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 晶圆代工厂和舰芯片有员工疑似染疫而停工,客户中颖电子受波及,曾是其前五大客户

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 张赛男 上海报道

2月14日,晶圆代工巨头联华电子(简称联电)在官网发布声明称,公司位于苏州8吋晶圆厂和舰芯片制造公司,因有一名员工疑似染疫,目前配合当地主管机关进行全员检测,生产活动因而逐步暂停,待检测后配合主管机关核准即全面复工。

不过联电表示,该事件对公司财务业务无重大影响。据悉,和舰月产值占公司整体合并营收约5%,联电重申第一季业绩展望不变, 季平均售价上扬5%、出货量持平、季毛利率约4成、占全球晶圆代工产业市占率将持续扩大。

受和舰芯片停工影响,A股相关下游客户也受到波及。晚间,中颖电子(300327)公告称,位于苏州工业园区的供应商和舰芯片及京隆科技生产活动被暂停,对公司的产品生产将产生影响,产品供应可能因供应商延期复工及物流不畅等因素出现短期迟滞。

发起科创板IPO折戟

公开信息显示,和舰芯片主要从事12 英寸及 8 英寸晶圆研发制造业务,成立于2001年,2003年5月正式投产,坐落于苏州工业园区。

2月15日凌晨,苏州市发布疫情防控通告,该市6地部分小区调整为中风险地区,其中就包括苏州工业园区。

和舰芯片在业内地位举足轻重。根据中国半导体协会发布的2017 年中国半导体制造十大企业名单,在集成电路制造企业中,和舰芯片在晶圆代工企业中排名第四。

值得注意的是,2019年3月,和舰芯片曾发起科创板IPO,但在三轮问询后,还是在2019年7月主动终止上市申请。

虽然和舰芯片在业内排名居前,但招股书显示,其在发起IPO之时,还是处于亏损状态。

2016年至2018年,公司营业收入分别约为38.89亿元、40.93亿元、44.65亿元;同比增长率分别为5.25%和9.09%。报告期内,净亏损分别约为11.49亿元、12.67亿元和26.02亿元。

在业内人士看来,连续大亏并未成为和舰芯片申请科创板上市的拦路虎,而是与母公司的同业竞争问题未能说服监管。

和舰芯片的最终控股股东是联华电子股份有限公司,和舰芯片首次公开发行股票并在科创板上市招股说明书(申报稿)显示,橡木联合持有其98.14%的股份,晶信科技拥有橡木联合100%的股份,而菁英国际持有晶信科技全部股权,菁英国际又是联华电子的全资子公司,因而和舰芯片的最终控股股东是联华电子。

从三轮问询来看,上交所要求公司进一步说明如何解决同业竞争的问题。第一轮问询中,关于公司治理与独立性的问题,和舰芯片被连环追问。在第二轮问询中,针对“同业竞争问题”,交易所要求公司进一步说明在核心制程工艺受制于控股股东的情形下,通过市场区域划分方式解决同业竞争的措施是否切实可行;第三轮问询中,同业竞争仍被列为第一个问题。

中颖电子曾是和舰前五大客户

作为晶圆代工领域的重要供应商,和舰芯片生产受影响将快速波及下游客户,尤其在缺芯潮的大背景下,这种影响则更为深远。

中颖电子表示,和舰是公司晶圆代工的重要供应商之一,京隆(封装测试代工)则占公司的业务量往来比例较小。和舰暂停生产对公司的生产经营影响程度,主要与和舰的复工时程有关,如果和舰因为疫情原因迟迟无法复工,将对公司的生产经营造成重大影响。

不过,对此市场人士相对乐观,中国已经积累了成熟有效的疫情防控经验,对供应链的影响料将可控。

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注意到,中颖电子曾在2017年出现在和舰前五大客户名单中,销售金额为1.89亿元,占比5.63%。在2016年-2018年,其前五大客户名单中还有多家知名公司,包括:联发科、紫光集团、联咏、矽力杰、联华电子等。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