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湃新聞記者 嶽懷讓

虎年伊始,安徽黃山市委書記凌雲向全市幹部拋出“三問”。

據“黃山日報”2月10日午間消息:2月10日上午,全市改進工作作風爲民辦實事爲企優環境大會在屯溪召開。會議貫徹落實全省改進工作作風爲民辦實事爲企優環境大會精神,動員全市上下迅速掀起一場作風建設的自我革命,奮勇爭先、崛起趕超,爲打造“五個之城”,建設生態型國際化世界級休閒度假旅遊目的地城市提供更加堅強有力的保障。市委書記凌雲出席會議並講話,市委副書記、市長孫勇主持。

會上,凌雲從“問題在哪裏?目標是什麼?我們怎麼幹”三個方面,結合60頁ppt展示,通過數據對比、圖表分析,對黃山幹部隊伍能力作風進行深入剖析,提出努力方向和改進措施,讓在場幹部直感坐不住、等不及、慢不得。

凌雲說,黃山幹部隊伍的能力作風總體是好的,但省委書記鄭柵潔指出的“六不”現象在我市也是存在的,某些方面還比較突出。我們要敢於直面這些問題,敢於直面問題本身就是自信的表現。

澎湃新聞記者注意到,黃山市委書記凌雲在講話中按照“標杆不高”“擔當不夠”“服務不優”“效率不快”“工作不實”“狀態不佳”六個方面,對黃山幹部作風方面的問題做了梳理,分別是:

一是標杆不高。思想不夠解放,小富即安、小進即滿,習慣於觸手可及的低端目標,滿足於不上不下的中游位次,喜歡算人均、縱向比,不願拉標杆、橫向比,報喜不報憂、報功不報過,甚至甘於“躺平”。

二是擔當不夠。有的只要不出事、寧可不做事,對矛盾問題迴避繞行、視而不見;有的瞻前顧後、怕擔責任,遇事層層請示彙報,總是說“上面沒文件”“以前沒幹過”,說到底是不敢抓、不敢管;有的“新官不理舊賬”,事不關己,高高掛起,習慣於“推繞拖”。

三是服務不優。有的習慣當甩手掌櫃,涉企服務質效不高;有的“門好進、臉好看”,但事還是難辦,中梗阻、慢作爲等現象依然存在;有的對企業承諾的事情不兌現、不履職,甚至喫拿卡要,損害營商環境。

四是效率不快。有的幹部不溫不火、不緊不慢,企業和羣衆心急如焚,他卻慢慢悠悠,習慣於按部就班、墨守成規;有的工作不問就石沉大海,一問就正在落實,永遠都是進行時;有的工作推一下動一下,甚至推了也不動;有的項目審批環節多、程序繁、週期長,給企業和羣衆帶來諸多不便。

五是工作不實。有的裝樣子、擺架子、鋪攤子,習慣以會議貫徹會議、以文件落實文件,表態多調門高、行動少落實差,把說了當做了、把做了當做成了;有的監督檢查走過場,風險排查“一陣風”,執法不嚴“稻草人”;有的對羣衆合理訴求敷衍應付,出工不出力、甘當“太平官”。

六是狀態不佳。有的官氣太重、暮氣沉沉,缺少一股氣、一股勁;有的守攤子、混日子,等文件政策、等組織安排,甚至等轉崗、等退休,工作缺乏主動性和緊迫感。

凌雲還在講話中提到了安徽省委書記鄭柵潔指出的“六不”現象。澎湃新聞記者注意到,這裏提到的“六不”,指的是今年2月7日安徽召開的全省改進工作作風爲民辦實事爲企優環境大會上,鄭柵潔的一段講話。

根據安徽媒體報道,鄭柵潔在這次會議上強調,要清醒看到,作風問題具有長期性、頑固性、複雜性,目前積弊尚未根除,有些病竈依然存在,在有些幹部思想上工作上突出表現爲不作爲、不擔當、不進取、不務實、不守信、不知止,有些問題就是頑瘴痼疾,雖然是少數,影響的是羣衆的切身利益和我們的發展環境。我們要以永遠在路上的清醒改進作風,真正動起來、幹起來、比起來、熱起來。

鄭柵潔談到的幹部現象包括,有的只要不出事、寧可不幹事,遇事層層請示彙報,動不動就說“上面沒文件”“領導沒講過”“以前沒幹過”;有的解決問題“推繞拖”,搞“擊鼓傳花”,批來批去、轉來轉去、議來議去,最後問題哪來哪去。

此外,有的缺乏“慢進是退、不進更是退”的危機感,安於現狀、小進即滿,習慣縱向比、不願與先進發達地區比,不敢拉高標杆,不願爭先進位,甘於“躺平”。

安徽省委書記的上述講話這幾天引起社會輿論關注,回到黃山市層面,市委書記凌雲提出了“三快一降”的目標:經濟發展要快、服務企業要快、爲民辦事要快、信訪量要降。

在經濟增長目標方面,凌雲表示:從指標看,經濟增長按照8.5%以上安排,實際工作中奮力跳一跳,力爭兩位數增長。凌雲還在講話中提問:躺平的幹部還能躺得住嗎?混日子的還會有市場嗎?領導同志要帶頭出征,全體幹部要人人出手,各項工作要事事出彩,把自身放在全國全省大格局中去比較、去定位,幹就幹好、幹就爭一流,拉高標杆、有冠必奪。

責任編輯:蔣晨銳 圖片編輯:樂浴峯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