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家統計局1月30日發佈數據顯示,2022年1月,中國製造業採購經理指數(PMI)爲50.1%,比2021年12月回落0.2個百分點,連續3個月高於臨界點。

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宏觀經濟研究部研究員張立羣表示,1月PMI指數小幅回落,但仍保持在榮枯線以上,表明經濟繼續呈全面恢復態勢。從歷史數據看,多數年份1月PMI指數均有回落,不排除存在季節性因素的影響。

PMI連續3個月高於臨界點

數據顯示,1月PMI爲50.1%,比2021年12月回落0.2個百分點,但連續3個月高於臨界點。

對於1月PMI指數回落的原因,國家統計局服務業調查中心高級統計師趙慶河表示,1月,部分製造行業進入傳統生產淡季,加之近期市場需求放緩,製造業擴張力度有所減弱。 

中國物流信息中心分析師文韜認爲,1月PMI指數略有回落,主要是因爲下行壓力有所累積,加之疫情多點散發和淡季因素影響,消費品等行業增速有所放緩,市場需求整體仍顯不足。

張立羣表示,需求收縮、供給衝擊、預期轉弱等三重壓力仍然存在,要認真落實好中央經濟工作會議的各項部署,積極擴大內需、確保供應鏈穩定,着力鞏固經濟全面回升向好的基礎。

經濟仍有不少積極變化

從1月PMI分項指數看,經濟仍有不少積極變化。

具體而言,生產持續擴張。1月生產指數爲50.9%,連續三個月高於臨界點。同時,爲滿足近期生產需要,節前企業積極備貨,採購量指數繼續高於臨界點,1月採購量指數爲50.2%,連續3個月運行在50%以上。

外部需求保持相對較好。進入2022年以來,歐美主要國家經濟復甦勢頭延續,帶動對我國產品需求穩定回升,新出口訂單指數爲48.4%,較2021年12月上升0.3個百分點,高於2021年下半年均值47.3%。

大企業支撐作用較強。在疫情的持續影響下,大型企業的抗風險和穩市場能力繼續發揮,較好實現經濟穩定器的作用,大型企業PMI爲51.6%,較2021年12月上升0.3個百分點,生產指數和新訂單指數均處於相對較好水平。

企業對後市普遍持有樂觀預期。製造業生產經營活動預期指數爲57.5%,較2021年12月上升3.2個百分點,其中不同行業、不同規模企業的生產經營活動預期指數均有上升。

非製造業總體繼續保持擴張

數據顯示,非製造業商務活動指數爲51.1%,比2021年12月下降1.6個百分點,高於臨界點,非製造業總體繼續保持擴張。

中國物流與採購聯合會副會長蔡進表示,1月非製造業仍保持增長態勢,經濟平穩運行的基礎仍在。

從分項指數看,1月投資相關活動保持穩定,建築業商務活動指數保持在55%以上的較高水平,建築業新訂單指數較2021年12月有明顯上升。節日消費需求有所釋放,零售業和景區服務業供需增速有所加快。新動能行業保持較快增長,信息服務相關行業商務活動指數保持高位,隨着5G和數字經濟的廣泛應用,信息服務業有望繼續加快增長。企業預期趨升,業務活動預期指數較2021年12月有所上升,特別是建築業企業預期明顯上升。

蔡進表示,從非製造業來看,穩需求仍是一季度經濟穩定的重中之重,新訂單指數連續3個月環比下降,疫情短期影響較大。預期春節後,隨着財政和貨幣政策的適度超前發力,市場需求有望加快釋放。

責任編輯:凌辰 SF179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