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價彩禮”變了!這些鄉村風行“零彩禮”!喜事大廚竟被迫轉行!新華社“田野觀察”來了

鄉村振興是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一項重大任務。全面實施鄉村振興戰略的深度、廣度、難度都不亞於脫貧攻堅。2022年開年之際,新華社記者走進火熱的鄉村生活,記錄農民羣衆的心聲,聆聽推進鄉村振興的時代交響。28日起,新華社開設“2022開年田野觀察”欄目,以融合報道方式推出記者發自一線的系列報道。

“關大廚”的生意,這兩年冷清了很多。

“關大廚”名叫關正艮,是安徽小崗村的一個老廚子。幾十年來,十里八村的紅白喜事大多都是他當主廚。但如今,當地破除婚事大操大辦等陳規陋習,“關大廚”的生計大受影響,乾脆轉行包了400多畝地,成了種糧大戶。

關正艮的命運際遇背後,是一場正在悄然發生的鄉村婚俗鉅變。“零彩禮”,則是這場新變化的一個顯著符號。

婚事之變:從大操大辦到“零彩禮”

貴州,我國最後一批脫貧的9個貧困縣所在地。

2022年1月1日中午時分,開陽縣禾豐布依族苗族鄉典寨村典寨組。

沒有鑼鼓喧天、鞭炮齊鳴,甚至門窗上的婚聯、喜字裝飾也沒有……一場極爲樸素的鄉村婚禮正在舉行。

農家小院裏,新娘王丹穿着一身黑色羽絨服忙着招呼客人。旁人打趣問道:“你怎麼不穿婚紗也不化妝?”25歲的她靦腆地回應:“天太冷了嘛!快進屋坐。”

來到堂屋,居中的方桌上放着香菸喜糖。在屋的兩側,堆放着嫁妝,裏面既有親戚送的一些牀單被套,也有女方母親手工縫製的“家和萬事興”十字繡、幾雙棉拖鞋和納的六捆鞋底。

“簡單一點挺好的,不想太麻煩。”王丹說,結婚是自己過日子,不是過給別人看。一些不必要的環節和開銷就省了,像婚慶公司弄的那些儀式感的東西就沒要。

院壩裏架着柴火竈,幾個婦女正幫忙洗菜、切菜、做菜,一些簡易桌子、塑料凳子擺在一旁等着開席使用。

“主要開銷就是買菜花了幾千塊。”王丹說,來的客人基本是至親、近鄰,來不了的都是發微信祝福一下。整個婚宴只按十桌準備,大家一起喫頓便飯,答謝一下,這婚禮就算辦完了。

王丹說,自己和男方都是普通的農村家庭,沒有要車、要房,將2.88萬元的彩禮錢作爲創業資金。

相比以往農村一些地方天價彩禮、奢侈浪費、大操大辦、人情攀比等,如今在國家移風易俗號召下,很多農村青年選擇主動“爲愛減負”。

習近平總書記重視家庭家風家教及移風易俗工作,先後多次作出重要講話、指示。連續多年中央一號文件倡導移風易俗,引導羣衆抵制天價彩禮和婚喪嫁娶大操大辦、人情債等陳規陋習。各地民政部門推動婚俗改革試點工作,截至2021年底,民政部門確認32個國家級、近300個省市級婚俗改革實驗區。

婚俗觀念之變:從父母反對到社會認同

“零彩禮”在農村已經不是新鮮事,但要向幾千年的老傳統說“不”並不容易。

2021年12月11日, 河北省邯鄲市峯峯礦區大峪鎮南山村,劉澤昌和申冰玉“零彩禮”結了婚。

兩人感情很好,但“零彩禮”婚事頗經歷了一番周折。

“人家周圍鄰居閨女結婚都是十萬、二十萬元的彩禮,我家姑娘是個大學生,自己又能幹,反而不要彩禮,我實在接受不了。”申冰玉的母親起初堅決反對。劉澤昌的母親也覺得不給彩禮太不“體面”。

在兩個年輕人的堅持下,雙方父母逐漸接受:彩禮、陪嫁是給別人看的,孩子們的幸福比什麼都重要。

中國社會科學院社會學研究所性別與家庭社會學研究室主任馬春華介紹,在農村彩禮被賦予了養老、資助等多重含義,事關面子和鄉村鄰里道德評判等,且越是貧窮地區彩禮越重,出現不少因婚致貧的例子。

“兩情若是長久時,又豈在彩禮聘金。”

山西省襄垣縣付村王科和王靖,婚後2年對這句話有了更深刻的體會。他們是村裏第一對“零彩禮”夫妻。

2017年王科父親病重,看病花光積蓄還欠了一筆外債。2019年夫妻倆準備結婚時恰巧趕上縣裏大力推動移風易俗。

王靖說,過去女方要十幾萬元的彩禮很普遍。“現在農村女性和男性一樣,有工作,能掙錢,兩個人感情好是彩禮買不來的。”

婚後,兩人來到縣城打拼,靠着共同奮鬥,兩人這幾年不但還清了欠債,還有了些積蓄。

家庭關係之變:從“圍着鍋臺轉”到經濟“半邊天”

在曾經脫貧攻堅主戰場之一的寧夏,女性在一些農村裏被視爲家裏的“隱形資產”,如今“零彩禮”成爲女性追求婚姻平等的重要表現之一。

寧夏吳忠市利通區扁擔溝鎮同利村,2020年11月時年24歲的姑娘馬弋“零彩禮”嫁給了她的同學楊萬秉。

“結婚雙方應是平等的,我有信心和他一起奮鬥過上好生活。”文靜靦腆的馬弋當初“鐵了心”選擇“零彩禮”嫁給愛情,“我見過不少家庭因爲彩禮多寡在結婚後鬧彆扭,更有一些人因爲彩禮最終沒有走到一起。彩禮給錢多少不是評判愛不愛的標準。”

結婚2年來,馬弋沒有後悔當初的堅持。小兩口現在都有工作,一個月能掙1萬元左右。

透視馬弋的故事,農村女性主動選擇“零彩禮”的深層原因,正是農村女性家庭地位的改變。經歷脫貧攻堅,圍着鍋臺轉的婦女有了更多機會走出家門,在經濟上撐起“半邊天”,在婚姻選擇上也能挺直腰板。

“過去咱是手心向上要錢,現在咱是手心向下給別人錢。我愛人這幾年最愛給娃說,‘找你媽要錢去,你媽現在掙錢呢’。”通過培訓進入村裏產業合作社的寧夏中衛市海原縣婦女李學蘭告訴記者。

馬弋所在的寧夏出臺建立了抵制高價彩禮誠信機制。如今,當地辦婚禮“死要面子活受罪”“硬撐門面築債臺”的現象大大減少。

中國人民大學農業與農村發展學院教授程國強說,“零彩禮”折射了農村女性在婚姻中,從“從屬”和“主內”變得更平等,隨着農村女性逐漸成爲家庭收入主要來源,家庭經濟地位的提升,農村家庭關係正在深層調整。

總策劃:傅華

策劃:趙承

監製:張旭東

統籌:董峻、林紅梅

採寫:侯雪靜、向定傑、楊穩璽、王昆、劉揚濤、姜剛、高蕾、王悅陽

編輯:趙超、屈婷

視覺:李曉璇、李勃、馬誌異

海報:楊軼羣

新華社國內部、中國搜索聯合出品

(來源:新華視點微信公衆號)

責任編輯:梁斌 SF055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