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林伯強:在碳中和進程中建設能源強國︱能源思考

林伯強

通過兼顧供給側和需求側的具體政策,使新增能源及電力需求基本上可以依賴可再生能源。此外,需要致力於提升終端部門電氣化水平,推動電能替代和電動汽車應用。積極開展各種可再生能源的大規模開發利用,在CCUS、儲能、氫能等技術研發上取得顯著成果並開展規模化商業應用。

中國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能源強國,是指以“四個革命、一個合作”能源戰略思想爲引領,以能源體制市場化改革爲抓手,以推動建立清潔低碳安全高效的現代能源體系爲目標,以先進的能源技術創新水平爲驅動,切實有效地滿足經濟社會發展及人民美好生活對能源的需求。能源強國要求能夠成爲全球能源低碳轉型和合作的重要參與者和全球能源治理的領導者。具體來說,社會主義現代化能源強國至少應包含深化能源體制改革、推動能源結構轉型、提升能源保障能力、加快能源技術創新、擴大能源國際影響五個維度的內涵。

在碳中和進程中建設能源強國有以下幾方面重要意義:

一是有利於中國轉變發展方式和優化產業結構,服務於經濟高質量發展。通過建設能源強國,可以實現清潔低碳的能源生產和消費結構,以及充足穩定的能源供應和相對低廉的能源價格。建設能源強國符合當前的經濟發展階段,以及轉變發展方式、優化經濟結構、轉換增長動力的內在訴求。同時,建成清潔高效堅強穩定的能源系統,該能源系統可以兼顧能源安全與產業鏈競爭力,能夠助力經濟實現高質量增長。

二是有利於保障能源安全穩定供應,提升國家能源安全水平。建設能源強國要求大規模發展低碳清潔、立足本土的風電光伏等可再生能源,有助於降低油氣等戰略性能源的對外依存度,減輕國際能源市場波動對中國的影響,同時有助於加強對外部能源供應風險的抵禦能力,特別是由於地緣政治變化造成的能源供應風險。

三是有利於建設低碳節約的文明消費型社會,實現生態文明。能源強國建設與生態文明建設的核心要義不謀而合。在能源強國建設過程中,能源結構的清潔低碳調整必然伴隨着產業結構的清潔化。在供給側,通過清潔能源實現對高碳化石能源的大規模替代。在需求側,通過倡導鼓勵消費者行爲的低碳綠色化,循環經濟,以消費倒逼低碳生產,引領低碳節約的社會風潮。

四是可以全面引領新能源技術。在傳統能源發展過程中,中國主要是引進國外技術,通過創新超越。在新能源技術領域,中國目前的技術水平與國際先進技術相當,但整體產業鏈比其他國家更全更有競爭力。在實現能源強國的進程中,中國具備着“集中力量辦大事”的舉國齊力的體制優勢,使得政府部門能令行禁止,政府推動的政策可以得到有效貫徹落實。憑藉政府低碳政策的執行力和廣闊的增量市場,中國可以成爲世界新能源技術的領先者。新能源技術和設備應該是今後中國出口的一個重要方面。

建設現代化能源強國不能忽視以下幾個方面:

第一,建設現代化能源強國需要立足煤炭中國能源結構以煤爲主,在今後相當長一段時間內煤炭依然是中國的主體能源,因此現階段需要立足煤炭,需要認識到龐大煤電機組能以較低的成本和較高的可靠性助力能源清潔轉型。中國擁有着世界上“存量大、效率高、機組新”的煤電機組。通過保留佈局合理的煤電系統,可以應對電力系統穩定和極端氣候。特別是當極端天氣出現或電力需求波動性較大,煤電可以作爲備份電源提供穩定可靠的電力,保障正常生產和生活,既符合先立後破的要求,也符合保障安全穩定充足的能源供應的基本原則。從成本的角度看,煤電退役除了固定成本歸零,還需要投入拆遷費用以及其他職工安置再就業等成本,這個就是煤電的“退役預期”。目前對CCUS(碳捕獲、利用與封存)技術的經濟性評估直接將煤電發電成本加上CCUS成本,如果“煤電+CCUS”技術經濟性評估納入煤電“退役預期”,僅包含發電的變動成本和CCUS改造配置成本,其成本競爭力相對於“風電光伏+儲能”模式會大大提高。因此,需要開始佈局CCUS技術的規模化發展,以期在大比例風電光伏併網的背景下,降低對儲能系統的需求和壓力,以較低的成本支持經濟增長和實現碳中和目標,也實現了對煤電裝機和煤炭資源的有效利用。

第二,建設現代化能源強國需要兼顧消費側。中國目前依然是“生產型”的能源消費結構,工業消耗了近70%的電力和超過50%的一次能源。作爲世界上最大的發展中國家,中國目前的人均資本存量意味着未來能源需求還將持續增長。立足當下,節能和產業結構調整依然是實現能源強國的一個重要任務。由於“生產型”的能源消費結構導致GDP和能源消費密切相關。建設能源強國需要消費側政策配合,需要強調實現“雙脫鉤”,即GDP與化石能源消費和能源電力需求增長脫鉤,而“脫鉤”的關鍵點在於將能耗高碳排放量大的高耗能作爲產業結構調整的重點。

第三,建設現代化能源強國需要與經濟發展階段相適應。建設能源強國也是一場廣泛而深刻的經濟社會系統性變革。能源體系的低碳轉型,將兼顧能源安全穩定供應、經濟性、低碳環保、能源公平的“能源三角”。前幾個月出現的限電說明保障能源安全穩定供應始終是能源行業的首要任務。因此,在可再生能源成爲主體能源之前,需要強調煤炭的“穩定器”和“壓艙石”作用,同時通過多渠道增加能源供應,加快發展可再生能源,着力提高能源系統調節平衡能力,並在消費側保持能源價格相對穩定。

總之,爲了建設現代化能源強國,中國將銳意能源改革,積極推動能源低碳轉型。清潔低碳穩定高效的能源系統是支撐經濟高質量發展的重要保障。通過兼顧供給側和需求側的具體政策,使新增能源及電力需求基本上可以依賴可再生能源。此外,需要致力於提升終端部門電氣化水平,推動電能替代和電動汽車應用。積極開展各種可再生能源的大規模開發利用,在CCUS、儲能、氫能等技術研發上取得顯著成果並開展規模化商業應用。

(作者系嘉庚創新實驗室研究員,廈門大學管理學院中國能源政策研究院院長)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