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盲盒營銷氾濫有人癡迷有人憂 買的是盲盒還是盲目?

來源:長沙晚報

長沙晚報全媒體記者 劉攀 實習生 賈丁聞

“人生就像一盒巧克力,你永遠不知道下一個拿到的是什麼口味。”這就是拆盲盒的感覺。所謂盲盒,就是在盒子中放置不同的產品,消費者購買的時候不能拆盒,全憑運氣抽中商品。近年來,盲盒消費因其“中獎”的未知性給消費者帶來驚喜、趣味和誘惑,受到衆多消費者追捧。

然而,“過熱”的盲盒帶來的過度消費成癮、售假等問題也逐漸浮出水面,成爲衆多消費者投訴的焦點,亟待規範和解決。盲盒消費背後營銷套路也不少,是盲盒經濟還是“盲目”經濟?記者近日對此進行了調查。

瘋狂生長 盲盒滲入未成年人領域

盲盒遍地開花,商家關於盲盒消費的想象力正在不斷突破上限。

正值開學季,連日來記者走訪長沙多家校園門口的文具店發現,一些文具店將盲盒擺放至店內顯眼位置,印着“聯名款”“限量發售”“隱藏驚喜”等字眼,成爲學生們開學的新寵。

文具盲盒售價8~30元不等,隨着價格提升產品數量隨之增多。對此,記者隨機購買了兩款銷量最好的文具盲盒:其中6元的盲盒開出了若干明信片和明星貼紙、6個磁性卡通書籤、1套可寫的課程表;在15元的文具盲盒中開出2個小本子、1個膠棒、1個鑰匙扣和一本便利貼。從兩款文具盲盒中可以看出,開出來的產品實用價值不高,雖然其中包含多種文具,量多卻並非必需品。

一名選購文具的學生告訴記者,喜歡文具盲盒是因爲它充滿驚喜。“如果我有同學開到了一個隱藏款,那就是很厲害的。”他告訴記者,他和同學都購買過文具盲盒,還會相互交換自己不必要的文具。

與小孩子的癡迷相比,家長對盲盒的態度卻表示擔憂。“他們買文具盲盒不是爲了用,而是爲了玩。花了很多錢買回家一大堆並不實用的文具。”正在一旁等待的家長對記者表示,“小孩子自控力差,盲盒這種形式對他們太有誘惑性了。有時候看到同學抽到了一個自己沒有的款式,就一定再買一套比回來。更重要的是他們使用文具的關注點全在那些花樣上,這樣會耽誤課堂學習。”

上週末,王女士帶着孩子逛商場,商場裏處處都是販賣盲盒的機器。孩子看到就“走不動了”,一下就選中2款。“結賬時發現2個小小的盲盒竟要花138元。還沒有巴掌大的玩偶賣69元一個,完全不值這個價。”王女士非常無奈,“真希望有人來管管這些盲盒銷售商。”

購買成癮 只是喜歡拆開時的感覺

萬物皆盲盒。除了盲盒專業戶泡泡瑪特,近年來,包括肯德基星巴克、宜家、名創優品等在內的衆多商家都在營銷中引入了此概念。

同樣是商品,爲何換成盲盒的形式就更好賣?記者進行了走訪。在位於春天百貨的一家號稱“盲盒手辦控天堂”的潮流玩具、手辦店鋪,只見各類盲盒佔據了兩層樓的面積,玩偶盲盒、經典人物手辦盲盒、積木盲盒、各種系列閃卡盲盒一應俱全……不少消費者沉迷其中。

正在店內購物的“95後”盲盒“發燒友”趙涵伊告訴記者,“要的就是未知的感覺,特別喜歡打開盲盒時的那種心情。”

店內盲盒通常成系列售賣,一個系列10~12只,單個售價在50~80元,也有超百元的產品。湊齊一系列,不包含稀有款、隱藏款,需花費近千元。“按盲盒最低價來算,每月買齊一套花上五六百元,只能算初級入門水平。如果特別愛收集盲盒,每個月‘燒錢’是肯定的了。”趙涵伊告訴記者,大部分盲盒系列都有隱藏款,抽中隱藏款的概率非常低,因此對於想要集齊系列玩偶的粉絲來說,需要花費更多金錢和精力。

爲此,有些狂熱愛好者直接上網購買“二手盲盒”。目前,一些二手平臺上高價售賣的隱藏款盲盒有的從單個幾十元已炒至1000元以上。

消費圈套 莫被不良商家玩了套路

經過一番野蠻生長後,發現盲盒內的商品物非所值、體驗感差的消費者已不在少數。

此前,肯德基與泡泡瑪特聯合推出的盲盒套餐也因爲誘導消費引發廣泛討論。對此,中消協曾點名喊話肯德基:用“盲盒”誘導食品過度消費,當抵制!

2022年初,中國消費者協會發布《2021年全國消協組織受理投訴情況分析》。針對盲盒消費屢引爭議,中消協建議加強立法規制,劃定盲盒經營紅線,對於低齡兒童、特殊商品、特殊領域禁止盲盒營銷。

記者在黑貓投訴平臺上搜索“盲盒”發現,約有1.5萬條投訴,大多消費者提出“虛假宣傳騙人廣告”“產品存在質量問題”“誘導消費,不可能抽到宣傳裏的東西”等各種意見。

黃女士上個週末就在某實體店花199元購買了一個美妝盲盒。“買的時候店員說得很好,價值300~2000元不等,我想着那至少不會虧本。”黃女士告訴記者,打開後發現裏面就是一些賣不出去的面膜和小樣,還有一瓶半年後就過期的化妝水。“完全是打着盲盒的名義清理庫存忽悠消費者。”

律師提醒

盲盒消費呼籲監管和理性

湖南元端律師事務所主任 袁嘯

開盲盒是近年興起的一種營銷手段,從法律上來說形成的是一種“射幸合同”,那麼它必然要受到法律的規範和約束。典型的“射幸合同”是彩票,其特點是購買的標的其實是一種帶有概率的機會。眼下,盲盒雖然不是彩票,但是從模式設計上來說,只是表現形式不同,其本質是一致的。

目前我國對盲盒的管理還不是特別完善,在沒有更詳盡的管理規範之前,需要通過行業管理、企業自我規範、消費者的消費自律和司法介入共同實現市場的健康發展。盲盒本身雖“不透明”,但產品及營銷模式必須透明。對此,相關部門應及時制定和完善監管規則,維護市場秩序和消費者權益。同時加強監管,充分保障消費者的知情權,從盲盒產品質量到銷售方式再到抽取概率,均應公開透明。

對於消費者而言,面對千變萬化的盲盒,要認識到盲盒具有不確定性的本質,認清並防範商家過度營銷的套路,樹立正確消費觀,結合自身經濟能力、消費需求和興趣愛好等,量力而行、理性消費,不盲目跟風。而當遇到明顯的貨不對板、欺詐消費行爲時,消費者也應及時拿起法律武器維護自身的合法權益。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