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社成都2月19日電 (單鵬)中國商務部近日通報2021年全國各地吸引外資情況。數據顯示,2021年四川省外商直接投資(FDI)33.6億美元,同比增長32%;外資規模位居全國第十,佔西部地區外資規模總量34.8%;吸引外資增速位居全國第七,高出全國平均增速11.8個百分點。

據悉,這是四川連續3年位居中國中西部地區吸引外資頭把交椅。對此,西南財經大學西財智庫首席執行官、首席戰略顧問湯繼強解讀稱,四川經濟在疫情中逆勢而上、2021年地區生產總值突破5萬億元人民幣,展現出良好的經濟韌性;中老鐵路開通,中歐班列顯效,四川南向合作、西向開放不斷縱深,正成爲內陸對外開放新高地;隨着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建設穩步推進,四川外資吸引力逐漸顯露。

“從四川吸引外資區域分佈看,成都‘一花獨放’局面正發生改變,以往外資吸附能力較弱的城市也受到關注,一個多層次吸納投資的載體正在形成。”湯繼強說。

四川工業門類齊全、擁有較爲完備的產業鏈條,構成吸引外資的產業吸引力。以鋰行業爲例,國際鋰業巨頭美國雅保在四川眉山的雅保新時代鋰電池材料工廠項目預計今年3月底破土動工。該項目是美國雅保目前在中國西南地區佈局的產能最大的項目,總投資5億美元,預計2024年建成投產,可實現年產5萬噸電池級氫氧化鋰。“四川是全國鋰行業的重要基地,動力電池是四川重點發展的產業。作爲鋰行業上游原料供應商,落地四川將更接近下游潛在客戶,投產後有助於壯大整個產業鏈。”美國雅保中國重大資本項目副總裁黃松濤說。

“四川推進產業鏈招商引資,即注重產業鏈上下游企業是否可實現協同發展,這是較有遠見的做法。”美國雅保中國區總裁徐暘表示,四川擁有良好的產業政策和投資環境,其得天獨厚的綠色能源供應優勢也與可持續發展主題相契合。

具有高增長空間的新賽道也受到外資關注。中國歐盟商會西南分會總經理黃歡表示,已有歐洲企業着眼於四川新興產業投資機遇,例如新能源、生物醫藥等。黃歡還指出,營商環境、政策支持以及與當地政府的溝通渠道,也是影響外資進入的因素,“中國歐盟商會連續21年開展商業信心調查,在西南地區,2021年有68%的會員企業認爲獲得了與本土企業同等的對待,這一比例在全國範圍內是最高的。此外,歐洲企業密切跟蹤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建設進展,已有部分中國總部設在北京、上海的歐洲企業赴成渝地區考察、尋找機會。”

當前全球疫情仍在蔓延,對外資持續流入帶來不確定性。與此同時,國際產業鏈、供應鏈深度重構,跨國投資呈現近岸化、本土化、區域化、短鏈化趨勢,使得外資招引難度增大。在此背景下,四川將如何進一步吸引外資?

四川省經濟合作局相關負責人表示,2022年將圍繞綠色低碳、電子信息、生物醫藥、新能源汽車、現代農業、食品飲料以及金融等重點領域,搶抓《區域全面經濟夥伴關係協定》(RCEP)生效機遇,鞏固港澳臺傳統重點引資地,緊盯歐美龍頭企業,依託優勢產業,強化外資促進。

湯繼強建議,四川應把握政策窗口期,持續優化營商環境,升級吸引外資、對外開放的“軟硬件”;圍繞RCEP開展南向合作,持續西向合作,加快形成四川對外開放新格局。(完)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