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海通證券被通報批評!3名責任人被公開譴責,股轉系統未來三年不受理其中一人業務文件

記者|陳靖

1月27日,全國股轉公司發佈關於給予海通證券股份有限公司及相關責任主體紀律處分的情況公示。

海通證券被通報批評,海通證券倪煜、張瑞華、陳若琪三名相關責任人被公開譴責。

全國股轉公司明確指出將暫不受理陳若琪出具的業務文件三十六個月,並向相關部門出具監管建議函。

此次的處分原因,是海通證券未按照《全國中小企業股份轉讓系統主辦券商持續督導工作指引》及相關業務規則的規定,建立健全並有效執行持續督導工作制度,缺乏有效的內控機制。相關責任人在持續督導過程中未做到誠實守信、勤勉盡責。

海通證券近兩年可謂是流年不利,不僅在債券承銷(永煤債)、IPO和併購業務上“翻車”,還因奧瑞德重組失敗一事被證監會立案調查。

自2017年以來,海通證券的營業收入就長期居於行業第二,僅次於中信證券。 2021年,海通證券成功保薦34家IPO公司A股上市,名列全國保薦機構第三位。

但根據中證協官網顯示,海通證券的315位保代中,共有李春、陳新軍、顧崢等14人有過違反監管規定的記錄。這一數據遠超保代規模更大的中信建投中金公司等。

1月28日晚間,北京證券交易所、全國股轉公司發佈了2021年度證券公司執業質量評價結果。

2021年度,101家證券公司由高到低分別被評爲一、二、三、四檔,其中,一檔爲申萬宏源等20家證券公司、二檔爲銀河證券等41家證券公司、三檔爲金元證券等20家證券公司、四檔爲長城國瑞等20家證券公司。本次評價結果較爲全面客觀地反映了證券公司整體執業質量。

本次執業質量評級中,頭部券商海通證券僅被評爲第二檔,其合規質量扣分最多,在101家券商中,僅位列第34位。

北京證券交易所、全國股轉公司表示,下一階段,將在總結經驗的基礎上,進一步完善執業質量評價工作,引導證券公司不斷增強規範執業意識、持續提高創新型中小企業的專業服務能力。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