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壓力很大,我一度瘦了二三十斤。”

1月23日,百億私募正心谷資本舉辦了2022年投資交流會暨第四屆投資策略報告會,正心谷董事長、投決會主席林利軍罕見公開露面。他回顧了2021年的投資,回應了此前的風波,並對2022年的資本市場進行了展望。

林利軍稱,去年業績不佳,主要因爲錯誤運用了“找彈坑”策略,但長期來看,公司三年、五年的業績仍然不錯,短期業績不代表長期收益,公司投資團隊也在不斷提升反思,對長期充滿信心。

短期業績不代表長期收益

對於2021年的風波,林利軍表示,過去五年來正心谷在二級市場的投資業績很不錯,去年是近五年來做得最不好的一年,他對此很不滿意,公司投資團隊也在不斷提升反思。“壓力很大,我一度瘦了二三十斤。”

林利軍介紹,2021年整體策略分爲兩個部分:年初,對於當時的消費、醫藥等部分核心資產股票,他判斷存在明顯高估。爲了應對核心資產的高估,正心谷採取了“找彈坑”策略,買入一些價值防禦的資產,希望躲過核心資產的下跌,之後再佈局長期看好、具有長期競爭優勢的公司。

“不過,去年出現了很大的行業輪動,等到5月份重新佈局的時候,一部分新能源資產已經大幅上漲,因此佈局的是估值較低且受益於產能供給稀缺的化工大平臺以及新能源上游等。6月到9月初都修復得不錯,但9月底出現了外部的能耗雙控和限電政策,對業績有些影響。”林利軍表示。

對於未來如何修復淨值和控制回撤,林利軍稱,首先還是要控制好風險,納入組合的公司都必須是經過深度研究的。第二,在組合構建中,更加註重均衡和適應市場變化,強調“行業相對均衡,個股適度集中,實時動態調整”的投資方法,進一步降低波動率。第三,從長期着眼,重視打造一流的團隊和文化,進一步吸引優秀的人才加入。

林利軍表示,2021年短期投資業績的壓力,是正心谷進一步提升團隊能力、完善投研體系、加強行業研究、爲長期業績打好基礎的一次好的歷練。短期業績不代表長期收益。

對於2022年的資本市場並不悲觀

對於2022年的資本市場,林利軍整體上並不悲觀,他認爲今年可能還是比較明顯的結構性行情。外部環境是有利於資本市場的長期發展的。

一是今年的貨幣政策整體上有利於資本市場。經濟工作會議提出的關鍵詞是“穩”,去年降準了兩次,今年年初也開始降息,未來可能進一步降息。貨幣政策對於資本市場的影響是最大的,當前的無風險利率也在下降,貨幣基金收益率、國債利率也在下降通道,這對資本市場是有利的。

二是資本市場的政策環境也是有利的。一行兩會的工作報告,特別是證監會主席的工作報告,明確提到穩定資本市場預期,提振資本市場信心。在國家轉型發展中,資本市場被定位爲“牽一髮而動全身”的重要一環。

三是資本市場的長期資金環境是有利的。隨着“房住不炒”政策的有效實施,特別是去年開始房地產行業的變化,可以觀察到對於房地產只漲不跌的預期已經改變,居民資產配置方向會發生轉變。

重點看好四方面投資機會

林利軍表示,2022年看好四個方面的投資機會:

第一,能源革命領域的結構性機會,特別是產業鏈中競爭格局好的板塊。

第二,能源革命帶來的產業革命投資機會。由於能源革命所帶來的半導體行業、被動元器件行業、電子行業的革命已在深刻的發展中。

第三,“專精特新”所帶來新的強者恆強機會。一系列100-300億元市值的中盤成長股企業分佈在工業氣體、金屬加工、核心材料等領域,普遍特徵是效率很高、產品技術非常優秀、產業空間又比較大,未來大概率會有成長的隱形冠軍。

第四,消費、醫藥、互聯網的價值重現。這些領域的龍頭公司經過去年的大幅下跌,有些公司的競爭優勢仍然很強大,估值已經相當便宜,股價目前跌到一個具有吸引力的位置,逐步進入合理的投資區間。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