澄清正名大會之後 全面從嚴治黨引領保障雲錫集團煥發新氣象

中央紀委國家監委網站 薛鵬 

疫情期間,雲錫勞動防護用品公司組織黨員和職工生產口罩,爲雲南省一線抗疫提供了重要防疫物資保障。 (雲錫集團供圖)

“公司經營性利潤預計同比增長20倍,創歷史最好水平。”日前,一條好消息在雲南錫業集團幹部職工間熱傳:2021年公司8項重要指標同比實現增長,主營產品產量創歷史新高,資產負債率降至近6年來最低水平,錫產銷量連續16年居全球第一,錫市場佔有率國內、國際同比分別上升3.38%、5.89%。

雲南錫業集團是雲南省屬國有控股公司。過去一段時間,由於企業政治生態被污染,幹部職工精氣神渙散、士氣低落,大膽履職的領導幹部頻頻遭到不實舉報,集團發展受到嚴重影響。隨着一場澄清正名大會的召開,雲錫集團的強力整改進一步加速,政治生態不斷修復和淨化,全面從嚴治黨引領保障作用充分發揮,近幾年來企業挽回經濟損失近4.5億元。

大膽履職、觸碰他人利益“蛋糕”,時任雲錫集團黨委書記、董事長被不實舉報

2017年到2019年,雲南省紀委監委頻繁收到對時任雲錫集團黨委書記、董事長張濤的舉報,具體涉及12項問題,包括干預某項目規劃、在某小區低價購房、利用職權爲親屬安排工作等。蹊蹺的是,這些舉報信幾乎全是匿名,其中只有一份實名舉報,爲一名私營企業主舉報張濤違規干預招投標。

“我把這個舉報人請到紀委來,我問這個事究竟是不是你親自看到?他說是聽說的,最後他還問能不能把這個舉報信撤掉。”雲南省紀委監委第二監督檢查室副主任羅孝禮說。

針對張濤的頻繁不實舉報引發了雲南省紀委監委關注,決定到雲錫集團開展“蹲點式調研”,深入瞭解背後原因。該省紀委監委派出工作組進駐雲錫集團,和幹部職工廣泛談話,實地調研走訪,逐漸瞭解了實際情況。

原來,張濤受到頻繁不實舉報,與其大膽履職、觸碰他人利益“蛋糕”有很大關係。在張濤之前,雲錫集團兩任董事長先後落馬,企業政治生態受到嚴重破壞。2013年6月,張濤擔任雲錫集團黨委書記、董事長之後,對企業積弊認真研究,實施了多項改革舉措。

針對歷史形成的裙帶關係嚴重問題,張濤調整了一批幹部,提拔了一批年輕幹部;針對當時集團紀委多年不辦案的情況,要求集團紀委加強監督,辦理了一批案件,查處了一些以權謀私的幹部;尤其是對礦山承包亂象的整治,更是觸碰到了一些人的現實利益,這些做法顯然得罪了一部分人。

“張濤在任職期間大膽履職,特別是加強了對雲錫集團政治生態的整治、對違紀違法案件的查處,動了一些人的既得利益,導致他們不惜採取不實舉報方式來打擊報復。”雲南省紀委監委第二監督檢查室主任李江波介紹。

信訪舉報在懲治腐敗、淨化政治生態方面發揮着重要作用,但誣告、錯告、陷害等情況會對被舉報人造成心理上或事實上的負面影響,特別是會打擊想幹事、想幹成事的幹部工作積極性,造成思想包袱。對張濤的不實舉報,既使其個人受到不良影響,也使得雲錫幹部產生了縮手縮腳、瞻前顧後的情緒,干擾了企業改革措施的深入推進。

“舉報是接二連三的,那段時間是無奈、困惑的一種感覺。會引起什麼誤解、什麼猜測,是有這方面壓力的。”張濤說。

召開澄清正名大會,謀劃系統整改舉措,亮明爲幹事者擔當、爲改革者負責的鮮明態度

切實爲敢於擔當的幹部撐腰鼓勁是黨中央的一貫要求。在幹部受到失實檢舉控告後,積極爲其澄清正名,能有效保護幹部幹事創業的積極性、激勵幹部擔當作爲。新修訂的《中國共產黨黨員權利保障條例》將澄清正名工作要求上升爲制度,旗幟鮮明向誣告陷害者亮明態度,信訪舉報絕不是恣意妄爲的報復手段。

2019年12月12日,在深入進行“蹲點式調研”,廣泛談話調查後,雲南省紀委監委在雲錫集團舉辦了一場澄清正名大會,正式宣佈調查結果,爲受到失實檢舉控告的張濤澄清正名。

“從2017年到2019年,我們共收到反映張濤的問題線索6次,共反映12個問題。”雲南省紀委監委相關負責人指出,省紀委監委通過函詢談話和蹲點調研等方式進行了全面調查覈實,除發現1個問題需對張濤進行批評教育外,其餘11個問題均無事實依據,予以了結。

“在那個會上,一條條舉報的問題是什麼內容,最後覈實瞭解的結果是什麼,如實地作出說明。我確實很感動,也很激動。”張濤感慨地說,“我覺得這是組織的信任、關愛、鼓勵和激勵,要繼續改革創新發展,要勇於跟歪風邪氣鬥爭,對不良現象我一定要去觸碰,不觸碰我對不起組織,也對不起雲錫幾萬名幹部員工。”

專門召開澄清正名大會正式宣佈調查結果,這一舉措亮明瞭爲幹事者擔當、爲改革者負責的鮮明態度,在雲錫幹部職工中引起熱烈反響,對誣告、亂舉報現象形成了有力震懾,讓勇於擔當者放下思想包袱、重拾信心幹勁。

“最大感受就是組織的眼睛是雪亮的,是爲真正幹事情、敢幹事情、願意幹事的人撐腰的,只要你清白乾淨,沒有私心,誣告也好,舉報信也好,都不會對你造成傷害。這種信號和取向,帶來了一系列變化。”雲錫集團副總經理吳建勳說。

對誣告陷害進行澄清正名的同時,一系列扶正祛邪的有力舉措持續推進:嚴肅查處腐敗案件,雲錫股份原採購供應部主任鍾敏、原副總經理浦承堯、錫材有限公司原總經理楊蕾等多人被查處;深入開展“靠礦喫礦”專項整治及“回頭看”,2020年至2021年立案數超出前七年總和的54%,挽回損失1204萬元;堵塞制度漏洞,啓動風險管理、內部控制、合規管理新“三位一體”建設,探索並推廣採購、招投標、資金管理制衡機制,建立線上公開透明採購平臺,從“內防”上堵死風險漏洞;建立長效機制,制定實施《雲錫“黑名單”管理辦法》,將拉攏腐蝕雲錫幹部職工的20個單位、29人納入終身禁止或限制性合作商業夥伴名單,從“外堵”上斬斷權錢交易利益鏈。通過不敢腐、不能腐、不想腐一體推進,雲錫政治生態發生深刻變化。

“對誣告陷害的澄清正名及一系列扶正祛邪的有力舉措,成爲了雲錫幹部職工的‘最強底氣’,打消了畏首畏尾的顧慮,消除了干擾改革發展的雜音,提振了精氣神,全司上下精神面貌、思想作風煥然一新。”雲錫集團黨委書記、董事長鬍均表示。

全面從嚴治黨引領保障企業發展改革,雲錫克服多重挑戰跑出高質量發展加速度

2020年實現利潤19億元、同比增長351%,進出口貿易總額5億美元、同比增長43%;2021年實現利潤25億元、經營性利潤同比增長20倍,進出口貿易總額13億美元、同比增長139%……這是雲錫集團近兩年交出的“成績單”,利潤連續兩年創歷史新高,進出口貿易總額逆勢上揚,錫產銷量連續16年穩居全球第一,實現了“十四五”良好開局。

風清氣正的政治生態是最好的發展環境。企業的改革發展,不僅要有正確的前進方向,還得讓整個企業有凝聚力、戰鬥力、創造力,幹部職工有幹事創業的精氣神。在能耗雙控、大宗原材料價格上漲、市場劇烈波動等多重挑戰下,雲錫集團的經營業績連創新高,靠的正是黨員幹部職工的幹事擔當。

“澄清大會釋放了鮮明信號,把黨員幹部職工的精氣神凝聚在了實現企業改革發展上。”提起最近幾年幹部職工隊伍的變化,雲錫集團紀委書記劉俊十分感慨。

雲錫勞動防護用品公司作爲雲錫下屬輔業單位,在疫情暴發初期爲雲南省一線抗疫提供了重要防疫物資保障,榮獲省抗疫先進集體稱號。然而,隨着國企改革走向“深水區”,按照雲南省委省政府對國有企業產業佈局優化的工作要求,雲錫勞防公司的市場化退出成爲雲錫輔業剝離退出的重點工作之一。

“自此該公司的黨員幹部職工將從雲錫走向市場。”劉俊說,這涉及每個人的切身利益,因而在這個過程中,雲錫高度重視職工權益保障。

令人欣慰的是,雲錫勞防公司廣大幹部職工把對雲錫的深厚情感轉化爲主動投身改革的動力,堅決服從公司改革大局,全力支持市場化退出,堅守工作崗位,保障退出期間正常生產運營。雲錫勞防公司成爲雲錫輔業退出首批“破冰”企業,邁出雲錫主輔分離堅實步伐。

從下屬二、三級企業經理層任期制、契約化接近全覆蓋,到機構和人員持續精簡,工資總額與經濟效益、人力資源效率“雙效同向聯動”,再到實現幹部能上能下、員工能進能出、收入能增能減,在澄清正名大會及系列舉措帶來的深刻變化下,雲錫的國企改革深層破局、高質量發展大步邁進。

旗下華聯鋅銦成爲雲南省入選國務院國資委兩戶國有重點企業“管理標杆”之一,錫冶煉“退城入園”項目當年投產即實現產量效益“雙創”新高,樹起全球錫冶煉新標杆,鋅銦冶煉項目打破國際壟斷,獲國家優質工程獎,錫化工材料公司入選雲南省專精特新“小巨人”企業。

“近年來,雲錫政治生態由‘亂’而‘治’、由‘濁’轉‘清’、發生重構性深刻變化,全面從嚴治黨引領保障企業發展煥發嶄新氣象。”劉俊說。

澄清正名制度設計不斷完善,充分調動和保護黨員幹部幹事創業、擔當作爲的積極性

處理檢舉控告,是我們黨傾聽黨員和羣衆呼聲、依靠人民羣衆開展反腐敗工作的重要方式,是紀檢監察機關貫徹黨的羣衆路線、保障黨員民主權利的重要舉措。

2020年1月,中央辦公廳印發《紀檢監察機關處理檢舉控告工作規則》,要求嚴肅查處誣告陷害行爲,充分發揮處理檢舉控告在全面從嚴治黨中的基礎性作用。2020年4月,中央紀委國家監委印發《關於做好失實檢舉控告澄清工作的意見》,對開展澄清工作的主要原則、適用情形、主要方式和工作要求作出規定,要求積極穩妥開展失實檢舉控告澄清工作,維護黨員、幹部合法權益,釋放提倡如實檢舉控告、抵制歪風邪氣的強烈信號,實事求是地爲擔當者擔當、爲負責者負責,切實保護黨員、幹部幹事創業積極性。

各級紀檢監察機關深化運用“四種形態”,落實“三個區分開來”要求,正確把握黨員幹部工作中出現失誤錯誤的性質和影響,給予實事求是、客觀公正處理,對受誣告陷害的幹部予以澄清正名。

江西省紀委監委出臺辦法,對澄清工作的啓動程序、具體方式以及誣告陷害的事實認定、處理方式等作了詳細規定。堅持澄清失實檢舉控告與嚴肅查處誣告陷害行爲並重並舉,既暢通檢舉控告渠道、發揮羣衆監督作用,又有效規範檢舉控告秩序、遏制惡意誣告行爲;天津市紀委監委出臺《天津市紀檢監察機關處置惡意舉報行爲暫行辦法》,對惡意舉報行爲的責任追究作出要求,明確了爲受到惡意舉報的黨員幹部澄清正名的情形和方式;安徽省紀委監委出臺辦法,對紀檢監察機關查處誣告陷害行爲作了相對於查處一般違紀違法行爲更爲嚴格的程序設計,將覈查權限上提至縣級紀委監委、認定權限上提至省轄市黨委或紀檢監察機關,防止隨意認定誣告陷害,保護黨員、羣衆監督積極性。

“宗浪同志在處置辛某某的問題線索過程中,依規依紀依法進行了調查取證,程序合規、手續完備、結論客觀,並未發現通風報信、包庇被檢舉人等問題。”2月7日,重慶市北碚區紀委監委在區融媒體中心召開大會,爲該中心紀委書記宗浪受到的不實信訪舉報進行澄清,當場宣讀了有關複覈情況和核查結論。

在正風肅紀反腐高壓態勢下,紀檢監察干部身處反腐敗鬥爭一線,與腐敗分子較量,容易受到誣告、報復,嚴重挫傷紀檢監察干部幹事創業、擔當作爲的積極性。中央紀委國家監委辦公廳印發《中央紀委國家監委關於爲受到失實檢舉控告紀檢監察干部予以澄清正名的實施意見》,對紀檢監察干部澄清正名工作中需要把握的問題和認識作出規定。各級紀檢監察機關及時爲受到失實檢舉控告的紀檢監察干部澄清正名,有序推進對受處分紀檢監察干部的常態化回訪教育,進一步激發幹部敢於履職盡責的內生動力。

責任編輯:梁斌 SF055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