE降低到1.35以下,到2023年底降至1.3以下。

實際上,隨着近年來數據中心行業精細化運營水平不斷提高,進一步降低PUE難度正在加大。

京東第一個自建的江蘇宿遷數據中心通過精細化運營,目前PUE已經低於1.3。2021年新建的廊坊數據中心,則大規模採用液冷、熱回收等技術,預計全年PUE可低至1.1。已經可以達到上述《行動計劃》所提出的目標水平以下。

據周曉斌介紹,這與京東近幾年不斷在數據中心的技術研發上進行投入有很大關係,具體包括電力、空調、監控、智能運維等領域。這些技術研發進展都能促進自有的數據中心PUE保持在比較合理的水平。

與此同時,周曉斌提出,數據中心行業要實現碳中和的目標,“控碳不控電”應該是更根本的解決途徑。“數據中心企業不應完全把自己看作用戶,而是把自己當做整個市場,或整個清潔能源體系中的一部分、產業鏈中的一環去考慮,這可能是數據中心未來發展的一個方向。”

2021年12月8日至10日在京舉行的中央經濟工作會議明確提出,要“創造條件儘早實現能耗‘雙控’向碳排放總量和強度‘雙控’轉變”。

在周曉斌看來,這樣會倒逼各個企業考慮如何節電,以及還有如何真正高效地使用綠電的問題。“數據中心使用電力非常穩定的特點,這非常有利於清潔能源的消納,數據中心理應在這個過程當中起到比較重要的角色。同時,數據中心本身有很穩定的電力架構,也會涉及到很多的儲能,這些是否可以併網,作爲源網荷儲,爲地區整個清潔能源的穩定做出一部分的貢獻,都是未來轉型和發展可能要考慮的地方。”

與有能力節能降碳的公司合作

經過數年的發展,京東雲通過自建項目積攢了大量經驗,已經具備了一定的規劃建設、整體選址、諮詢、運維等能力。2021年1月,京東集團便宣佈將雲與AI業務與京東數科整合,正式成立京東科技集團。

2021年11月CDCC第九屆數據中心標準峯會上,京東集團副總裁符慶明表示,數據中心是推動新基建發展的基礎設施和重要支撐。京東雲作爲新基建的重要參與者,將圍繞雲時代數據中心的核心導向——綠色低碳、高效交付和智能運控,打造京東雲新一代綠色數據中心。

具體來說,在數實融合大趨勢下,京東雲將全面輸出數據中心能力,提供數據中心規劃諮詢和場地定製、IT設施系統集成等九大服務。

在周曉斌看來,京東和跟傳統的IDC廠商不同。“整體看,客戶更看重的是京東的規劃和全鏈條的執行能力,從規劃到建設、運維,以及其中的IT保障。因此,我們也希望能和客戶進行深度合作。”

據他介紹,現階段客戶提出關於數據中心低碳屬性的焦點在於——從整體規劃上,如何讓實現碳中和更容易。比如有關數據中心的選址、定位,這涉及到自身業務的屬性、地方政府的支持、地方環境狀況、大環境政策、電力情況、清潔能源的資源情況等一系列因素。

此外,隨着客戶對低碳的認識和重視程度提高,節能也逐漸成爲關注焦點。數據中心的設計、所用的產品與技術,精細化運維,有效穩定地利用清潔能源等可以達到減少用電量的目的。而難以減排的部分,則將目光放到了CCER項目和CCUS技術應用上。

這樣的思路在京東雲與華爲合作在CDCC大會上聯合發佈的兩款產品上有所體現:一體化供電系統和智能間接蒸發冷卻兩套系統,可用於提高數據中心運營效率,降低PUE。

與此同時,周曉斌表示,目前數據中心的產業技術覆蓋面很廣,通過京東自己研發,不可能覆蓋所有的技術。“所以我們願意和更多有能力的降碳、節能公司加強合作。凡是有利於‘雙碳’、‘雙控’的大目標,以及有利於產業發展的,都有潛在的合作機會。”

(作者:王晨 )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