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度新孟買帕提爾體育場,鋒線“奇兵”肖裕儀衝刺着,比賽已入讀秒計時階段,她仍等着機會,在禁區右側,接到隊友王珊珊的身後傳球時,她幾乎是出自身體直覺,加速幾步,一腳抽射——

那一瞬間,時間似乎慢了一點,直至破門,“一下子好燃”,肖裕儀回憶,歡呼聲響起時,她只覺開心、幸福,勝利來得並不容易。那是2月6日,女足亞洲盃決賽,中國女足在0-2落後險境中,於下半場重演經典逆轉,連扳3球。替補上場的前衛肖裕儀,最終絕殺韓國隊。中國女足時隔16年後再登亞洲之巔。

亞洲盃期間,“鏗鏘玫瑰”多次刷屏,奪冠之夜更達頂峯。女足教練水慶霞接受新華社採訪時表示,感謝社會各界關注與鼓勵,前進的過程中肯定會有起伏,自己和球隊都會保持平穩的心態,也“希望大家能對女足有更長久的關心”。

眼下,她們正着眼於今年9月在杭州舉辦的第19屆亞運會,肖裕儀在2月10日對澎湃新聞記者說,她已經在隔離酒店開啓新的訓練和調整。

亞洲盃比賽中,除絕殺球,肖裕儀於半決賽對陣日本時,替補上場後僅1分鐘就爲隊友獻出助攻。初賽對陣伊朗,她貢獻1進球2助攻。人們對這個26歲的女孩燃起了好奇與關注。

2002年,6歲的肖裕儀從廣東汕頭搬到上海讀書,二年級時被選入校隊,從此與足球結緣。她性子倔,又皮,足球於當時的她,像是一種“較勁”,她享受進球、贏球的單純快樂。

此後,她的足球之路可謂順風順水:16歲入選U17國家集訓隊名單;21歲入選國家隊;同年隨上海女足奪得天津全運會冠軍;23歲借調至武漢女足獲女超聯賽冠軍……亞洲盃奪冠後,在她汕頭的老家,記者們發現足協頒發的“最佳射手”“玫瑰之星”等獎牌,能擺滿一桌。

但榮耀之下,成爲職業球員的肖裕儀也曾有過“黯淡”時刻,或是2019年3月阿爾加夫杯,最後一場排位賽對陣荷蘭空門未進,或是同年6月女足世界盃落選23人名單。採訪中,這個喜歡唱歌、旅遊,會在比賽前穿上自己那雙“lucky shoes”的開朗女孩,不時提到一個詞,“懷疑”,就像她曾考慮留洋,但還是會懷疑:自己到底行還是不行?

而在經歷這次亞洲盃後,她覺得自己完成了一次蛻變:更多自信,更多責任,身爲球隊中生代球員,她希望自己能在關鍵時刻站出來。踢出絕殺球的那一刻,她告訴自己:不想再否定,也不要再懷疑。

以下是肖裕儀的自述:

“上場了就是要去戰鬥的”

這一次亞洲盃,我膝蓋上有一些炎症,但綁了腿,問題其實也不大。場上大家都很拼,多多少少都有小傷小病,但只要你上了場,就一定要讓自己發揮得好一些。(包括)女孩子可能正好趕上生理期打比賽,人比較虛,還是會堅持完成比賽。

對陣韓國的前一晚,教練說,放輕鬆去面對,好好喫飯,好好睡一覺,第二天上場了就是要去戰鬥的。決賽前晚我睡得特別好,剛去(印度)的時候,(因爲)路程、時差,比較疲勞,睡眠倒還沒那麼好。

之前奧運賽,贏過韓國,這一次又碰到韓國,不知道人家是什麼樣的心理,但肯定是想來複仇的。到了決賽這個份上,踢到最後是(看)隊員的心態,自我的調整。

場上是瞬息萬變的。第26分鐘,(韓國隊)進我們第一個球,後面又進一個點球,沒想到上半場就進了我們兩個,而且進得也比較快,就感覺不是很順。

中場休息時,水導(教練水慶霞)說,已經0:2了,大家放開了踢,不要有太多顧慮,不要留有任何遺憾就可以。

我當時在外面做準備活動,希望儘快跟上球隊節奏。球隊0:2落後把我換上去,是對我的信任。我其實也會有心理壓力,但做了充足的準備,就不會考慮那麼多。上半場也是消耗戰,我後上,體能、精力各方面(能)更加專注。

上場時,水導讓我利用自己的優勢給對方更多壓力,多突破,在邊上多插身後(進攻)。(她語氣)蠻平靜的,她也有比較激動的時候,但是落後時,會更多去鼓勵隊員。

雖然對方有核心球員(池笑然),(但)我們在防守上安排隊員對她盯防,其實也沒有(對我們造成)多大的壓迫感。

(下半場)戰術的話,我覺得沒有多大調整,換人(方面)有針對性。像我們隊員張琳豔比較靈巧,對手對她也不是很熟悉,中場換上她,球隊的趨勢變化還是比較大的,帶活了整個前場的進攻。後半階段,我們的大姐姐王珊珊從後衛又調整到了前鋒,也給對手帶來了很大的壓力。

補時階段,(戰術)也沒有什麼調整了,打到那個份上了,教練讓我們冷靜一點,做好防守,不要再失球了,(除此之外)就是專注於場上。

我當時正好在邊上,專注於球的發展。就看隊友從中路開始向前傳導,平時我們訓練也強調這種進攻傳導配合。我在等時機,一直向前跑,最後加速幾步,正好隊友看到我插上來了,給我傳了一個身後球,我很堅決地打進那個球。那一瞬間,有一點點時間變慢的感覺,進球(後),一下子好燃。

歡呼聲傳到耳中,很開心很幸福,覺得我們特別不容易。聽到裁判吹哨結束,終止比賽,替補球員還有教練全衝到場上來了,大家擁抱在一起,都說“好球好球”,很開心,就是很開心。

“最快樂的是贏球”

小時候感覺自己就像個假小子,皮。

我開始接觸足球,是二年級時在上海的運光二小(現名爲虹口實驗學校),學校有足球校隊培訓,體育老師讓全班女孩子都站起來,挑中了我。我什麼也不懂,我主要是去上海讀書的,沒對踢球有多大興趣。

當時踢球的女孩還是挺少的,也就十幾個,每天抓基礎,打打小對抗,有點枯燥。(不過)當我知道足球有比賽,有輸贏,我已經有勝負欲了。最快樂的是贏球,還有進球的感覺。真的不大喜歡輸,要贏,比較較勁。磕磕碰碰也很正常。

爸媽會覺得我一個女孩子,心疼多一些。(以及)覺得耽誤學習,他們對學習的要求還是比較嚴格的。那會兒我成績也還可以,父母勸過,要不不踢了?好好去讀個書。我也挺倔強的,不聽。

踢到五年級,算是一個轉折。正好教練是以前上海女足退役的,帶着我訓練。讓我考慮去上海體育學校,(小學)對口就是這個學校。我就去了。

當時報名是我爸爸帶我去的,(我爸說)我做體測的時候,還跑到哭了,從來沒跑過(10000米),那是400米的場地,那麼大圈,對我來說有點難度。但還是堅持下來了,跑了就完事了。

那會兒一週纔回一次家,我就跟我媽說,只要我回來,帶我去喫一次麥當勞(作爲獎勵)就行了。反正想喫什麼,他們就做給我喫。其實我做什麼,父母都是特別支持,只要我開心就行。

(後來)各個隊比較優秀的(隊員)會參加集訓,後面(我參加)國少隊、國青隊。

我是在2016年左右上隊(進入俱樂部一線隊)的,(年紀)也小,有點壓力,有時候教練換你上去,有一兩個失誤,會有點緊張。

2017年,正好是女超第一場比賽,我以小隊員的身份替補上場,感覺自己競技狀態特別好,教練也給了我更多的比賽時間。第三場比賽結束之後,就去了國家隊。

我很多時候都是集體生活,(和爸媽)電話聯絡,分開時間長了,就習慣了,其他隊友也是像我這樣的情況,見不到爸媽。跟隊友在一起還是蠻開心的,大家住在一起,一起玩,坐火車去外地比賽,也能轉移更多的注意力。

有一次腰受傷了,後面要準備一個大比賽,比較低落,跟父母通了個電話,我爸爸就給我寄了一些藥。慢慢大了,基本上報喜不報憂,不會把太多的負能量跟父母說,我不想他們擔心我,我自己可以調整好的。

有時候想知道他們的動態,我會跟他們視頻,問他們在幹嘛,晚上喫了什麼。輸球的時候,我媽會打個視頻過來。

每次比賽前的一個晚上,我媽都會給我發消息,讓我加油,說幾點要開戰了,希望我上場能勇敢一些,單刀要進球,也挺逗的。每次說這些,她會發很多表情,煙花、祝賀……看着就很花。她也沒有特別懂(球)吧,但是至少我的比賽經常看,稍微瞭解一下。

這次決賽前一晚,我回復她,一定給你拿一塊金牌回來。

“相信團隊的力量”

(亞洲盃比賽期間)喫飯的時候,坐在那種大圓桌,教練不讓帶手機,有助於跟隊友(多)交流。我們去印度(時),飯菜沒有那麼好喫,領隊給安排了一個廚師,會給我們做蛋炒飯、炒麪,大家每次比完賽,喫得特別香。有些隊友愛喝茶、喝咖啡,大家就會一起共享。

(過去的比賽開始前)集訓週期比較長,這次正好是去年一個聯賽結束,(亞洲盃)比賽安排在年初,(準備)時間比較緊湊,沒有那麼長。大家也都在一起踢過球,(但)如果說(更)長時間累積,默契度(會)更好。後面的這三場,我們都是先落後再逆轉,(能贏)還是(源於)球員跟教練之間有更多的信任。

半決賽跟日本隊比賽,賽前的準備會,教練就問我們一句話:“戰不戰?”我們回答:“戰”!她說:“拼不拼?”我們就說了一聲:“拼”!那一刻也是特別燃。

我是替補出場,第二腳觸球,然後助攻了我的隊友,那一瞬間讓我記憶非常深刻。(當天2月4日)發了條微博說,奇蹟源於不放棄,永遠相信團隊的力量。

我是2010年在青年隊,剛去東方綠舟(訓練)那會兒認識水導,她挺親切的。我屬於那種速度不慢的,她會針對這種特點,做些專項訓練。前場的位置我都可以去嘗試,需要怎樣跑位、接球點、什麼角度怎樣射門,她講得多一點。

在場上她會比較嚴厲,也會說你,但是她會很有耐心地教你。足球場外,她就像我們的媽媽一樣,就是水媽媽。我們平時也一起生活,她知道隊員喜歡喫什麼,她就會買給我們一起喫。可能女教練更瞭解女隊員的心理,她細節方面照顧得更多一些。有時候(隊員)遇到挫折或者不開心,會去跟教練交流。

幾年前一場會,水導說過一句話,“成爲被需要的人”,對我觸動挺深的,所以我用了這句話,當微博個人資料(簡介)。我們也會遇到逆境,也可能有打不上比賽的時候,有了這句話,更能啓發自己。更多付出,更加努力,教練是看得到的。

(2019年3月阿爾加夫杯空門不進)它發生了,挺可惜的,當時因此有一點點失眠,會覆盤這個球應該怎麼樣處理。(但)你不可能因爲這個球,後面就不踢球了吧?

(亞洲盃結束後)我們還有別的比賽任務,昨天(2月9日)也進行了一些力量恢復,再調整兩天,估計還有訓練。後面我們有杭州的亞運會,先把眼前的比賽都去完成好,訓練、磨合,之後的比賽再打算。

小的時候(踢球)可能不會想太多,現在是職業(運動員)了。比賽你需要勝利,對此要付出很多,可能沒有小時候踢球那種快樂了,有時候贏得會比較艱難,但是贏了就會很快樂。(就)可以了。

參加這次亞洲盃,對我來說是一次蛻變,感受到了更多的責任,身爲球隊中生代球員,還是希望能在關鍵時候站出來,也增加了很多自信、抗壓能力。我有時候會懷疑自己,否定自己。(但)還是想感謝水導對我的信任,射進球的那一刻,我不想再否定自己,也不要再懷疑。

就像她說的,你站在場上,球可以輸,人不能輸。只要上了場,你就是要去戰鬥的。

(感謝黃子奕對本文貢獻)

責任編輯:朱學森 SN240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