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种了4颗牙,用的是进口耗材,各种费用加起来花了6万多元。”肖女士告诉《财经国家周刊》记者。

随着民众生活水平的提高、口腔医学的发展,和肖女士一样通过种植牙解决“缺牙”烦恼的人越多越多。与此同时,“不看牙,牙疼;看完牙,心疼”“一口牙一辆宝马”“种口牙等于县城买套房”等说法流传甚广,种植牙高昂的费用,也确实将不少有需求的人拒之门外。

推动高值医用耗材降价是助力缓解老百姓“看病贵”难题的重要举措之一。好消息是,随着心脏支架、人工关节等高值耗材陆续被纳入国家集采,实现大幅降价,现如今价格高昂的种植牙集采也已正式提上日程,费用有望大幅下降。

2月11日召开的深化药品和高值医用耗材集中带量采购改革进展国务院政策例行吹风会上,国家医疗保障局副局长陈金甫透露,今年上半年,针对牙科种植体,由国家主导,力求推出地方集采的联盟改革。

那么,通过集采,种植牙费用到底能降多少?对口腔医疗行业而言,集采举措又将带来哪些影响?

种植牙到底贵在哪?

首先要明确的问题是,种植牙究竟有多贵?换口牙的价格真的相当于一辆宝马车、县城一套房吗?

种植牙也称为人工种植牙,种上的并非真正的牙齿,而是通过医学办法,将与人体骨质兼容性高的纯钛金属经过精密设计加工,制造成类似牙根的圆柱体或其他形状,以外科小手术的方式植入受损缺失牙区的牙槽骨内,经过1-3个月后,人工牙根与牙槽骨密合后,再安装牙冠。

“种植牙单颗价格从3000元到数万元不等。”某民营口腔医院人士对《财经国家周刊》记者介绍,要依据全面系统的口腔检查,了解患者缺失区骨质和骨量等情况,从而确定是否适合做种植牙手术,以及什么样的种植牙方案是较为适宜的。

上海市东方医院口腔科某主治医生介绍,公立医院和私立诊所工作室价格稍有区别,公立医院的种植牙价格一般在8000-25000元/颗,其中国产和韩国种植系统一般为8000-10000元/颗,美国和德国系统在12000-15000元/颗,瑞士和瑞典系统在18000-25000元/颗。

也就是说,如果选择了单颗牙万元级的种植方案,一口牙下来确实费用不菲,“相当于一辆宝马车、县城一套房”的说法也并非夸大。

单从医院手术收费看,种植牙费用居高不下,主要原因在于种植体、牙冠等耗材产品上。

上述民营口腔医院人士表示,种植牙前期检查和手术都是免费的,医院主要收取耗材费用,常规种植包括种植体、基台加牙冠的费用,特殊情况会涉及到补骨、植骨、骨粉骨膜、提升等项目,需要额外付费。

例如,肖女士提供的收费单显示:种植体、基台、牙冠这三种耗材总价格占种植牙手术总费用比重高达94%。

不过,这只是明面上的费用构成。

“种植牙的费用,实际上涵盖了医生技术服务价值和医院运营成本等项目。”瑞宁齿科主治医师詹昭坤告诉《财经国家周刊》记者,患者选择种植牙服务,并不等于直接买耗材,这些耗材如何能安全稳定地植入,需要精细的个体化方案设计和手术治疗,这非常考验医生的技术水平。

他介绍,培养一名牙科医师至少要七八年的时间,不少医生为了提升专业领域的水平和能力,还要不断参加进修培训学习,时间和资金投入比较高。

此外,口腔医疗机构运营前期场地、器械设备等投入,也都属于开展种植牙业务的前期成本。

“综合考虑下来,种植体、基台、牙冠等耗材费用占种植牙总费用的实际比例在40%左右。”詹昭坤说。

而根据通策医疗发布的调研纪要,在其种植业务中,种植正畸的耗材费用占比要更低,仅占25%左右。

国海证券研报则显示,从消费者支付端看,种植体占比预计在10.4%,修复材料占比9.6%,牙冠占比3.5%。该研报还披露了口腔医院部分种植体进货价:欧美品牌种植体费用在1600-3000元,韩国在500-800元,国产在400-450元。

集采降价空间有多大?

种植牙价格不菲,有需求的人群却不在少数。

缺牙数量与年龄有较强的相关性,正常人在换牙后有恒牙32颗,其中28 颗在换牙后长出,4颗智齿在成年后长出或者不长。根据原国家卫计委2017年发布的第四次全国口腔健康流行病学调查情况,在35-44岁的中青年人群中,缺牙率大约为36.4%,平均牙量为每人29颗;在65-74岁老人当中,86%存在牙缺失,全口无牙的比例为4.5%,平均牙量22颗。

招商证券研报预计,从缺牙群体的种植牙渗透率看,城市中,中年人缺牙群体的种植牙渗透率为20%;农村中,中年人缺牙群体的种植牙渗透率为5%,老年人缺牙群体的种植牙渗透率仅0.1%。

渗透率较低的主要原因之一就在于种植牙费用高昂,而且,目前种植牙项目尚未纳入我国医保报销,需患者自费。

毫无疑问,将种植牙纳入集采,是顺应民众期待的暖心之举。

今年1月10日召开的国务院常务会议明确提出,将逐步扩大高值医用耗材集采覆盖面,对群众关注的骨科耗材、药物球囊、种植牙等分别在国家和省级层面开展集采。

陈金甫透露,种植牙集采从去年初就已开始部署,由四川组织省际联盟,研究种植牙体集采规程,现在方案基本成熟,也广泛听取了临床、企业和各地意见,准备今年上半年力求能够推出牙科种植体地方集采的联盟改革。

那么,通过集采,种植牙价格到底能降多少?

从近年来国家层面组织开展的心脏支架、人工关节带量采购来看,中标产品平均降幅分别达93%和82%。据此,有医药行业专家预测,随着未来集采落地,种植牙耗材降价幅度有望达到60%至90%,不同材料、不同品牌产品降价幅度有所不同。

不过,需要注意的是,过去集采药品、耗材的销售以公立医院为主,集采报量有保证,企业降价意愿比较高。而种植牙一半的市场在民营机构,因此民营机构对集采的参与度、报量多少,对于最终价格降幅也有影响。

此外,集采降价的仅是耗材费用。如上文所述,在种牙费用中,耗材成本只是其中一部分,还包括专科医生医疗服务价值、医院运营费用等。因此,从整体费用看,集采之后,种植牙费用降价幅度相较于耗材降幅要低一些。

也就是说,假如单颗牙种植总费用为1万元,其中耗材费用占比按40%来算,也就是4000元,如果集采后耗材降幅在70%,那么种植总费用则降至7200元,降幅为28%。

可以明确的是,种植牙费用中占大头的耗材降价,将明显有助于降低患者的医疗支出,减轻就医负担。

以进口为主的市场格局有望打破

对广大患者而言,集采将实实在在带来降低医疗费用的红利,而对于种植牙行业来说,集采或将影响现有市场格局,对相关企业而言机遇与挑战并存。

“种植牙耗材需要长期留存在口腔,很多人觉得这是一个手术,没必要再来一次,更愿意多花钱选择有临床数据支持、稳定性和持久性更好的产品,进口种植体的品质和性能更受信任。”詹昭坤表示。

据了解,目前我国口腔医疗机构所使用的口腔种植体系统中,进口产品占主流。其中,中高端产品被欧美进口产品占据,以瑞士、德国、美国等欧美品牌为代表。韩国品牌则主要走性价比路线,价格相对较低。国产种植体和韩国品牌价格相近,但是起步较晚,市场份额还比较小。

国海证券研报显示,以种植牙中的核心耗材种植体为例,欧美系厂商为种植体鼻祖,在表面处理技术、种植体材料、产品设计上均有优势,受公立医院和高端市场偏好;韩系种植体品牌消费端价格大约为欧系1/3,凭借价格优势有较广的受众面,近年来市场份额不断提升至58%;国产种植体定位和韩系接近,但起步较晚受到韩系价格压制,市场份额预计在7%。

有业内人士称,前几年,国产品牌几乎进不去经济发达地区的公立医院,主要聚集在民营医院或诊所,专注于低端消费市场。

詹昭坤介绍,从临床成功率来看,欧美系产品确实有一定优势,不过对于口腔基础条件相对较好的患者,医生也愿意推荐其尝试性价比更高的国产种植体。而且,种植牙效果也不完全取决于耗材,种植方案设计、医生的技术也至关重要。

对国产种植体来说,扩大用户数量、补充临床数据依然是推广的必经之路。而参与集采无疑是绝佳的机会。

多位业内人士认为,集采将加速国产种植牙耗材替代,有望打破以进口为主的市场格局。

“进口种植耗材从国外到国内医疗机构,大多需要经过层层代理,流通成本较高。而国产产品从厂家到医院,中间流程要少很多。”詹昭坤说,随着种植牙耗材纳入集采,有利于国产种植牙相关企业进一步打通销售渠道。

责任编辑:刘万里 SF014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