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中國經營報

本報記者 易妍君 廣州報道

在我國金融市場不斷開放的背景下,外資資管機構在中國市場開啓了多種探索,外商獨資證券類私募(以下簡稱“外資私募”)即爲主要形式之一。

當然,也正是因爲國內的財富管理市場具有廣闊的前景,吸引了貝萊德、橋水、路博邁等海外巨頭紛紛湧入。截至2021年底,外資私募已增加至38家,但外資資管在中國市場上的“存在感”仍然較弱。目前僅有2家外資私募的管理規模超過50億元,另有6家的管理規模爲10億~50億元,其他多數外資私募的管理規模尚停留在0~5億元區間。

一位私募人士在接受《中國經營報》記者採訪時表示,目前中國的資本市場已經是全球發展最快的資本市場之一,外資機構在中國成立私募基金只是參與投資中國市場的途徑之一,目前尚屬於試水階段。就外資私募未來的發展而言,“雖然,外資機構的專業能力優勢比較突出,同時,缺點也很明顯。他們對於本土市場環境不夠熟悉,可能會出現‘水土不服’的情況,策略的有效性還有待市場和時間的檢驗。”

備案趨緩VS規模增長乏力

2016年6月30日,《私募基金登記備案相關問題解答(十)》正式發佈,允許符合條件的外商獨資和合資企業申請登記成爲私募證券基金管理機構,並開展包括二級市場證券交易在內的私募證券基金管理業務。此後,富達、橋水、貝萊德、施羅德、路博邁、瑞銀等多家海外資管巨頭紛紛在上海成立了獨資私募。至今,外資私募已達38家。

但相比前幾年,2021年以來,外資私募備案速度有所放緩,全年僅有4家外資私募成功備案;2019年、2020年,分別有7家、9家外資私募完成備案。

對於備案放緩的主要原因,或許在於外資資管本身。玄甲金融CEO林佳義提到,外資私募備案放緩,最核心還是因爲此前進入中國市場的外資私募,其市場接受度,尤其是募集資金渠道有限,這些都影響了外資備案的動力。

奶酪基金基金經理莊宏東也表示,這不是外資私募單獨面臨的問題。總體而言,2021年私募備案的要求和難度都有所增加,中國證券投資基金業協會對於從事私募的機構提出了各項條件,所以總體節奏都出現了放緩。與此同時,清退的私募數量和清退頻率也一直在增加。

私募排排網財富管理合夥人姚旭升也分析,首先,私募行業本身競爭就十分激烈。國內並不缺乏業績優秀的管理人,“公奔私”明星基金經理和行業頭部機構有優秀的歷史業績做參考。本土機構相對於外資私募更適應國內市場環境,在服務上也更符合投資人的需求。

其次,外資私募的合規比較嚴格,信息披露上極爲謹慎,募集渠道也不夠成熟。而國內私募投資者比較專業,在獲取信息有限,無法對產品進行全面瞭解的情況下,並不會因爲有外資品牌的光環而盲目投資。

在業務模式方面,可以看到,目前,部分外資私募採取的運作模式是在中國募資,並投向中國市場;同時,也有一些小型外資私募運用QDLP(合格境內有限合夥人)等工具,在中國市場募資後,將基金投向海外市場。

“外資私募備案通過後,主要還是基於中國市場進行積極拓展,發行與國內私募機構同樣的私募產品。不過,外資私募在投資策略上相對多元和豐富,比如利用量化投資、趨勢投資、信用債投資和新興市場投資方面的專業知識,推出更多元化的中國在岸投資策略。”莊宏東指出。

在投資策略上,外資私募與本土私募也有着顯著差異,“(外資私募採用的策略)基本均爲成熟策略在不同市場的複製,目前主要集中在量化股票及量化期貨領域,其他的策略爲主動股票投資、債券投資和另類投資等。”林佳義表示。但這些策略能否在中國市場上“風生水起”仍有待觀察。

在基金行業,業績是帶動規模增長的主要動力。目前來看,雖然50億元規模以上的外資私募有所增加,但大多數外資私募還未有明顯起色,外資私募之間已經出現分化。

據Wind數據,截至目前 ,已有2家外資私募管理規模超過50億元,其中橋水(中國)投資超過百億元,元勝投資爲50億~100億元;瑞銀投資、德劭投資等4家外資私募的管理規模在20億~50億元;英仕曼(上海)投資、惠理投資的規模爲10億~20億元;其餘30家外資私募規模均在0~5億元區間。

策略有效性有待市場檢驗

實際上,隨着進入中國市場的外資資管不斷增加,其佈局思路也開始出現差異。

比如,部分滿足“3+3”(3年以上連續可追溯證券、期貨投資管理業績的投資管理人員不少於3人)要求的外資私募積極謀求投資顧問資格。一旦獲得投顧資質,外資私募不但可以自主發行私募產品,同時可以爲券商資管、期貨、基金子公司、銀行理財子公司等機構提供顧問服務。這將更有利於外資私募積累管理規模。例如,剛剛突破百億規模的橋水(中國)投資,其規模“破冰”,主要得益於這家公司擔任了華潤信託某集合資金計劃的投資顧問,而這隻集合資金計劃在2021年底發售時,募集資金或超過80億元。

除了橋水(中國)投資,另有瑞銀投資、富敦投資、英仕曼(上海)投資、路博邁投資、惠理投資、安本私募基金、安中投資等11家外資私募獲得了投資顧問資格,合計佔比爲34.29%。

與此同時,一些外資資管不滿足於私募基金管理人的身份,又申請了中國市場的公募牌照。截至目前,貝萊德基金、富達基金、路博邁基金已經獲批成立,此外,聯博基金、施羅德基金等由外資資管發起設立的公募基金管理公司仍在等候批覆。這其中,貝萊德基金在正式展業之前,註銷了其私募管理人資格。

從這個角度來看,中國財富管理市場對海外資管巨頭的吸引力不言而喻,尤其是頭部機構,2021年發行的產品數量大幅增長。根據公開數據統計,2021年外資私募全年新增備案產品合計74只,爲2020年的2.2倍。同時,截至2021年底,外資私募累計發行了171只產品,其中,橋水(中國)投資、瑞銀投資、元勝投資、惠理投資、潤暉投資所發行的產品數量均超過10只。

不過,若要深入中國市場、形成可持續的發展模式,外資資管仍然面臨“本土化”挑戰。

在姚旭升看來,頭部外資私募有着先進的資產管理模式、投資理念、投資策略和合規風控,專業能力的優勢比較突出。同時,缺點也很明顯,比如,他們對於本土市場環境不夠熟悉,可能會出現“水土不服”的情況,策略上的有效性還有待市場和時間的檢驗。

他指出,外資私募在中國市場發展,需要解決三大問題:一是內部投研上不能照搬其海外模式和經驗,而需要結合國內市場環境做匹配調整;二是要結合中國投資人需求來設計有競爭力的產品;三是要與各類持牌金融機構建立多元化的合作關係,打通募集渠道。

談到外資私募的發展優勢,莊宏東也分析,部分外資私募的投資團隊和策略相對來說配備規格更高,比國內發展更早,積累更深厚,而且一些外資私募相較國內同行比,起點很高,可以直接與國內頭部的代銷機構進行合作銷售,基於過往的海外優秀業績也非常容易獲得客戶認可。

“但是我們也注意到,外資私募來到國內以後,是否能夠適應本地化發展需求,存在變數,之前適合國外的各種方法在中國本土卻未必適合,兩者投資環境差距比較大,可使用的投資工具也比較受限。所以也有外資正在重點培育中國的投資團隊,但是目前來看,外資私募還需要時間在中國證明其策略具備持續和穩定性。同理,策略的有效性還有待市場和時間的檢驗。”莊宏東強調。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