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迎關注“新浪科技”的微信訂閱號:techsina 

文/黃燕華

來源:子彈財經(ID:wwwhygc)

2021年,只要一提起“在線教育”,大家都會默默地嘆息一聲。

業務緊縮、人員銳減、關停校區、股價下跌……每一個詞語都沉甸甸地落在了這個曾達萬億市場規模的行業上。

不過,依然有人在寒冬之下奮力求生。新東方、好未來、猿輔導、作業幫、高途、網易有道掌門教育等頭部教培機構,紛紛將轉型方向錨定在素質教育、成人教育、職業教育、智能教育硬件和智慧教育,甚至還有機構跨界試水直播帶貨和餐飲。

有人選擇堅守,也有人選擇告別。在這一年裏,我們見證了罡得教育、傑睿教育、學易優教育、東方優播等一衆知名教培機構相繼地體面離場。

也是在這一年,我們遺憾地目睹了精銳教育、巨人教育、輕輕教育、鯨魚小班、蘭迪少兒英語、快陪練、傲夢編程、趣口才等諸多明星教培機構的“爆雷”。

而在這幅“在線教育衆生相”的背後,是密集出臺的監管政策、愈加嚴厲的通報處罰、多點散發的疫情、平臺被接連封禁以及企業的經營能力沒經受住這場“大考”。

不過,正所謂“不破不立”,經過數年的行業廝殺之後,如今以新東方、好未來爲代表的教培企業或許正迎來一個停下深思並積極探索未來的好時機。

那些挺進2022年,依然能做到“不下牌桌”的教培機構們,有望享受行業重塑帶來的新紅利。

全面縮水

從客觀層面看,“全面縮水”成爲了2021年在線教育行業的一個基本事實。

首先是業務縮水。‘子彈財經’注意到,好未來、高途等頭部教培機構紛紛官宣於2021年底之前終止或出售義務教育階段的學科類培訓業務。

其次是人員規模縮水。據‘子彈財經’瞭解,高途、豌豆思維、好未來、掌門教育、51Talk等公司曾相繼被曝出大裁員的消息。

第三是校區規模縮水。2021年7月以來,高途、好未來等企業均已開始關閉部分地方中心。

如高途13個地方中心,在2021年8月1日前完成關閉;好未來旗下學而思網校的13個地方中心將裁撤8個;2021年9月13日,大山教育發公告稱,集團已進一步關閉16間自營教學中心,且已決定於2021年9月底前關閉20間自營教學中心。

更無奈的是,若說教培機構在上述縮水層面勉強還有點掌控權,那麼在融資問題上則幾乎徹底失去話語權。

據‘子彈財經’統計,2021年教育行業共發生融資事件241起,較上年同期的246起減少2.03%;融資總額爲198.13億元,較上年同期的643.33億元縮水近7成。

事實上,教培機構無法左右的不止融資,還包括股價。

據‘子彈財經’統計,截至美東時間2022年1月18日收盤,樸新教育、精銳教育、高途、51Talk、流利說、瑞思教育、好未來、一起教育、達內教育和掌門教育等上市公司的股價分別較其歷史最高點出現大跌。

因爲股價持續走低的原因,一些教育中概股遭紐交所或納斯達克亮“黃牌”。

2021年8月4日,精銳教育宣佈收到紐交所發出的警示函:連續30個交易日內,該公司普通股最低交易價低於每股1美元,未達到紐交所的合規標準;

2021年12月14日,達內教育宣佈收到納斯達克於12月10日發出的通知函,稱其ADS的收盤價連續30個工作日低於每股1美元,不符合《上市規則》的要求;

2021年12月21日,51Talk宣佈收到紐交所於12月20日發佈的通知函,通知函指出,51Talk的總市值及股東權益低於合規標準。

加快轉型

不過,在全面縮水之下,很多教培企業寄希望於業務轉型以扭轉頹勢。

在轉型之路上,有企業瞄準了素質教育。2021年7月28日,猿輔導宣佈佈局素質教育,推出中國首個場景化STEAM科學教育產品“南瓜科學”,這是國內首個包含深度應用AI智能語音功能的STEAM科學教育產品。

2021年8月6日,新東方成立北京新東方素質教育成長中心,下設藝術創作學院、人文發展學院、語商素養學院、自然科創空間站,智體運動訓練館、優質父母智慧館六大板塊。

2021年9月1日,好未來旗下學而思培優宣佈推出素質教育品牌——學而思素養中心,其產品內容涵蓋科學、編程、益智、故事、口才等模塊。

除了素質教育這一熱門賽道外,還有不少企業着眼於成人教育。

2021年3月3日,網易有道宣佈成立有道成人教育事業部,並對“網易雲課堂”進行品牌升級,該事業部整合了有道精品課成人學段、網易雲課堂、中國大學MOOC等業務及團隊,未來將集中資源,研發成人學段課程。

2021年7月7日,好未來推出成人教育品牌“輕舟”,旗下擁有輕舟考研幫、輕舟考滿分和輕舟留學三個子品牌,覆蓋考研、語培、留學等三個領域。

2021年8月7日,VIPKID稱公司的VIPKID成人課在內測收尾階段,即將面向學員推出。

此外,隨着國家相關政策的出臺,職業教育一躍成爲衆機構青睞有加的轉型方向。

2021年10月21日,昂立教育宣佈將推出考研服務,產品包含在職考研、考研課程、督學伴學服務、1對1私教班等;10月21日,學大教育與達內教育宣佈結成長期深度業務戰略合作伙伴關係,其合作包括成人職業教育、青少年編程和智能機器人教育等。

在上述熱門賽道外,還有企業轉型智能教育硬件。2021年7月6日,斑馬APP發佈教育硬件產品斑馬邏輯思維學習機;10月28日,樂樂課堂在其官微宣佈推出樂天派學習機;12月10日,新東方在線聯合天貓精靈推出“新東方在線詞典筆T1”。

更有甚者,直接轉型智慧教育。2021年10月20日,猿輔導宣佈進軍to B智能教育市場,即將推出面向政府和學校的教育科技新品牌“飛象星球”;10月20日,掌門教育傳出進一步加碼B端業務佈局的消息,且目前其智慧教育服務已在全國多個區域落地展開;11月3日,學大教育與葡萄智學達成戰略合作,將圍繞智慧教育等領域開展合作,探索未來教育模式。

而最讓人稱奇的是,除了轉型教育其他細分賽道,有機構也盯上了非教育行業。

就拿新東方來說,早在2021年10月28日,新東方便成立了子公司東方優選(北京)科技有限公司,註冊資本1000萬元,法定代表人爲新東方在線執行總裁孫東旭,經營範圍包括銷售鮮肉、禽蛋、水產品、新鮮水果蔬菜等。

2021年11月7日,俞敏洪在直播時表示,新東方未來計劃成立一個大型的農業平臺,屆時自己將會和幾百位老師通過直播帶貨,幫助農產品銷售,支持鄉村振興事業。

此外,還有機構試水餐飲行業。2021年6月25日,學大教育對外投資新增一家北京琢器咖啡有限公司,學大教育100%控股;7月20日,有媒體稱學大教育發內部信宣佈成立集團新業務事業部,下設咖啡餐飲中心,同時任命劉偉杰爲咖啡餐飲中心總監,全面負責咖啡餐飲中心的運營和管理工作。

離場的體面與尷尬

事實上,在這場史無前例的行業寒冬中,並非所有的教培機構都會考慮轉型求生,有的最終選擇以相對體面的方式從教培行業退出。

少兒英語賽道的機構先說出了第一聲“再見”。

2021年8月5日,GOGOKID官方發佈了《致家長的一封信》,決定自2021年8月5日起(含8月5日),GOGOKID將全面暫停直播課業務,取消後續預約課時;12月7日,DaDa英語宣佈,將於2021年12月31日24:00全面停止所有外教服務。

K12賽道的一些機構也陸續跟用戶們道別。2021年8月25日,罡得教育宣佈將於8月31日關閉所有門店,請還未申請退費的家長聯繫相關工作人員到校區辦理退費事宜;8月27日,傑睿教育表示在秋季開課前,將停止北京傑睿秋季的開課,並全額退還學員未消耗的學費,預計將於10-15個工作日陸續退還到家長的賬戶。

此外,字節跳動旗下“你拍一”於2021年8月5日對外稱,公司將全面暫停直播課業務,取消後續課程安排,並向各位家長退還截止2021年8月2日24:00的剩餘課時費用。

至此,這些曾備受矚目的機構和項目,都以體面、負責的態度與人們告別。

然而,在這些體面的離場之外,還有一些教培機構最終以爆雷的方式尷尬離場。

這些爆雷的教培機構在K12學科教育賽道里出現過。

2021年8月31日,巨人教育公開稱,由於經營困難,秋季無法繼續向學員提供教學服務,並已無法給全部學員退費,學員的剩餘課時可轉至高思教育、童程童美、核桃編程、溢米輔導等機構繼續完成。

2021年10月12日,輕輕教育宣佈,輕輕教育旗下原有的一對一課程,即日起將暫停服務。學員所有未消耗的一對一課程,將可以兌換爲學而思培優在線、學而思網校、學而思輕課、洋蔥學園、流利說英語等平臺的多種課程。

2021年10月13日,精銳教育公開稱,公司面臨巨大的經營困難,無法維持正常運營,於10月12日起暫停營業,同時決定全面轉型非學科業務。

少兒英語賽道也出現了爆雷者。2021年8月23日,鯨魚小班公開表示,目前提交的退費申請已經對機構形成了擠兌,短期內難以支持如此大量的退費,建議用戶優先考慮繼續學習他們的合規新課程,或者選擇兌換課程。

素質教育賽道也不乏以爆雷告終的機構。2021年7月上旬,有網友在微博爆料稱傲夢編程或已爆雷,該網友曬出了與傲夢編程老師的聊天記錄,這位老師表示已接到公司倒閉的通知,坦言自己已經2個月沒有領到工資,並建議家長進行維權。

此外,還有趣口才和快陪練等機構,無一例外都宣稱目前家長們提交的退費申請已對機構形成了擠兌,在短期內難以退費。因此,這種機構只能以爆雷的形式告別用戶,徒留一地雞毛。

史無前例的寒冬

無論是企業的全面縮水,還是加快轉型,抑或是體面告別甚至突然爆雷倒下,都和行業遭遇的強監管相關,具體來看主要有5點原因。

其一,國家層面的監管政策頻繁出臺,直接讓各機構在業務、財務和運營層面都遭遇了史無前例的嚴厲管控。據‘子彈財經’統計,2021年1-11月,教育行業相關監管政策共出臺56條,平均每月至少有5條。

其二,愈加密集且嚴厲的通報處罰也讓一些機構承受了不小的壓力,無論是在財務上還是品牌形象上都受到了一定影響。

據‘子彈財經’統計,2021年4-11月,教育公司遭相關監管部門通報或處罰事件數共22起,平均每月約有3起。

其三,近兩年來疫情的多點散發和國內防疫措施等情況,讓機構的經營狀況經受了不小的考驗。

據‘子彈財經’統計,2021年,教育公司因疫情被相關主管部門叫停事件數共33起,平均每月約有3起。

其四,接二連三的平臺封禁,不僅讓機構在運營層面受約束,也讓家長端對機構的長期運作能力產生質疑與擔憂,最終導致家長退課,平臺遭遇擠兌。

自2021年9月以來,淘寶、京東、抖音、微信、小紅書等平臺紛紛對校外培訓機構實施嚴格封禁。

最後,在自上而下的全方位嚴管中,不少機構的運營能力和應變能力沒能跟上,最終只能遺憾退場。要知道,上述爆雷機構大多已公開承認由於自身經營不善,引發資金鍊斷裂,最終無法繼續運營,還拖欠數額較大的員工工資和家長學費不給。

回望2021年,在線教育行業的遭遇讓人忍不住留下一聲嘆息。我們目睹了那些教培機構因不堪經營壓力、業務轉型不順等原因,最終選擇退出戰場,而始終堅守的教培機構顯然已經做好了“賺更辛苦的錢”的準備。

那個燒錢擴規模、營銷驅增長、資本狂扎堆、現金流相對充裕而有望賺大錢的“教培瘋狂時代”已徹底結束,而留下來的人們似乎已成了身經百戰的“戰士”,一邊在靜待這個史無前例的寒冬過去,一邊在新業務中謹慎而期待地走向春天。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