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俄专家文章:乌克兰成美对俄宣传战牺牲品

参考消息网2月17日报道 俄国立高等经济学院教授费奥多尔·卢基扬诺夫2月16日在《俄罗斯报》网站发表文章称,乌克兰成美国煽动战争狂热牺牲品,全文摘编如下:

周三被宣布为临界点——美国总统拜登通知盟国,俄罗斯将于2月16日对乌克兰发动攻击。不过,当这一天到来时,美国总统国家安全事务助理杰克·沙利文却承认,华盛顿无法确定准确日期。但是,他们继续强调,“迫在眉睫的入侵”这一事实无可争辩,“随时”可能发生。这些都是美国和英国官员的公开声明,不是泄露或援引“消息人士”的话。

消息人士提供的是另一套——俄罗斯军事行动的大量版本,一个比一个引人入胜。《华盛顿邮报》一位知名专栏作家被认为是消息最灵通人士,他不仅描述了战争本身,还描述了俄罗斯占领乌克兰后的情景——俄为此付出高昂代价,并遭遇残酷的游击抵抗。军事细节最好不要去深究,重要的是宣传效果好。全世界已确信,俄罗斯战靴即将踏上乌克兰土地。

让我们探讨一下事情的来龙去脉。去年底,俄罗斯以最后通牒的形式对西方提出了严厉要求。俄罗斯表达了对美国和北约改变冷战后形成的欧洲安全体系的强烈不满。

但对西方来说,这一体系是非常有益和舒适的。它是冷战胜利的结果。西方也不认为有必要去改变它。不幸的是,这种矛盾无法通过友好协议加以解决。但由于面临极大风险,拥有核武器的冲突各方几乎不可能开战。因此,其他形式的对抗轮番展开。双方的竞争优势都得到了发挥。

俄罗斯的优势在于,其在冲突地区的军事能力是美国和北约无法比拟的。一旦事态发展到极端,俄罗斯有能力使用这些能力。

美国的优势在于,其在全球信息空间占据几近全面主导地位,能够创造对自己有利而对他人(尤其是俄罗斯)极为不利的全球话语权。美国说莫斯科是野蛮无情的“侵略者”,每个人都有义务反对它。这就是一种工具,可以在世界范围内鼓噪出一种真正的狂热。美国并未对乌克兰给予真正关注,尽管乌克兰极力反对这种鼓噪,因为它是这一工具的首个牺牲品。

我们有理由将其与1962年的古巴导弹危机相提并论。一个有利的解决办法也同当年一样:在某个时候,认识到进一步升级狂热的巨大危险性,开始讨论相互保证原则。现在,某种类似办法也将成为最合理的一种选择。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