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湃新聞記者 張靜

在長三角一體化快速發展的大背景下,危險品車輛跨省市運輸越來越頻繁,在上海的外地危險品車輛數量龐大,部分危險品車輛甚至在異地長期運輸。爲此,上海人大代表、上海泰坦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兼首席執行官謝應波在今年上海兩會期間建議,長三角率先探索城市互通危險品車輛的衛星定位數據,實現實時全面監管移動危險源。

謝應波解釋,目前危險品車輛跨省市運輸主要存在的問題有,一是本市無法準確掌握危險品車輛的數量與實時位置。上海市本市牌照的危險品車輛有嚴格管理要求,車輛都配備衛星定位,能掌握實時位置以及行動軌跡。外地危險品車輛在上海的運行數量龐大,當前外地危險品車輛入滬流程,首先到運管部門線下備案,報備好時間與目的地後就能在上海獲得通行許可證。

但在這期間,上海的危險品車輛運輸監管部門沒有辦法實時掌握這些車輛具體運輸線路與停靠地點,存在較大移動安全隱患。

二是外省市危險品車輛停靠密集或未停入指定地點時無法及時預警。裝載危險品車輛是移動的危險源,如長時間停靠在有工人居民活動的區域,風險會倍增,如果多輛危險品車輛停在一起將是重大的危險源,這時如有車輛定位監控數據,就能及時預警制止危險行爲。

三是危險品車輛管理執法人員管理難度較大。對於異地危險品車輛明知有危險隱患,但不知它具體在何地。執法管理人員目前只能通過抽查排除安全隱患或者事後處理,很難提前預防。

爲此,謝應波建議:長三角率先探索城市互通危險品車輛的衛星定位數據,實現實時全面監管移動危險源。第一步是採集數據:需在上海通行的浙江、江蘇、安徽籍危險品車輛,其所屬地的管理部門開放報備車輛定位數據,共享給上海市的交通管理部門。本市交管部門就能通過此數據掌握在本市的所有車輛數量與運輸線路,以便開展各種安全預防管理。

第二步是數據利用:利用定位大數據掌握危險品車輛運輸線路和停靠地點,如發現車輛危險行爲可立即通知執法人員進行監督執法,讓車輛進入安全區域。如在發現危險品車輛位置數據過於集中於某一個區域,及時通知執法人員進行車輛限行分流。

第三步是分享數據:上海市探索成功以後開放長期在外地運輸危險品定位數據及管理模式給其它省市,促使上海優質企業的危險品車輛能更容易在外地通行,更好服務於長三角經濟發展。

此外,謝應波建議,長三角江浙滬皖可先行嘗試,後可聯通更多省市。同時,運作成熟後可共享數據給省市應急辦、安監局實現協同管理。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