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15日,自由式滑雪女子坡面障礙技巧決賽中,中國選手谷愛凌完成第三跳。 中青報·中青網記者 李崢苨/攝

2月14日,北京冬奧會,中國選手蘇翊鳴在單板滑雪男子大跳臺決賽中。 中青報·中青網記者 李雋輝/攝

一場大雪促成了一場真正意義上的頂峯相見,蘇翊鳴和谷愛凌,中國隊雪上項目兩位最耀眼的00後在今天的冬奧賽場上完成了時間、空間、歷史意義的完美銜接。

2月13日張家口賽區降下大雪,谷愛凌參加的第二個冬奧項目自由式滑雪坡面障礙技巧的比賽被推遲一天舉行。巧合的是,她調整後的賽程與單板新星蘇翊鳴的比賽幾乎無縫銜接,兩個從小就一起在雪上飛馳的年輕人迎來了完全屬於他們的高光時刻。

2月15日11時,雲頂滑雪公園滑雪坡面障礙技巧賽場,前兩輪發揮不佳的谷愛凌在第三輪絕地反擊,從第八名躍升至第二名,摘下自由式滑雪女子該項目的銀牌。兩個半小時後,北京首鋼滑雪大跳臺,蘇翊鳴以一個反向1800拿到93分,排名超至第一,在其他選手出現失誤的情況下,提前一輪鎖定單板滑雪男子大跳臺項目的冠軍。

谷愛凌的銀牌讓中國代表團在本屆冬奧會上的獎牌數達到11枚,追平了單屆獎牌數歷史最佳成績。而蘇翊鳴奪金後,中國體育代表團在本屆冬奧會已奪得6枚金牌,創造了隊史上單屆冬奧會最好成績。

而一週前,同樣的兩個場館,同樣的一金一銀,谷愛凌和蘇翊鳴對調了劇本。在凝結了機會、挑戰、壓力、挫敗的賽場上,他們都給出了高分答卷。

“雪飛天”上放大招

賽道長164米、最寬處34米、最高點60米,而運動員出發區高度接近50米。足夠的高度和速度,足以讓渴望挑戰最高難度動作的選手充滿想象力。作爲北京賽區唯一的雪上項目競賽場地,被稱爲“雪飛天”的首鋼滑雪大跳臺見證了兩位00後中國隊選手的高光時刻。

“看到他第一跳選擇了外轉,且那麼穩地落地之後,我的心就放下了。”全國單板滑雪冠軍張嘉豪在直播間裏解析着蘇翊鳴在冬奧會單板滑雪男子大跳,讓更多人瞭解了驚豔表現背後的蘇翊鳴,“每位選手都有更習慣的方式,蘇翊鳴內轉特別穩,如果他第一輪選擇內轉,後面就會多一些機會,但他第一個動作就選擇了不擅長的方式,這是非常需要勇氣的。”

以勇氣開局,還有3天才滿18歲的蘇翊鳴在今天的比賽中以182.50分的成績摘得金牌,成爲中國最年輕的冬奧金牌獲得者,也成了這個項目史上最年輕的金牌獲得者。

蘇翊鳴曾在電影《智取威虎山》中飾演“小栓子”,他的臺詞中有一句:“你們攆不上我。”如今,從4歲在父母影響下接觸單板滑雪的孩子,確實長成了無法被“攆上”的賽場新王。

蘇翊鳴職業夢想被點燃的瞬間是2015年北京攜手張家口申冬奧成功的時刻,“那一瞬間,我有了新的夢想。”此後,他通過跨界跨項加入國家集訓隊。

此後,在日籍教練佐藤康弘的幫助下,蘇翊鳴進步神速,不僅連奪冠軍,還依靠內轉1980度抓板的創造性動作,獲得吉尼斯世界紀錄的認證。但進步背後的努力鮮爲人知,有媒體披露,蘇翊鳴要完成一個新的動作,每天得練習6個小時,不斷重複,需要持續一個夏天,而訓練強度最大的一週,蘇翊鳴用壞了4塊雪板。

“最後一個選手分數出來之前,我也不知道能不能拿到金牌,也在準備1980的動作。”今天比賽結束後,蘇翊鳴透露,他已經爲展現超高難度的1980做好準備,但知道自己奪冠了之後,他選擇了最簡單的縱身一躍,劃出一道乾淨的弧線,“我只想享受這個瞬間。”

同樣是在“雪飛天”的最後一躍,谷愛凌選擇了孤注一擲。“我想嘗試從未完成過的動作。”2月7日,谷愛凌在北京冬奧會自由式滑雪女子大跳臺決賽中遇到強手,第二輪過後,她看上去似乎已經與金牌無緣。

最後5分鐘,她決定挑戰偏軸空翻轉體1620,這個動作不僅她從未嘗試完成,目前世界上也沒有女子選手在大跳臺上能實現突破。她給媽媽打了電話,媽媽勸她“不要冒險,用安全的動作就可以了。”但谷愛凌再次選擇成爲不聽話的小孩,“如果不嘗試一下,就不是一個完整的‘我’,我想讓自己表現出最好的一面,我不是想贏別人,我更想贏我自己。”谷愛凌說,“無論成功失敗,我都會爲自己感到驕傲,我挑戰這個動作,就是想讓全世界都能看到我心裏的想法。”此後,她以難度更大的反向1620超越自身極限的第三跳,驚豔了世界。

從小,谷愛凌就是“不聽話的孩子”。13歲時,她第一次參加成人組比賽,剛出場不久就摔倒了,職業選手生涯首秀就這樣倉促結束。等待她的還有另一項比賽,夜裏,她高燒、嗓子疼到在媽媽懷裏哭,“聽說生孩子很疼,我現在疼到就像要從嘴裏生孩子。”當時的谷愛凌想法還很稚嫩,但內心已足夠堅強。媽媽勸她放棄比賽,但第二天,她依然身披“122號”躍進雪場,堅強的原因很簡單,一方面不願辜負媽媽忙前忙後的辛苦,另一方面,摒棄比賽的輸贏結果,作爲一名中學生,她獲得了與頂尖滑雪選手比賽的機會,“就是想看看別人滑得怎麼樣”。

“雪長城”上無坦途

成爲冬奧會冠軍的谷愛凌依然有着“不聽話”的一面。2月15日,谷愛凌再次上演絕地反擊,在自己本屆冬奧會的第二個項目自由式滑雪坡面障礙技巧中奪得亞軍,可不到48小時,她還將迎來第三項比賽,手中的銀牌還沒焐熱,她就得投入U型場地的訓練。

“比完賽我媽媽打電話問我還去不去U槽訓練,要不做完採訪就回去吧。我說不行不行,冬奧會還在比着呢。”谷愛凌明確知道,她不能留戀已經取得的一金一銀,“我U型場地的訓練已經比別人少很多了。”

在大跳臺上創造歷史的一刻,讓谷愛凌興奮不已,也消耗了不少精力。因此,在坡面障礙的比賽中“有些沒進入狀態”。在今天的決賽中谷愛凌第一輪就在道具區出現瑕疵,暫列第三。第二輪,她在第三組道具倒滑落地出現失誤,摔倒在賽場,衆人錯愕中,她在雪地裏坐了一會兒,調整了頭盔,起身後緩緩滑離賽場,此時,她已經跌到第八位,只能依靠第三輪逆風翻盤,賽後,她透露“滑雪爲我帶來的最大收穫就是頑強的精神,在我摔倒的時候,我先檢查我的頭盔有沒有碎,我沒有受傷。”

這是谷愛凌從不斷的傷病中總結出來的經驗,從事極限運動,挑戰與風險並存。2018年,也是在崇禮,當時來參加世界盃中國站比賽的谷愛凌15歲,她在訓練中摔到頭部,腦震盪導致當場短暫失憶,她哭着問媽媽:“我爲什麼在這兒?”

在傷病發生的兩個多月後,谷愛凌克服了心理陰影,繼續征戰世界盃意大利站比賽,斬獲女子雙板自由式滑雪坡面障礙個人首枚金牌。此後,她漸入佳境,最終登頂國際雪聯積分排行榜,爲她加入中國國家隊鋪平了道路。

“滑雪幫我建立了自信心,還激發了身體的潛力。學習新技巧很難,因爲不得不克服恐懼和畏難情緒,強迫身體去做一些以前從未做過的事情,但打破自己的精神和身體界限時,就能夠感受到發自內心的快樂。”谷愛凌多次坦言,恐懼是她前進的動力,但傷病依然是她最頭疼的事情,“我得確定我的頭沒問題,因爲我還得學習,安全很重要。”今天賽後,谷愛凌不斷強調。

在確認自己身體無礙之後,第二輪失誤的她回到休息區喝點水、喫個包子、閉了會兒眼睛,等頭疼緩解後立刻調整狀態,“當我感受到足夠的壓力時,我反而清醒了,我會調動起滑雪最讓我快樂的狀態,專注於每個動作,不會去考慮裁判打分或者比賽結果。”找回狀態的谷愛凌乾淨利落地完成了第三輪動作,以86.23分逆襲至第二名。

而8天前,同樣拿到銀牌的蘇翊鳴經歷的卻是如何面對輿論的聲音。

2月7日,冬奧會單板滑雪男子坡面障礙技巧決賽,首次亮相冬奧賽場的蘇翊鳴在“雪長城”的最後一段跳臺區沖天而起,穩穩落地,以一個從未在冬奧會該項目上出現過的轉體1800度的高難度動作,最終拿下銀牌。賽後,他精彩的表現在社交媒體上引發質疑:“爲什麼蘇翊鳴不是第一?”

賽後,蘇翊鳴先是尋找自己的問題,“在我第三輪的比賽中,我確實沒有完成自己想完成的動作,在起跳時出了問題,所以在第二和第三個跳臺之間換了一個腳位,沒有實現計劃。”然後又大方回應,“我對這個成績已經很滿意了,能和偶像一起站上領獎臺,我感到十分榮幸。”

而教練佐藤康弘也表示,“這是一個綜合性很強的項目,想得高分必須在每個環節做到完美,這一跳可能小鳴在道具區有一些小失誤,導致丟了一點分,這是比賽的一部分,我們對裁判的判決不會抱怨,我很驕傲小鳴能夠取得這樣的成績。”

雪的世界有未來

在蘇翊鳴獲得自己的第一枚冬奧會銀牌後,混合採訪區一段30米的路,他走了近40分鐘,17歲的中國少年不斷切換着中英文,不厭其煩地講述“馬克斯和麥克莫里斯都是國際上‘大神’級別的滑手,也是我的偶像,我從小就是看着他們的視頻、模仿着他們的動作長大的。能夠在自己的家門口,和他們一起站上領獎臺,我已經非常幸運了”。

而僅僅一週,蘇翊鳴也成爲冠軍,但他依然還是把時間用來感謝教練、父母和在滑雪路上的前輩,“我能參加冬奧會,獲得成績,能看到這麼多支持我的人,能感受到祖國的強大,這些收穫真的太珍貴了。”他表示,自己特別清楚偶像對一個人來說有多重要,“我小時候就看他們的視頻,模仿他們的動作,現在有這麼多人看着我,我也要努力給喜歡單板的孩子樹立榜樣,給他們帶來更多的靈感。”

影響更多人,同樣是谷愛凌站上賽場的原因之一,“尤其是女孩們。”她記得,自己加入滑雪隊時是隊中唯一的女孩,直到十四五歲時纔有機會和女運動員一起滑雪,當時她很希望自己是個“假小子”,“我現在還能找到自己穿着超大款連帽衫、戴帽子,假扮成男生的照片。”但此後,加拿大女子滑雪運動員卡亞·圖爾斯基的一段視頻令她產生了改變,“原來女孩也能做到。”她記得自己被激勵的瞬間,也決定尊重自己對時尚的熱情,在學生、模特和滑雪運動員之間切換着人生,“我希望更多人能看見女孩的可能性。”

尤其對於滑雪,她選擇回到母親的故鄉,代表中國隊參加冬奧會,很重要的原因就是希望能讓更多人從她身上感受到冰雪運動的樂趣,“我從11歲時開始考慮代表中國隊參賽,當時北京剛剛獲得2022年冬奧會的舉辦權。爲了提高人們對冰雪運動的認識,中國製定了一項帶動3億人蔘與冰雪運動的目標。我很希望自己能作一點小小的貢獻,因爲這項運動爲我帶來了很多東西,遠遠不止是獎牌。”

她坦言,“我希望在滑雪場上去做些什麼,推動一些什麼,這只是我這個年紀的人想改變世界的心願。”

本報河北崇禮2月15日電

中青報·中青網記者 梁璇 郭劍 來源:中國青年報

2022年02月16日 05 版

責任編輯:梁斌 SF055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