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波未平一波又起。

1月的最後幾天,多家上市公司密集發佈業績預告,尤其是地產行業相關的上下游建材、家居、裝飾、塗料等企業,紛紛將業績的“難言之痛”指向恒大。

1月29日,上海裝飾行業第一家滬市主板上市公司全築股份,成爲最新一家“聲討”恒大的公司,該公司預計2021年淨利潤虧損8億元至12億元,而2020年同期淨利潤爲1.33億元,一年將過去7年淨利虧光。

券商中國記者注意到,因“傍身”大客戶恒大多年發展,形勢變幻之下,大客戶一舉從大金主變成大債主,類似全築股份業績由盈轉虧或大幅下滑的上市公司已經超過20家,合計預虧超180億元。

與此同時,陷入困境的恒大也在近日宣佈,將評估集團的狀況,制定重組計劃以保障利益相關者的權利,爭取在未來六個月內提出初步重組方案。

業績預虧都是因爲恒大

企業依賴大客戶發展可能面臨的後果是:一着不慎,滿盤皆輸。

1月29日,全築股份(603030,SH)發佈2021年業績預告,預計2021年實現歸屬於上市公司股東的淨利潤虧損8億元至12億元,2020年同期爲1.33億元,同比由盈轉虧。

從事住宅、公寓等設計、施工業務的全築股份,爲何出現創歷史的驚人虧損額?

全築股份解釋,公司第一大客戶恒大出現流動性問題。自2021年4月以來,公司持有的恒大商業承兌匯票陸續出現逾期未兌付的情形,同時恒大的應收款回款情況出現大面積惡化。公司雖已採取多種措施積極應對,但基於謹慎性原則,公司對應收恒大集團及其子公司款項計提了相應壞賬準備。

券商中國記者注意到,全築股份2014年至2020年淨利潤合計11.63億元,這意味着因爲第一大客戶恒大爆雷,全築股份可能一把將過去7年賺的淨利潤全部虧光。

1月28日,另一家從事建築裝飾裝修的亞廈股份(002375,SZ)2021年度業績預告顯示,預計淨利潤虧損7.38億元至9.28億元,而2020年同期盈利3.17億元。數據顯示,亞廈股份也將2019年和2020年兩年淨利潤虧沒了。

亞廈股份表示,業績變動的主要原因系對恒大及納入國家三條紅線範圍的地產商相關應收款項、合同資產等計提減值損失,公司涉及上述地產商的商業承兌匯票、應收賬款、合同資產及存貨等約12.5億元,鑑於恒大開具的商票已開始大面積違約,其主動兌付全部到期票據的可能性不高,不排除票據持票人要求公司承擔作爲背書人的法律責任。

亞廈股份管理層對恒大及納入國家三條紅線範圍的地產商截至2021年12月31日應收款項等的可回收性及時間進度進行了審慎分析評估,認爲存在減值跡象,需計提相應的減值損失。

此外,虧損更嚴重的還包括廣田集團(002482,SZ)和金螳螂(002081,SZ),其中,金螳螂預告2021年淨利潤爲虧損40億元至50億元之間,而上年同期爲23.74億元;廣田集團發佈業績預告顯示,20221年淨虧損40億元~50億元,比上年同期虧損增加410.02%—537.53%,2020年同期淨利潤爲7.84億元。

券商中國記者不完全統計,除了全築股份、亞廈股份、廣田集團和金螳螂,還包括頂固集創(300749,SZ)、三棵樹(603737,SH)、亞士創能(603378,SH)、索菲亞(002572,SZ)、江河集團(601886.SH)、中衡設計(603017.SH)、我樂家居(603326.SH)、凱倫股份(300715.SZ)、曲美家居(603818.SH)、皮阿諾(002853.SZ)、天安新材(603725.SH)、上海電氣(601727.SH)、建藝集團(002789.SZ)、文科園林(002775.SZ)、好萊客(603898.SH)、江山歐派(603208.SH)、嘉寓股份(300117.SZ)華人置業(0127,HK)深圳控股(0604,HK)等超20家房地產上下游上市公司,均在披露2021年度業績預告中提及對恒大集團、某大客戶等相關款項計提減值準備風險,對業績帶來了直接影響。

其中,至少有包括廣田集團、全築股份等10家以上上市公司,是因爲大客戶恒大爆雷的原因,導致業績由盈利轉向虧損,虧損超過180億元,這再次對企業高度依賴大客戶發展模式敲響了警鐘。

恒大帶來的債務損失,能否收回?亞廈股份表示,將與上述地產商積極協商尋求解決方案,採取各種必要保全措施主張公司權益,推進上述資產的後續回收工作。

對恒大及其成員企業擁有應收賬款、應收票據合計1.89億元的凱倫股份則表示,一直在與恒大集團及其成員企業積極協商尋求解決方案。

預計6個月內恒大重組方案出爐

那麼,令數十家上市公司業績爲之“變臉”的恒大,現狀如何?

1月26日,恒大公告稱,中國恒大與集團債權人召開電話會議。會議中,公司重申將評估集團的狀況,制定重組計劃以保障利益相關者的權利。

爲此,中國恒大正在推動審計師開展相關工作,期間也將繼續認真聽取債權人的意見和建議,爭取在未來六個月內提出初步重組方案。

當下,恒大正面臨包括美元債在內的多方債務壓力。此前,1月24日,恒大集團官網發佈了一份言辭懇切的聲明,懇請外界尤其是債權人給予更多的時間。

恒大在《恒大集團就境外債相關事宜的聲明》中表示,正會同相關顧問機構,以積極的態度與境外債權人持續進行溝通與對話。當前,集團已向境外債權人明確表態,董事會、風險化解委員會及集團上下正不遺餘力地評估經營情況、穩定生產運營、保障資金週轉,集各方之力共同制定一個全面、細緻、有效的債務重組計劃,以保障各方合法權利。相關工作推進情況已於2021年12月至2022年1月期間,由集團通過公告形式陸續予以披露。

期間,集團與相關各方進行了深入探討,在推動探索風險化解工作實施路徑方面取得了一定進展。本集團也意識到,由於集團規模龐大、業務繁多、利益相關方衆多,面臨的情況將日趨複雜,這需要與各方進一步研討和推演各種可能性與實施路徑,全面評估和衡量各種潛在方案,爲開展下一步更深入的溝通夯實基礎。

恒大集團在聲明中表示,集團董事會及風險化解委員會以一貫負責任的態度,懇請各境外債權人給予更多時間,支持恒大集團充分考慮各類不確定性和風險,爲形成一個對各方利益都有保障的債務風險化解方案而共同努力。

恒大集團表示,期待與各境外債權人的進一步對話與溝通, 呼籲各境外債權人共同確保各利益相關方權利不受到極大損害, 不採取任何激進的法律行動, 對當前來之不易的穩定局面形成衝擊。

1月25日早間,中國恒大再發公告表示,公司及顧問團隊已與境外債權人展開積極對話。公司在與債權人溝通時已明確表明,公司和公司風險化解委員會一直都在不懈努力地評估恒大集團的情況、穩定生產運營,以期制定一個對各方持分者都有利的重組計劃。

公告還指出,鑑於恒大集團規模之大、利益相關者之衆多,以及情況之複雜,恒大集團仍需更多時間來充分考慮、全面評估和衡量多項的潛在方案,才能負責任地進一步與境外債權人進行實質性溝通。

責編:李雪峯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