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全國建設1000家國家級生態農場,帶動各省建設10000家地方生態農場。

據農業農村部2月9日消息,農業農村部辦公廳制定並印發《推進生態農場建設的指導意見》,意見指出,到2025年,通過科學評價、跟蹤監測和指導服務,在全國建設1000家國家級生態農場,帶動各省建設10000家地方生態農場,遴選培育一批現代高效生態農業市場主體,總結推廣一批生態農業建設技術模式,探索構建一套生態農業發展扶持政策,持續增加綠色優質農產品供給,不斷提高農業質量效益和競爭力,讓生態農場建設成爲推動農業生產“三品一標”的重要平臺和有力抓手。

意見指出,組織龍頭企業、合作社、家庭農場等自願申報,通過專家評估、現場評審等方式進行綜合評價,遴選一批生態農業市場主體。引導入選主體發揮自身優勢,全程推廣應用標準化生態農業技術,提高產地環境質量,推行綠色低碳循環生產,打造綠色生態品牌,使其成爲落實農業生產“三品一標”的排頭兵、推進生態農業建設的領頭羊、加快農業發展綠色轉型的典型樣板。

意見指出,鼓勵以生態農場爲主體,推廣應用耕地質量保護與提升、污染修復等產地保育技術,化肥農藥減量、有機肥替代、生物防控等技術,生態田埂、生態溝渠、生態廊道等田園生態系統建設技術,農作物秸稈、畜禽糞污、廢舊地膜等農業廢棄物資源化利用技術,農產品清潔加工、節能貯存、低碳運輸等綠色收儲運技術,健全完善生態農場技術規範,形成一批生態循環農業發展技術模式。

意見指出,以生態農場爲重點對象,探索秸稈還田、有機肥施用、深松整地爲重點的地力補償政策,化學農藥減量增效、畜禽糞污減排降污、農膜回收利用爲重點的環境補償政策,稻田甲烷、農用地氧化亞氮、動物腸道甲烷、畜禽糞便管理甲烷和氧化亞氮減少排放爲重點的低碳補償政策,以及技術優先推廣、專家優先服務、金融優先支持、用地優先保障、產品優質優價等配套扶持政策。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