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卸載”陳年舊賬,四券商計提減值準備23億,衝擊淨利近20億,還新增質押業務損失4.44億

來源:券商中國

不算不知道,券商2021年還是沒少計提減值。

截至目前,共有4家上市券商公佈了2021年度計提減值準備情況,光大證券國元證券國海證券、太平洋證券4家券商合計計提金額高達23.11億元,對2021年淨利潤造成的衝擊合計高達19.15億元。

其中,光大證券因早年踩雷MPS事件再度計提7.33億元,成爲目前2021年單個項目金額最大的項目,且光大證券已因該項目連續四年大額計提。與此同時,國元證券也繼續因之前違約的“深大通”“珈偉新能”和“藍豐生化”等股票質押項目,累計增加計提預期信用減值損失4.44億元。

4家券商去年計提23億元

1月28日晚間,國海證券發佈了2021年四季度的計提減值準備公告,自此已有4家上市券商預告了去年全年的計提情況。

其中,光大證券計提金額最高爲11.28億元,並減少了10.28億元的當期淨利潤,而光大證券預計的2021年淨利潤也不過是35.01億元,可見大額計提對其業績的影響。

需要注意的是,光大證券此次再度對MPS項目計提預計負債7.33億元,而此前2018年至2020年,光大證券已連續三年分別爲該項目計提14億元、16.11億元、15.5億元,如今已經連續4年計提。

光大證券稱,其前期就光大資本及其下屬子公司所涉MPS事項及相關進展情況進行了公告,此次計提7.33億元預計負債,是綜合考慮了MPS事項進展情況、相關訴訟及仲裁判決情況,以及根據判決結果應承擔的相應支付義務等各方面因素的結果。

國元證券和國海證券也在2021年分別計提了4.89億元和4.22億元的減值準備,也使其當期淨利潤分別減少了3.67億元和3.16億元,且兩家券商計提減值準備的大頭均爲買入返售金融資產,顯示相關風險均集中在股票質押回購業務上。

而太平洋證券則計提了2.73億元,其中有3.96億元爲應收帳款,好在買入返售金融資產和其他債權投資合計轉回1.29億元,最終僅減少了2.04億元的當期淨利潤。

此外,安信證券的控股股東國投資本也在1月28日晚間宣佈,2021年計提各項信用減值準備淨額合計6.51億元,減少淨利潤約4.88億元,且上述計提已包含在其此前披露的國投泰康信託、安信證券2021年度未經審計財務報表中。

股質業務風險仍需警惕

對比上述券商的公告,儘管光大證券和太平洋證券均有上千萬元的買入返售金融資產轉回,但整體來看,股票質押風險對券商計提的影響仍然不小。

以國元證券爲例,2021年其共計提4.44億元買入返售金融資產減值準備,佔總計提金額的比例高達91%!

國元證券稱,這主要爲對以前年度違約的“深大通”“珈偉新能”和“藍豐生化”等股票質押項目,根據融資人資信和質押物抵償價值的進一步變化情況,進行可回收性分析,增加計提預期信用減值損失。

而通過綜合2021年上半年、三季度、四季度的計提情況,可以發現2021年,國海證券總共計提的4.22億元資產減值準備中,有3.76億元都是買入返售金融資產,佔比高達89%。

值得注意的是,國海證券2021年計提涉及的股票質押項目,最早可以追溯到2016年。例如,2016年,國海證券曾與融資人開展初始交易金額爲3.99億元和1.10億元的兩樁的股票質押式回購交易業務,涉及融出資金本金餘額分別爲3.63億元和0.81億元,2021年分別計提資產減值準備1.42億元和0.13億元。

而太平洋證券雖然在2021年度轉回買入返售金融資產減值準備8957.99萬元,但卻新增計提3.96億元應收賬款減值準備。太平洋證券對此解釋稱,其中包括3.93億元單項計提減值準備,主要針對違約的股票質押業務轉入應收賬款的項目。

據介紹,太平洋證券對應收賬款擔保情況、清收情況等綜合評估後,採用違約概率/違約損失率方法,計量測算應收賬款的預期信用損失。此次針對違約的股票質押業務轉入應收賬款的項目計提減值準備4.04元,包括新增計提應收賬款資產減值準備2.57億元,由買入返售金融資產轉入應收賬款減值準備1.46億元。

責任編輯:張恆星 SF142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