總檯記者今天(21日)從自然資源部國家衛星海洋應用中心瞭解到,我國海洋衛星獲取到了湯加海底火山噴發後火山雲遙感圖像,火山雲面積一度達到了50萬平方公里左右。

湯加海域洪阿哈阿帕伊島火山猛烈噴發後,國家衛星海洋應用中心對海洋衛星獲取的數據進行了詳細的檢索和分析。最新結果顯示,湯加海底火山噴發後不久,我國海洋一號C衛星和D衛星經過該海域,成功獲取了火山噴發5小時、7小時、9小時以後湯加海域上空的火山雲遙感影像圖。

自然資源部國家衛星海洋應用中心副主任劉建強說,目前獲得的紅外雲圖面積非常大。東西長度有上千公里,南北寬度是400公里到600公里,面積約有50萬平方公里。

劉建強介紹稱,目前海洋一號C衛星和D衛星實現上下午組網觀測。現在看到的遙感圖像是由海洋一號C衛星上的海洋水色掃描儀獲取的。從熱紅外遙感影像圖能看到,火山噴發後,在空中的火山雲多層分佈,擴散較快。

劉建強說,火山雲主要的成分是火山灰,火山灰和水汽混合在一起,一部分消失在大氣中,還有一部分最終會沉降到海里。沉降到海里的小顆粒被魚類資源喫了以後,最終會導致它們死亡。火山灰若存在於空中則會造成嚴重污染,並對交通安全、船舶航行和航空飛行都產生影響。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