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於魅族來說,既可能是在新的資金和管理團隊扶植下重生,也可能是完全爲吉利的戰略所用

|《中國企業家》記者 趙東山

編輯|李薇

這幾天,吉利擬收購魅族的消息讓手機圈和汽車圈一片譁然。買家爲什麼是吉利?它此次的收購意圖何在?魅族未來的命運會是怎樣?

很多人感慨,想不到魅族再次進入大衆視野竟然是要被收購的傳聞。其實這個結局並不意外。過去五年,市場見證了魅族的衰落,其年銷量從最高峯的2200萬部下降到不過百萬部。令大衆喫驚的是,這次的意向買主並非曾向魅族投資過的阿里或其他互聯網巨頭,而是半年前突然宣佈造手機的吉利汽車

2021年9月28日,吉利控股宣佈正式進軍手機領域,定位高端智能手機,並專門成立了手機公司湖北星紀時代科技有限公司。在當天的演講中李書福稱:“手機是快速迭代的隨身移動終端,是電子產品市場驗證及軟件創新的應用載體,既能讓用戶儘快分享創新成果,又能把安全、可靠的一部分成果轉移到汽車中應用,實現車機和手機軟件技術的緊密互動。”

造車的李書福跨界造手機,倒不是因爲手機企業也在跨界造車,比如小米。連這家坐上過全球第二交椅的手機企業都認爲競爭激烈,想轉向智能汽車市場,李書福自然有他的考量。一句話,造車26年的李書福,重要目標之一應該還是希望手機業務能爲他的造車事業服務。

人類已進入萬物互聯的智能時代,汽車和手機作爲消費者智能生活的終端和入口,雙方之間的交集正在不斷疊加。強大的手機終端已成爲智能時代的第一大終端,下一個吸引着企業和資本搶奪的智能終端很可能就是汽車。李書福已經在汽車市場摧城拔寨,想擴大新的疆域也能理解。可是,既然吉利單獨成立了手機公司做業務,爲什麼還要收購魅族?

其實在中國手機市場上,魅族的歷史積累和口碑並不差。憑藉其精美的設計、極致的性價比,擁有一定的粉絲基礎,2009年造出的第一款國產旗艦智能手機魅族M8甚至被譽爲當時的“國產機皇”。

有魅族前員工向媒體分析,吉利做手機,硬件和供應鏈可能學起來夠快,軟件系統就未必了。做一套自己的OS很漫長,也很麻煩,UI、賬號體系、版本迭代等等,幾百號人砸下去可能兩三年也沒個響,還非常影響手機使用體驗和品牌,而買下魅族至少Flyme OS現成可用。

對於吉利來說,此時的魅族算是不錯的收購標的——既有手機研發、製造、銷售、品牌的基礎,又處於價值窪地階段。更值得一提的是,魅族的Flyme OS操作系統被稱作國產定製系統的黃埔軍校,走在國產手機的最前列,而這正是缺少軟件基因的傳統造車企業現階段最需要的。

在過往的公司發展歷程中,吉利也多次採用併購戰略,沃爾沃、寶騰、路特斯都是李書福運用併購方式開疆拓土的,此外吉利還收購了戴姆勒9.69%的股權成爲其最大的股東。過去幾年,圍繞萬物互聯,吉利也在頻繁佈局汽車芯片和車載智能硬件領域,投資了芯擎科技、億咖通科技、聯乘智能等多家企業,魅族極有可能也成爲其中的一環。

需要警醒的是,構建跨界生態互聯絕非易事。可能沒有一個行業像手機這般吸引着無數人進入,又將無數冒險者送走。此前無數巨頭試圖跨界建造智能生態,如網絡安全巨頭360、家電巨頭格力等,但最終都難以在市場掀起水花,手機業務只能淪爲陪襯。對吉利而言,對魅族化而用之不失爲一種理性策略。

不過,目前交易尚未落定,還要視雙方的合作程度而定。如果是全權併購,對於魅族來說既可能是在新的資金和管理團隊扶植下重生,也可能是完全爲吉利的戰略所用,導致其手機業務的落幕,畢竟市場已有錘子手機的前車之鑑。

羅永浩創立的錘子手機也曾和魅族一樣,是家“小而美”的手機企業,但在競爭激烈的手機市場最終敗下陣來,於2019年被字節跳動併購。僅一年後,原錘子科技團隊組建的新石實驗室併入字節跳動教育硬件團隊,字節跳動手機硬件業務被暫停,不再研發堅果手機、TNT顯示器等產品,錘子堅果手機遂成絕唱。

魅族還在期待着能堅強地“活下去”。這幾天,不少粉絲都收到了魅族寄來的明信片。這張明信片是一張名爲“梭梭”的植物的照片,背面寫着——

沙漠的乾旱、鹽鹼、日曝夜寒,使人們不敢踏足,但“梭梭”卻能頑強地在沙漠中存續百年,退黃沙爲綠壤,化荒漠作綠洲。面對挑戰的開拓和新生,纔是生命的常態。品牌或人生的意義,也許就在於這種腳踏實地的力量和獨具熱愛的創造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