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上映7天吸金超6億,華強方特還能再造一個“熊出沒”嗎?

自大年初一上映至2月7日,《熊出沒·重返地球》上映7天累計票房已達6.19億元,位居春節檔第四。在去年暑期《俑之城》票房失利後,華強方特再度用“熊出沒”的穩定表現證明了自身實力。然而,單一IP也是華強方特的短板。距離華強方特再造一個“熊出沒”還需要多久?

“熊出沒”再現春節檔,7天票房破6億

近日,一組科幻大片式的動畫截圖配着“這竟然是熊出沒”的感嘆,引發網友熱議。截圖中的動畫,正是於2月1日大年初一上映的動畫電影《熊出沒·重返地球》,這也是“熊出沒”系列推出近十年後的第八部大電影。據貓眼專業版數據,截至2月7日,《熊出沒·重返地球》上映7天累計票房已達6.19億元,位居春節檔第四。

導演林匯達透露,《熊出沒·重返地球》構思於2019年-2020年,創作持續了近兩年時間。製片人王強介紹,《熊出沒·重返地球》共有2000多個鏡頭,特效數量佔比達80%,角色數量和場景數量超過300個。

一位結束觀影的家長告訴新京報貝殼財經記者,雖然影片情節對大人來說較爲簡單,但孩子看得很開心。還有家長表示,帶着孩子去電影院看“熊出沒”,已成爲這幾年的春節傳統。“過年時能有一部全家人一起看的電影挺好的,有種儀式感,(熊出沒)打算一直看到孩子不感興趣爲止。”

《熊出沒·重返地球》的第一齣品人方特動漫,是華強方特文化科技集團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華強方特”)的全資子公司。通過文化內容與主題公園結合,華強方特成爲了國內獨有的既覆蓋影視動漫內容、文化衍生品產業,又包括主題公園的全產業鏈文化閉環企業,於2012年推出的“熊出沒”正是其代表性IP。

除2020年因疫情取消上映外,“熊出沒”系列電影持續以每年一部的速度穩定推出,均瞄準春節檔,成爲“年貨”影片。數據顯示,“熊出沒”系列前七部電影的合計票房已超32億。根據貓眼專業版數據,自2014年推出首部動畫電影后,“熊出沒”系列票房始終保持增勢。儘管推遲一年於2021年春節檔上映的《熊出沒·狂野大陸》受疫情等因素影響,上映62天總票房止步5.94億元,但今年春節的《熊出沒·重返地球》以7天6.19億元的票房再度證明了“熊出沒”IP的實力。

華強方特作爲“熊出沒”系列電影的第一齣品人、攝製單位以及聯合發行,逐年增長的票房也增厚了其業績。據此前披露的數據,2016年-2018年,華強方特來自“熊出沒”大電影的發行收入分別爲4160.63萬元、6458.11萬元和7606.05萬元,相對應的三部電影票房分別爲2.88億元、5.21億元和6.06億元。2017年-2019年,華強方特的數字動漫業務營收同樣保持增長,2021年上半年,該業務營收同比增長160.3%達2.07億元。

《俑之城》票房“失利”,打動成年觀衆不容易

截至去年5月,華強方特共有27座主題公園,主題公園品牌目前已達8個。隨着“熊出沒”IP的進一步發展,華強方特也在逐步豐富旗下主題公園項目,通過突出“熊出沒”改進遊園體驗。現在,在天津方特歡樂世界,遊客可以在項目“熊出沒歷險記”中與動畫角色一起戰鬥;在寧波方特東方神畫,可以與熊大、熊二一起加入保護動物雜技團;在株洲方特夢幻王國,遊客可以體驗保護森林雪松的故事……

然而,在“熊出沒”系列耀眼的成績之下,華強方特目前仍未能成功打造出第二個“熊出沒”。

2019年,《哪吒之魔童降世》以50億元的總票房刷新了國內觀衆對國產動畫電影的認知,也展示了走出兒童觀衆“舒適區”的高質量國產動畫電影的想象空間。而同年的《熊出沒·原始時代》票房爲7.14億元。

事實上,除了“熊出沒”,華強方特長期以來也在不斷打造“小雞不好惹”“小蟲蟲有大智慧”等新IP以及《熊熊樂園》等“熊出沒”衍生IP。但梳理後不難發現,在“方特家族”的成員中,僅生肖傳奇系列的受衆年齡爲8-16歲的青少年,《出發吧!魯奇》《熊熊樂園》“小蟲蟲有大智慧”“小雞不好惹”等其他成員,受衆均爲12歲以下的兒童。

“單一IP受衆面比較狹窄,侷限性較大,很難支撐起一家大公司的長期發展。”景鑑智庫創始人周鳴岐表示,“目前華強方特《熊出沒》系列的觀衆以低齡兒童爲主,不僅侷限了大電影的排片和檔期,也限制了IP的後續擴展,例如周邊只能賣給低齡兒童,相對較爲廉價。”

華強方特方面也坦言,雖然已經擁有“熊出沒”等具有一定市場影響力的動漫品牌,但是數量較少,IP儲備量與國際頂級企業仍有較大差距。

在此背景下,方特動漫歷時五年推出的中國古風動畫電影《俑之城》,瞄準了更廣泛的14-30歲觀衆。電影導演丁亮是華強方特高級副總裁,被稱爲“熊出沒之父”;導演林永長是數字動畫領域的一員“老兵”。

《俑之城》以兵馬俑爲靈感,講述了一個少年曆險與成長、善惡與抉擇的故事。儘管是一次全新的嘗試,但華強方特並未選擇更保險的做法,例如改編孫悟空等已有角色形象,或者選擇有原作基礎的作品。就這樣,一部原創的《俑之城》被華強方特“寄予厚望”。在此前披露的招股書中,華強方特募資目的之一便是爲了獲得《俑之城》的製作費用。

然而,《俑之城》最終的表現難言亮眼。按計劃,《俑之城》原本應於2019年下半年上映,最終卻延期到了去年7月。上映後,市場對《俑之城》的反響並不強烈,上映38天總票房僅6985.4萬元,遠不及“熊出沒”系列票房,影片的豆瓣和貓眼評分分別爲5.8和8.7,同樣不及“熊出沒”系列。而同在暑期檔的國產動畫電影《白蛇2·青蛇劫起》,上映38天時的總票房達5.57億元。此外,在《俑之城》的觀衆評價中,“敘事粗糙”“故事老套”等關鍵詞也不少見。

據華強方特2019年披露的項目計劃,《俑之城》還會分別於2021年和2022年推出第二部、第三部,與“熊出沒”系列同樣爲每年一部;兩部電影總投資分別爲1.2億元和1.5億元,其中華強方特出資6000萬元和8250萬元,總投資額和公司出資額也與“熊出沒”第七部和第八部相當。隨着《俑之城》推遲至2021年上映,後續兩部的推出時間將如何變化也陷入未知。

此外,若以計劃披露的投資額爲標準類推,分賬票房6292.8萬元的《俑之城》能否實現盈利,也要打上問號。新京報貝殼財經記者就相關問題致電華強方特,電話始終無人接聽。

華強方特能否再造一個“熊出沒”?

在長期面向兒童觀衆後,《俑之城》的嘗試並未給華強方特帶來一鳴驚人的成功轉型,華強方特的票房“扛把子”IP依然是“熊出沒”。在提及自身IP儲備量短板時,華強方特將原因描述爲“發展時間較短”。業內人士看來,在創作IP的道路上,華強方特仍有很長的路要走。

“動漫是文化產業領域最頂級的創意產品,不僅消費市場定位很重要,還要考慮‘通喫型’和具有產業鏈結構的收入模式。當然,國內多數選擇一個方向,比如做兒童動漫,尋找兒童市場和兒童產業。”北京大學文化產業研究院副院長陳少峯表示,“只做幼兒動畫電影的話就得先從兒童動畫電視劇入手,要花巨資鋪墊。”

據新京報貝殼財經記者不完全統計,在“熊出沒”系列誕生的近十年裏,華強方特推出了至少10部動畫劇集和8部電影,動畫集數超過500集。爲持續運營保證IP熱度,每年上映一部新電影也成爲華強方特的“必修課”。

“另外,兒童動畫的內容要家長和兒童都喜歡纔行,否則家長就不會帶孩子去買玩具等。”陳少峯表示,“就目前電影的主流消費者來說,做動畫電影最好還是以青年這批主流電影消費者爲中心,當然能做‘通喫型’更好。”

此外,一個成功的IP僅靠時間的積累是遠遠不夠的。“培育一個成功的IP,除了時間成本,還需要資金成本和機會成本。影視形象類IP的‘保鮮’需要不斷注入新內容持續吸引觀衆,就要不斷拍續集、追加投入,這是商業規律,就算好萊塢最頂級的IP比如漫威、DC、星戰等都是如此,那麼就需要大資本和良好的商業利益來支持這樣持續的大投入。”周鳴岐表示,“此外也需要機會成本。高投入不見得真能有回報,就算同一個團隊、同一班人馬不也一定能複製成功。大投入、大製作如果定位失準,也可能出現‘打水飄’的情況。還有不少其他影響因素,甚至包括疫情。”

不過,在業內人士看來,作爲國內僅有的實現了“自有IP+主題公園”閉環的文旅企業,華強方特仍需要很長時間完善IP體系。周鳴岐表示,構建一個包含多個年齡層、多種不同定位的比較全面的IP體系,對華強方特來說是未來一個比較大的挑戰。“目前國產影視動畫領域還沒有任何一個成人化的IP真正走了出來。華強方特的一個優勢,在於其已經實現了從0到1的突破。而同類公司如華僑城、融創都在用‘+房地產’的商業模式做主題公園,沒有花心思做IP和內容。產出IP的影視動畫公司,也很少有實力做主題公園,或很少有毅力對IP進行持續開發。”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