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完成對景芝酒業的收購僅半年之後,華潤集團又發出了在白酒行業併購的第三槍。

2月16日晚,金種子酒(600199.SH)發佈公告稱,控股股東金種子集團的唯一股東阜陽投發擬以非公開協議轉讓方式,將所持金種子集團49%的股權轉讓給華潤(集團)有限公司的全資附屬企業華潤戰投。

金種子酒表示,本次股權轉讓是央企下屬子公司與地方國資企業之間的戰略性重組,擬採用非公開協議轉讓方式,不會導致公司控股股東和實際控制人發生變化。

受上述消息影響,2月17日,金種子酒開盤即漲停,最終報收17.33元/股,總市值114.00億元。

實際上,在公告披露之前,市場就有異動。2月16日午後開盤,金種子酒便迅速漲停,這讓不少投資者質疑是否有內幕交易發生。在雪球、股吧等平臺,更有投資者發帖稱,“自己1月份就知道這一消息”。甚至有股民早在去年9月就在股吧中提問,“華潤收購金種子是不是真的?”

就此次股權轉讓的具體情況、雙方未來將如何展開合作等問題,時代財經致電金種子酒證券部,相關人士表示,具體情況會在後續公告中披露。而對於公司股價提前漲停是否涉及內幕交易等問題,上述相關人士則直接予以否認。

“考慮到目前華潤集團在山西汾酒、景芝酒業與金種子酒的策略,不排除其會進一步拓展白酒賽道,完善板塊佈局,甚至進軍醬酒等細分品類的可能性。”酒業分析師蔡學飛對時代財經說。

華潤的酒局越做越大

華潤集團並非白酒行業的“門外漢”。

2018年2月,華潤集團參與了山西汾酒(600809.SH)混改,旗下的華創鑫睿(香港)有限公司以總金額51.6億元受讓山西汾酒9915萬股無限售流通股,成爲山西汾酒第二大股東,持股比例爲11.38%。

山西汾酒混改後的業績也沒有讓華潤失望。財報數據顯示,2018-2020年,山西汾酒分別實現營收93.82億元、118.80億元、139.96億元,淨利潤同比增幅爲54.01%、28.63%、57.75%。在此期間,山西汾酒於2019年正式步入白酒行業百億營收的陣營。

山西汾酒2021年業績預告顯示,預計2021年公司將實現淨利潤52.34億~55.42億元,較2020年同比增長70%~80%。

這也爲華潤集團帶來了豐厚的回報。2018年,華潤集團受讓山西汾酒股份時,每股成本僅爲52.04元,而截至今日收盤,山西汾酒的股價已經高達297.17元/股,總市值達3625.81億元,與此前股份受讓成本價相比漲幅高達470%。除去過去幾年的分紅,4年間,華潤集團的這筆投資浮盈已經超過360億元。

投資山西汾酒只是華潤集團佈局白酒版圖的第一步,此後,其擴張的步伐便沒有中斷過。

2020年12月,華潤集團參與捨得酒業(600702.SH)股權的競買,但最終捨得酒業的控制權還是以45.3億元的價格花落郭廣昌的復星集團;2021年8月,華潤集團通過旗下子公司華潤啤酒(00291.HK)投資入股山東區域酒企景芝酒業。

在蔡學飛看來,從山西汾酒到景芝酒業,再到如今的金種子酒,華潤集團投資白酒行業與其實現業務多元化、尋求業績新增長點的意圖有關。

“華潤集團本身需要發展新的業務,而白酒無疑是最近幾年比較活躍的賽道,在資本市場的表現遠遠好於啤酒,收益率更高。此外,白酒和啤酒的淡旺季恰好在渠道市場形成交替補充,華潤也能將自有龐大的渠道資源與白酒業務實現整合。”蔡學飛對時代財經說。

消費品營銷專家肖竹青告訴時代財經,目前華潤集團在啤酒行業位列產能的首位,但在噸酒利潤方面仍落後於百威。因此,華潤集團希望通過在白酒領域的不斷佈局彌補這一缺憾,白酒的高附加值也將進一步提升華潤集團銷售體系的產出。

爲何是金種子酒?

相比全國性名酒山西汾酒,景芝酒業和金種子酒均是相對弱勢的區域白酒品牌。華潤集團與之“牽手”,令市場感到意外。

根據曾經有意投資景芝酒業的江蘇酒企今世緣(603369.SH)於2019年年底披露的信息,景芝酒業2018年經審計的資產總額爲34.93億元,營收爲12.48億元,淨利潤爲627.5萬元;2019年前11個月,景芝酒業營收爲12.36億元,淨利潤爲3715萬元。按照這一數據,景芝酒業的營收體量只能排在19家上市白酒企業的尾部位置。

作爲徽酒四傑之一,金種子酒曾長期與古井貢酒(000596.SZ)、迎駕貢酒(603198.SH)、口子窖(603589.SH)交替爭奪“徽酒老大”的位置。不過,近些年,受制於內部治理和價格策略等多方面因素,金種子逐漸式微,不僅退出了徽酒第一梯隊的行業,影響力更是逐漸萎縮,僅能輻射到安徽局部市場。

財報數據顯示,2021年前三季度,金種子酒實現營收8.07億元,同比增長21.58%,體量位列19家白酒上市公司倒數第2位;淨利潤虧損1.44億元,同比下滑37.36%,成爲19家白酒上市公司中爲數不多的虧損企業。

1月28日,金種子酒發佈預虧公告稱,預計2021年歸屬於上市公司股東淨利潤爲虧損1.55億元到1.85億元。

蔡學飛認爲,在消費升級和一二線品牌渠道下沉的趨勢下,金種子酒的品牌價值不高,產品結構低端化嚴重,渠道粘性不足。同時,以馥合香爲代表的次高端產品正在培育期,暫時無法貢獻銷量,金種子酒正在經歷產品結構升級的艱難轉型。

時代財經注意到,自2020年開始,金種子酒推出了高端產品醉三秋1507系列,部分產品的定價在千元檔位,但在天貓、京東等平臺,該價位產品的成交量均爲0。

儘管如此,對於華潤集團來說,金種子酒依然有着不小的價值。

肖竹青對時代財經指出,金種子酒屬於小盤股,是非常好的殼資源,旗下的資產質量很高,有着非常多的土地。此外,作爲上市公司,金種子擁有很好的融資平臺,在安徽本土也有着良好的品牌基礎。

蔡學飛則表示,相比汾酒,金種子酒作爲上市公司,股權結構不算複雜,財務情況也相對簡單,目前介入成本比較低,華潤集團也能夠更加容易地掌握主動權。

“目前金種子酒市場體量萎縮比較嚴重,導致金種子無論是在管理層面還是企業經營層面都比較困難,華潤集團進入後,首先可以解決資金問題。同時,以華潤集團豐富的資源和全國性渠道體系做背書,金種子酒有機會加速實現高端化,解決渠道萎縮等問題。”蔡學飛對時代財經說。

用玩啤酒的方法做白酒?

如果熟悉華潤集團在啤酒等消費品領域的發展史,應該不會對其在白酒板塊不斷“買買買”的模式感到陌生。

1991年,華潤集團收購雪花啤酒廠,成立了華潤啤酒。此後,財大氣粗的華潤集團開啓了大規模併購,相繼將深圳金威啤酒、藍劍啤酒、樂山藍帶啤酒、黑龍江三星啤酒、大連啤酒等地方啤酒品牌收入囊中。2006年,華潤雪花啤酒超越青島啤酒(600600.SH)成爲中國“啤酒一哥”,2008年超越百威,成爲世界銷量最大的單一啤酒品牌。

在先後入股三家分佈在不同區域的白酒企業後,華潤在啤酒行業的併購運作經驗又能否成功複製到白酒行業中,實現資源整合?

肖竹青認爲,白酒和啤酒無論是在渠道、消費人羣,還是品牌層面都有高度的重合。憑藉着通過資本整合中國啤酒行業的經驗,華潤集團也有機會通過併購等手段實現白酒企業的資源整合。

“華潤集團有可能會在未來併購更多的白酒企業,並通過自身在全國密集的分銷網絡和龐大的銷售團隊銷售相關產品。”肖竹青告訴時代財經。

蔡學飛對時代財經表示,不斷的併購一直是華潤集團做大體量的重要戰略。“對於華潤而言,無論是進行新業務佈局,還是尋找新業績增長點,從大消費、大娛樂的業務增長性,以及資本表現來看,白酒都屬於非常好的賽道。”蔡學飛進一步強調道。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