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年以來市場持續調整,如何在波動加大的市場中讓基民獲得相對穩健的收益?長期深耕量化投資領域的華商基金量化投資部總經理鄧默的應對之道是:藉助量化模型,將定量的數據模型與定性的主動判斷相結合,從估值和盈利出發,在ROE向上的行業中選擇估值合理的股票,構建風格均衡的投資組合。

層層遞進的主動量化投資體系

自入行起,鄧默便和量化結下了不解之緣。2011年,他加入華商基金,從事金融工程與產品設計工作,十年來深耕量化投資領域,並逐漸搭建起自己的投資框架。他的代表作是華商新量化靈活配置混合,基金定期報告顯示,截至2021年12月31日,近3年回報率高達243.34%,大幅超越43.33%的同期業績比較基準與45.95%的上證指數漲幅,獲得了顯著的超額收益。

鄧默採取主動量化的投資思路,即將主動投資的理念和量化結合起來。“一是關注宏觀層面,做好資產配置。二是從中觀維度出發,對行業進行選擇。三是着眼微觀,篩選出優質個股。這三個方面本質上是一個遞進的關係。”具體來看:

首先,就宏觀層面而言,鄧默重點關注流動性、政策環境、風險偏好等因素,並據此對市場趨勢作出判斷。在他看來,結構性是A股市場的重要特徵,存在明顯的行業輪動現象。鄧默把市場板塊分爲五大類,即上游資源、中游製造、消費、信息技術和金融地產。鄧默更加關注後三類板塊。歷史數據顯示,金融地產、消費服務、科技成長等具有比較穩定的盈利預期,戰勝市場的概率也比較高。

其次,在中觀層面的行業比較上,鄧默採用量化因子的方法對行業進行篩選打分,重點分析顯性因子和隱性因子。其中,顯性因子又稱爲景氣度因子。不同行業監測的顯性因子存在差異,以消費行業爲例,重點關注銷量增速、終端價格、庫存等要素。隱性因子則重點關注行業ROE情況。鄧默更看重行業的景氣度,其持續維護的景氣度指標庫包含了約150個因子。

確定資產配置風格,選出景氣度向上的行業,最後落腳到優質個股的選擇上。鄧默通過主動暴露風格以獲取超額收益,在選股上比較注重資產質量。在鄧默的投資框架裏,股票當期的性價比體現得並不充分,因爲靜態估值忽略了企業價值中最重要的遠期部分,而企業遠期價值又很難當期量化,所以鄧默傾向於重點比較企業的質量而不是比較企業的性價比。

聚焦成長空間廣闊的產業

從投資風格看,鄧默較爲青睞高成長行業。“我們重點關注景氣賽道中的細分龍頭,買入情形大致可分爲三類:一是以便宜的價格買到好股票,個股具有較低的估值、較高的盈利增速,同時滿足低風險高收益的交易特徵,但這種情況比較少見;二是以合理的價格買到好股票,這種情況下估值與盈利週期匹配,風險收益比也較爲合理;三是以便宜的價格買到盈利週期仍需確認的公司,行業景氣度拐點雖然還沒有得到確認,但估值層面已經接近底部。”

鄧默表示,在經歷了3年的結構性上漲行情之後,當前優質資產的股價較高,但放眼長遠,這些優秀企業中總會有一些公司突破估值的束縛,成爲行業的翹楚。

擬由鄧默管理的華商品質慧選混合正在火熱發行。對於新基金的投資策略,鄧默表示,將聚焦未來成長空間廣闊的產業,在個股選擇上重點篩選未來成長性高、盈利能力強、估值匹配且核心競爭力突出的優質公司。

責任編輯:石秀珍 SF183

相關文章