賣咖啡,國家隊也來“搶飯碗”了!

2月14日,在浪漫的情人節當天,中國郵政全國第一家郵局咖啡在廈門正式落地試運營。這家坐落在廈門國貿大廈的一樓的“綠色咖啡店”,開店當天吸引許多咖啡愛好者圍觀。

“因徹斯汀,什麼時候能開到廣州?一定要去嘗試一下自家的咖啡店。”得知郵局咖啡首店在廈門開業,廣州市郵政分公司某職員興奮地表示支持。

網友也紛紛表示讚賞:“郵局太會了”“咖啡能包郵到家不”“雖然我是農商行的,但是我回去了支持這個咖啡”……

咖啡,作爲當下年輕人最喜愛的消費飲品之一,已經深深融入到其日常生活當中。而咖啡文化正是廈門文化生活的一大特色。咖啡成爲網紅經濟一個強有力的切入點,可口可樂、蒙牛、伊利等飲料品牌加入,連“國家隊”也不甘落後。

“我這兩天在店裏看到很多網紅來打卡,今天爆單量也出乎大家意料,我們團隊的人都去店裏幫忙。”2月17日,郵局咖啡合作方炬點咖啡實驗室副總經理馬悅告訴時代財經。

郵局咖啡。圖片來源:福建郵政

“國家隊”也來賣咖啡

據瞭解,郵局咖啡旨在運用“郵局+咖啡”的創新模式,在原有郵政普遍服務的基礎上,通過跨界合作、業務疊加使傳統郵政產品和服務創新升級,爲客戶提供體驗活力、新潮、時尚的郵政多元化服務新場景。

“我們希望通過郵局咖啡,在咖啡領域創立一個屬於中國自己的咖啡品牌。現在的年輕人越來越願意消費國貨,這本質上是一種文化自信。雲南的咖啡豆有很高品質,它值得被更多的年輕人、消費者品味。同時,郵政對大多數中國人來說是一種特殊的文化記憶,兩者結合,相得益彰,值得品味更值得回味。”在郵局咖啡開業儀式上,郵局咖啡聯合創始人董可欣如此說道。

事實上,中國郵政近年來在咖啡領域裏“小試牛刀”,陸續在廈門沙坡尾、上海網紅打卡點武康大樓附近、廣東中山華柏片區等地,嘗試做郵政聯名咖啡店。

去年12月,香山蘑菇(化名)也慕名來到中山的郵政咖啡店打卡。

“佈置很有心思,27寸郵政單車、郵政挎包、郵筒等等,整個店面充滿郵政元素。每一杯飲品都送一張專有的郵票,集齊8張還能兌換一杯飲品。這波跨界合作確實令人亮眼,最近在華柏片區真的很火。如果出品上再下點功夫,會更上一個臺階。”2月16日,香山蘑菇向時代財經表示。

中山郵政聯名咖啡店。圖片來源:受訪者提供

同日,福建郵政相關負責人接受時代財經採訪時表示,此前在其他城市的郵政咖啡店都只是聯名合作,而廈門國貿大廈郵局咖啡是全國第一家郵政獨立運營,深度打造郵局咖啡IP的店。

“廈門沙坡尾那家郵政網點有代辦郵局的業務,至於新增的咖啡業務,是我們授權的IP,他們自己運營。而國貿大廈這家,是全國第一家註冊‘郵局咖啡’商標的咖啡店,無論在VI、產品、文創產品設計上,都跟郵局咖啡IP有深度融合。”上述福建郵政相關負責人告訴時代財經。

據瞭解,郵局咖啡將與上海中域咖燁管理諮詢有限公司(以下簡稱“中域咖燁”)攜手,陸續在北京、上海、廣州、深圳等城市開設多家特色郵局咖啡店,打造老百姓身邊的精品咖啡館。

天眼查顯示,中域咖燁成立於2021年9月1日,由董可欣、駱俊超和徐愷三名自然人持股,股份比例分別爲70%、20%和10%。

時代財經還發現,郵局咖啡項目中,炬點咖啡實驗室(以下簡稱“炬點”)也參與其中。

公開資料顯示,炬點是位於咖啡豆產區雲南普洱的咖啡工作室,專注咖啡培訓、諮詢與研發、咖啡產業研究與發展、咖啡豆銷售與進出口貿易等服務。

2月17日,炬點副總經理馬悅告訴時代財經,此次郵局咖啡項目的概念大約從2021年2月份形成,由中域咖燁牽頭與中國郵政北京總部洽談,炬點主要作咖啡相關的行業培訓、產品輸出與運營協助。

“我瞭解到中國郵政想做服務升級,中域咖燁對市場行爲有深入瞭解,他們雙方一直有項目合作,信任度比較高。而炬點在咖啡圈內口碑不錯,我們跟中域咖燁的價值理念和經營風格都比較搭,所以達成了此次合作。”據馬悅介紹,合作初期,項目創始團隊曾前往雲南進行爲時5天的深入考察。

圖片來源:炬點官網

馬悅還表示,廈門還有兩家郵局咖啡已經確定選址,正進入討論裝修升級的環節,計劃在廈門開設多家門店,而在北京、上海等地的項目也在接洽中。

上述福建郵政相關負責人也表示,未來肯定會在其他省市開展,“很多郵政單位通過媒體比較關注我們,我們想從廈門先做好,其他單位也想談合作。”

“幹掉你的不是同行,而是跨界”

“因徹斯汀,什麼時候能開到廣州?一定要去嘗試一下自家的咖啡店。”得知郵局咖啡首店在廈門開業,廣州市郵政分公司某職員興奮地表示支持,“喜歡看到這些跨界,感覺像品嚐了一杯歲月,很有意思。”

其實在中國郵政之前,已經有“國家隊”成員在咖啡賽道“開疆闢土”了。

2019年9月,中國市場誕生了首個“石油咖啡”品牌-易捷咖啡,該品牌是由中石化推出的自有咖啡品牌,首批易捷咖啡店在蘇州的9家中石化加油站內同步開業。

無獨有偶,2020年12月22日,首旅如家酒店集團也在上海開出首家咖啡館“如咖啡”,進軍咖啡新零售。

當時,不少咖啡愛好者驚訝表示“幹掉你的可能不是同行,而是跨界”。

近年來,即飲咖啡市場呈快速增長趨勢。根據餐寶典發佈的《2020—2021年中國咖啡行業發展研究報告》,預計2021年中國現制咖啡市場規模將突破900億元,前瞻產業研究院《2021年中國咖啡產業全景圖譜》報告也預測,到2022年即飲咖啡市場增速將超過瓶裝水和軟飲料。

即飲咖啡市場的擴容也吸引力了衆多軟飲料品牌和飲用水品牌“跨界炫技”。

據報道,2018年,可口可樂宣佈以51億美元收購知名咖啡連鎖品牌Costa,2020年在中國推出的第一款即飲咖啡;伊利、蒙牛分別於2019年推出了即飲咖啡產品聖瑞思即飲咖啡和冷萃咖啡拿鐵;農夫山泉在2019年10月也推出的炭仌系列,紛紛擠進咖啡賽道。

伊利聖瑞思即飲咖啡。圖片來源:伊利官微

餐寶典上述報告表示,目前中國咖啡市場呈現出百花齊放的局面,越來越多的跨界玩家介入,在各細分領域也出現了一些勢頭比較強勁的玩家,相對於茶飲,咖啡行業的形態更爲多樣化。並且,獨立咖啡店屬於中國咖啡市場重要的組成部分,它們憑藉差異化的定位,不管是在產品方面、場景方面還是在營銷方面,均實現了與其他連鎖咖啡品牌的差異化競爭,在激烈的市場競爭中獲得了一席之地,其受歡迎程度不亞於連鎖咖啡品牌。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